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每天仍新增超2萬,累積感染超35萬。
居家隔離,物流管控,民生問題,面臨極大挑戰。
搶菜難,菜價貴,幾乎成了社交開場白。
近2500萬人的城市,如何運轉,成了重中之重。
於是,團購食物的「團長」,管理整棟樓的「樓長」,應運而生。
無數普通人,拼盡全力燃燒自己。
「00後」樓長@拉宏桑,最近火上了熱搜,連央視都點名表揚。
從自薦當樓長起,她的每一天,都是一場戰役。
有孩子的居民,做核酸時間要調整,需要樓長和居委會溝通。
每次,她都會事前打好草稿,好有個底。
居民沒有菜,「社恐」樓長硬著頭皮,到處去弄物資。
群里的任務,一個接一個,樓長需要守門、催人做核酸,去居委會領物資……
幾乎沒有喘息的餘地。
可管理好一百多號人,困難重重。
樓里門禁系統老化,叫人下來拿菜要扯著嗓子喊三四次。
一百多號人,就要喊100多次,一天下來,嗓子都嘶啞了。
可是,比辛苦更讓人難受的,是有人不配合。
工作沒完成,就沒法吃飯,可總有人磨磨蹭蹭不下樓。
她餓著肚子,情緒有些崩潰。
排隊時,總有人想插隊。
她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喊:排隊排隊!
急性子居民無視排隊的人,直接沖她喊話。
焦頭爛額之際,她也控制不住自己的音量:你能不能等一下。
很快,她又慫下來:我先把這個弄完行嗎……
卻得到了一句「真是麻煩」的抱怨。
那一刻,她很有挫敗感。
所有的負面情緒,辛苦的一天結束後,找到了出口。
可她發現,自己忘記了媽媽的生日。
遠離親人,不被理解,委屈、愧疚之情奔涌而出。
給媽媽打電話的時候,她崩潰痛哭。
不是矯情,也不是嬌氣。
連續十幾天,每天連軸轉。
明明可以像別人一樣,安安穩穩待在家。
結果付出了那麼多,義務做事還被抱怨,努力幫忙,卻不被配合,她只是需要一個情緒的發泄口。
那一刻,我們才發現,她承受了那麼大壓力。
其實,她還只是個沒經歷過風浪的孩子啊。
和同齡女孩一樣,也愛漂亮,害怕過勞肥。
怕食物不夠,一棵包菜,能吃14天。
她會害怕,會有顧慮,但是當有人需要時,她還是義無反顧。
從媽媽的寶貝,到整棟樓的「大家長」,只是一念之間。
卻需要耗費無數精力、時間,忍受勞累,吞下委屈。
那本不是她的責任,可她讓人看到,「00後」的擔當。
累了會抱怨,委屈了也哭,可擦乾眼淚,他們仍奔赴戰場。
用稚嫩的肩膀,挑起責任。
事情再難,總要有人做,她願意當那個人。
拉宏桑的經歷,正是這代「00後」的縮影。
他們曾是被保護的一代,未經歷風雨。
不知不覺,他們接過了時代的大棒,堅毅前行。
即使不那麼成熟,但足夠勇敢,足夠有擔當。
青春才幾年,疫情占三年。
這句話最近流傳很廣。
有人因此沮喪,而很多00後,成為抗擊疫情的中流砥柱。
之前的深圳疫情,00後、90後志願者,占60%。
鄭州疫情期間,近400人的志願者團隊,00後超過一半。
很多人,還未畢業,或是剛參加工作。
但危機出現時,他們第一時間,奔向前線。
山東德州,00後醫護於明月,堅持做完最後一個核酸採樣,累得脫力。
連防護服都脫不下,蹲在地上大喘氣,伴隨嘔吐和抽搐。
送進醫院後,她的第一反應是:對不起,拖大家後腿了。
00後志願者小趙連續工作十幾小時,累癱倒地。
跪在地上的十幾秒,她只有一個念頭:還有人等著我。
00後的郭同學每天背著50斤左右的設備,在方艙醫院進行消殺,半個月瘦了6斤。
怕家人擔心,他選擇偷偷報名。
浙江麗水,曾火爆全網的「00後女槍王」沈夢可,出現在防疫卡站。
她白天上網課,晚上從6點,到凌晨12點,6小時連軸轉。
她說,這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河北廊坊,120名00後大學生,前往高風險地區戰疫。
鏡頭下,這些稚嫩的面孔,不過20齣頭。
曾經需要被保護的孩子,已經張開雙臂,護我們在身後。
誰說這一代孩子成長於溫室?
生於非典,考於新冠。從出生到成長,伴隨時代重大事件。
不是天生英勇,只有選擇無畏。
一位00後抗疫護士收工時,收到一袋食品和紙條:
謝謝你們把黑夜照亮,變成一道光。
這句話,讓她感動了很久。
原來,他們早已成長為勇敢的大人。
山河無恙時,他們隱沒在人群里,是普通的你,我,他。
祖國需要時,他們披甲上陣。
用肩膀擔起道義,撕破黑暗,成為照亮別人的光。
很多人的第一想法還是:都是些小屁孩。
他們生長在祖國騰飛的年代。
不像100年前的無數青年才俊,為祖國存亡而奮鬥,犧牲、流血,雖九死其猶未悔。
也不像六七十年前的祖輩,經歷過大動盪和變革。
總有人覺得,他們終日浸淫網絡世界,還未奮鬥就想躺平,沒有上一代人的拼搏精神。
事實上,太多00後年輕人,正用自己的方式,在時代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2月27日,文昌航天發射場,中國創造航天發射新紀錄——「一箭22星」。
其中,「啟明星一號」,由武漢大學50餘名學生參與設計研發。
當仰望星空之際,自己參與寫過的代碼正漫遊太空。
何等浪漫與自豪!
河南暴雨,00後戰士救起一個月大的嬰兒。
他小心翼翼用帽子為她遮陰,懷中的孩子,安穩入睡。
他擋住的,不僅是毒辣的陽光,還有危險與傷害。
一代人的希望,呵護著下一代的希望。
這一幕,令人動容。
還記得,四川涼山那場火災,英勇犧牲的00後消防員王佛軍。
他最後一條朋友圈,是在黑暗中,迎著猛烈的山火前行。
一句「來,賭命」,成了他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
也記得,勇救落井女孩的15歲少年。
先後6次,被倒吊著慢慢下到井內。
當旁邊的人擔心他的安危時,他堅定地一次次說著:沒事。
這樣的00後,還有很多。
太多事例不斷向我們證明,我們對這一代的誤解,太深了。
他們肯鑽研,可以為星辰大海奮鬥。
他們有擔當,始終沒有缺席任何一次民族大義。
他們無畏,危難時奮不顧身。
他們身上,有太多閃光點。
即使尚年輕,但只要給予時間和信任,他們會成長為不遜色於任何一代的青年。
在祖國需要時,築起一道堅實的城牆。
用堅定的信念,扛起共和國的一片天。
有人說:原來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被95後、00後保護著。
真的是這樣。
曾經,他們身上被貼上「不懂事」、「迷失的一代」的標籤。
我們以為他們沉迷飯圈文化、追捧流量,娛樂至死;
以為他們不堅定,在紛繁複雜的信息社會,迷失自我;
以為他們脆弱,難以承載民族復興的重大責任。
可是,當他們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向病毒發出挑戰;
以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面對天災人禍,扛下責任。
我們看到,這一代年輕人,給多災多難的民族,注入了強心針。
不計得失,衝鋒陷陣,正是他們的擔當。
不管是主動肩負重任的00後樓長;
還是勇敢逆行的醫護、戰士;
又或者所有心懷夢想的平凡人。
這些青年都是這個時代,缺一不可的組成部分。
這些新生的力量,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
遇深林,可以辟成平地;遇曠野,可以栽種樹木;遇沙漠,可以開掘井泉。
他們當然也會怕,會流血,會犧牲。
可是,人類趨利避害的本能,在勇敢無畏的人面前,被克服。
一位00後救援人員說過一句話:位卑未敢忘憂國。
即使平凡如斯,但有一份熱,發一份光。
無數微弱的力量,匯聚成火把,刺透黑暗。
我們才得以腳踩堅實土地,正確前行。
當年的青年,拋頭顱灑熱血,救中國於水火。
當代的青年,勇敢逆行,不懼挑戰和風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吾輩之青年,依然熱血。
我們的民族,仍有希望。
沒有人永遠年輕,但總有人,用青春和熱血,托起中國的未來。
參考來源:
bilibili@拉宏桑
抖音@閃電新聞、@新華社、@四川日報、@湖北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