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是一名尼姑,為嫁大21歲富商還俗,生下一兒子家喻戶曉

2024-01-20     吳忠強

原標題:她本是一名尼姑,為嫁大21歲富商還俗,生下一兒子家喻戶曉

唐代武則天曾當過一段時間的尼姑,但最終還俗,終成一代女帝王。近代也有一位了不起的尼姑,為了嫁給大21歲的男人還俗,最終生下一個兒子,成為風雲人物,家喻戶曉,這個尼姑就是王采玉。

王采玉是浙江奉化人,出生於1863年。父親是王有則,年輕時靠著開墾荒地,家資頗豐。可是到了中年,王有則沒有了當初的拼勁,整日無所事事,最終導致家道中落。

那時候王采玉剛19歲,父親這樣也就罷了,她的大弟王賢巨嗜賭成性,欠了一屁股外債,只會張手要錢。而小弟賢裕則是神經有問題,也需要人照顧。這樣一來,一大家子的生計,都要靠王采玉了。

王采玉心靈手巧,精於女紅,平時就靠縫縫補補掙一點錢,來填補家裡的無底洞,日子自然過得十分艱難。

好不容易結婚了,王采玉的丈夫卻有暴力傾向,經常對她又打又罵。結婚第二年,王采玉生下一個男孩,可是沒過多久就夭折了。禍不單行,當年秋天瘟疫流行,丈夫不幸中招,醫治無效去世。

命運就是如此捉弄人,正處於喪夫失子的痛苦中,王采玉又得到了父親去世的消息。而且婆家認為她是克夫的喪門星,乾脆將其趕回了娘家。

接二連三的打擊,讓王采玉難以承受,人生怎麼這麼苦呢。於是王采玉產生了出家當尼姑的想法,想要尋求解脫。

正所謂無巧不成書,王采玉家附近的金竹庵一個老尼姑圓寂。母親是忠實的佛教徒,於是帶著王采玉上門幫忙料理喪事。

早就有遁入空門想法的王采玉,認為這是佛祖的安排,於是在金竹庵提出要剃度出家。當金竹庵的管事師太得知其遭遇後,也是連聲嘆息,便答應了王采玉的請求。

雖然母親信佛,但捨不得讓女兒當尼姑。母親認為王采玉年紀輕輕的,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出家不合適。

可是王采玉已經對人生心灰意冷,堅持要出家。母親最後做出讓步,准許其在金竹庵修行,但不能剃髮。

王采玉自此帶髮修行,每日粗茶淡飯,成了尼姑中的一員。當時王采玉的堂兄王賢東,在溪口蔣家玉泰鹽鋪當夥計,是一名老員工了,和東家蔣肇聰關係非常好。

蔣肇聰生於1842年,憑藉著經商有道,成為溪口鎮十甲富戶之一,也是當地有名的牌面人物。然而不幸的是,中年喪妻,他為此每日鬱鬱寡歡,經常搖頭嘆氣。

老夥計王賢東看在眼裡,實在難受,於是決定幫東家再找個老婆。最終王賢東覺得堂妹王采玉很合適,雖然兩人相差21歲,但蔣家條件好,還能幫扶下娘家人。

當初王采玉母親讓她帶發出家,就是等著有一天還俗嫁人。王采玉出家,都是被生活所迫,遁入空門只是逃避現實罷了。在母親和王賢東的勸說下,王采玉也改變了想法,同意了這門親事。

1886年,23歲的王采玉嫁給了鹽鋪老闆蔣肇聰,並在次年生下一個男孩,他就是蔣介石。王采玉好不容易過了幾年好日子,又給蔣家生了一男一女,災難卻又接踵而至。

王采玉32歲時,丈夫蔣肇聰病逝,36歲時,蔣介石的弟弟和妹妹也夭折了,王采玉將全部希望寄托在蔣介石身上了。

可惜的是,王采玉沒能等到兒子大放異彩的那一天,在1922年就因病去世了,享年59歲。此後蔣介石領導了北伐戰爭、抗日戰爭等,成為近代風雲人物,家喻戶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9ac8bfb4d65b0297aefe41f615a2c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