在電視劇《甄嬛傳》中,嬪妃為皇帝侍寢是一個貫穿始終的話題,通過劇中的情節,我們似乎對大清朝的侍寢制度有了一些了解。但是,這些關於侍寢的細節是否真實地還原了歷史呢?讓我們一同來捋一捋這些真真假假的情節。
首先,劇中描繪的晚餐時太監請皇帝翻牌子選擇侍寢的情節是否真實呢?確實是真實存在的。清朝確實創立了這一特殊的選擇侍寢嬪妃的制度,即通過太監為皇帝準備一個托盤,盤子上擺放著各嬪妃的綠頭牌。皇帝在用晚餐時要先翻牌子,然後選擇今晚寵幸哪位妃子。這一細節在劇中得以真實還原,使得觀眾更深入地了解了清朝侍寢的程序。
然而,在劇中出現的皇后也有綠頭牌的情節就顯然是虛構了。歷史事實上,皇后作為後宮之首,她的地位遠高於嬪妃,根本不需要通過類似的方式被選中。皇后是皇帝的正妻,享有管理後宮的權力,她的地位高於其他嬪妃,不需要被隨機選中。
另一個劇中虛構的情節是嬪妃侍寢時坐在鳳鸞春恩車中前往養心殿。這個鳳鸞春恩車的細節在歷史中並不存在,是劇中為了營造誇張而奢華的場面而虛構的。在真實的歷史中,侍寢的妃子被抬著裹著被子前往皇帝的寢宮,而不是坐在豪華的車中。
最為引人注目的細節之一是,嬪妃在侍寢時裹著被子抬進皇帝寢宮,從皇帝的腳下鑽進去的場景。這一情節的真實性被證實,因為在歷史中,侍寢的妃子確實是裸體被抬進去的,這樣做是為了保護皇帝的人身安全,避免妃子帶著兇器進入。
然而,劇中描繪的嬪妃侍寢完畢後可以留宿養心殿的情節則是虛構的。在真實的清朝侍寢制度中,為了避免皇帝沉迷女色,透支龍體,對侍寢的時間有嚴格的規定。皇帝的侍寢時間通常是半個小時左右,稱為一炷香時間。而且,除了皇后以外,沒有任何妃子可以跟皇帝過夜。在時間到達後,太監總管會提醒皇帝結束侍寢,妃子也會被抬回去,保持光溜溜地來,光溜溜地走的規矩。
一個引人遐想的場景是,太監請皇帝翻牌子時,或許曾發生過一些妃子巧妙地設法引起皇帝的關注。而在這個過程中,歷史上各朝各代的侍寢制度都呈現出五花八門的花樣百出。在周朝,侍寢是根據天體運行、日月星辰來決定的,而在唐朝,甚至通過蝴蝶選妃法、點燈籠的方式來增加一些趣味性。
然而,無論是哪個朝代,這些侍寢的細節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當時皇帝後宮生活的奢靡與獨特。歷史給我們留下了這些瑰麗而又曲折的畫面,或許是為了讓後人更深刻地理解那個時代的文化風貌。
最後,歷史中對於嬪妃侍寢有專門的記錄,甚至在懷孕後需要核實的情節也是真實存在的。敬事房總管會向皇帝請示是否留下妃子的孩子,這表明歷史上對於皇嬪生育的重視。這些記錄的目的是為了將來核實,以確保皇子的身世清楚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