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頭條】打磨新類型、打造新精品、探索新方向,騰訊視頻推動劇集創作再進階

2020-12-29   影視Mirror

原標題:【Mirror頭條】打磨新類型、打造新精品、探索新方向,騰訊視頻推動劇集創作再進階

文|歐巴

對於影視行業來說,2020年是極為特殊的一年。在內外部環境的合力影響下,行業去產能化、精品化趨勢進一步加強,一個更加理性市場正在回歸,劇集市場的數據表現便更加引人關注。

近期,數據機構Vlinkage、藝恩對2020年的劇集市場進行了多維度的復盤。從《三十而已》《安家》等現實題材掀起全民熱議,到《穿越火線》《傳聞中的陳芊芊》《我,喜歡你》等黑馬劇成就圈層爆款,再到《大秦賦》《燕雲台》《有翡》領跑古裝市場熱度,綜合來看,2020年騰訊視頻在劇集方面的表現令人眼前一亮。

藝恩發布的《2020年國產劇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騰訊視頻以6成占比領跑頭部內容市場。2020年播映指數TOP30劇集中騰訊視頻19部引領市場,並且包攬前三甲;數據機構Vlinkage的2020年度劇集觀察中,今年豆瓣7.5分及以上的高分劇集有23部,騰訊視頻包含其中12部。

「刷屏」榜單背後是對行業的啟發,騰訊視頻精準的把握住市場節奏背後,指向了三大變化。

第一,劇集市場從「求量」向「求質」轉變,大劇市場正在呈現優質化、精品化趨勢;第二,隨著劇集用戶從泛化「年輕用戶」向「興趣用戶」的轉變,精準定位用戶類型和興趣特徵有助於提升內容觀看和商業價值;第三,網絡視聽平台早已不能憑藉單純的某一類型「一招鮮吃遍天」了,更多元的類型布局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顯而易見,用戶對內容的需求,平台對內容和模式的理解都已經進入到新的階段。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影視行業陷入寒冬期。在這樣的背景下,2020年里騰訊視頻在劇集領域的成功便極具參考性。

基於此,影視Mirror以騰訊視頻今年播出的劇目為切入點,試圖從口碑、熱度、題材三個維度重點剖析。

量減質增,探索進化

和上一年相比,今年的網劇在內容數量、題材覆蓋度等多個方面都有所縮減。

Vlinkage數據顯示,從2018年開始,全網劇集總量持續下滑。但在視頻平台上新劇集數量連續兩年下降的背後,是市場正在質升量減中迎來產業升級。藝恩《2020年國產劇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網劇在經過野蠻生長的階段之後逐漸進入專業化發展階段,製作上從演員陣容到製作班底逐步比肩電視劇,內容市場中精品網劇不斷增多。

這是影視行業在資本與流量冷卻後對劇集內容提出的新要求,只有精品化、優質化的內容才能經受得住市場的考驗。「精品化」在網劇領域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內容生產者們也一直以此為標準摸索前行。

從口碑來看,綜合各平台表現,2020年頭部劇整體水平提升,豆瓣7分+高口碑國產劇占劇集總量17%。而在這之中,騰訊視頻包含12部7.5分+作品,在視頻網站中名列前茅。

其中不僅有《大江大河2》《在一起》等拼播劇集,還有《龍嶺迷窟》《穿越火線》等獨播劇。

相較而言,《龍嶺迷窟》的探險尋寶題材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大眾題材,但其過硬的質量同樣獲得了圈層內外的好評,成為《鬼吹燈》改編作品中評分最高的系列作品。另一部《穿越火線》則是騰訊視頻注重優質內容打造的另一案例。憑藉著極其還原的電競世界,以及充滿新鮮感的懸疑內容,《穿越火線》成為了暑假檔名副其實的「黑馬之作」。

而從這兩部作品也能看出,影視行業正在進行一場邏輯糾偏。依託於網際網路基因,隨著用戶思維和劇集製作的相結合,以往企圖單純通過流量明星獲得市場關注的劇集被製作精良的劇集所取代。

高品質的內容本身就能產生流量,而這種口碑導向的流量無疑也更為長久。藝恩《2020年國產劇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綜合口碑TOP10的網劇播映指數皆達到了60以上,《龍嶺迷窟》《穿越火線》更是達到了79.24和78.79,已然具備了打破圈層,引起大眾共鳴的能力。

而騰訊視頻在劇集領域的突出表現,也進一步突顯了「內容為王」的馬太效應:越注重優質內容的打造,位於頭部的視頻平台越容易在資源、理念和製作水平等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

摸准脈搏,打造爆款

劇集從量到質轉變的同時,劇集用戶也呈現出從泛化年輕用戶興趣用戶轉變的過程。隨著這些用戶以及用戶興趣的變化,爆款的出現也愈發艱難,這不僅進一步考驗著視頻平台的戰略思路,也考驗著自製團隊的專業能力。

從網絡平台的表現來看,騰訊視頻在孵化爆款方面,有著較為獨到的優勢所在。自2016年以來,在劇集領域,騰訊視頻幾乎每年都會有2到3部的作品成為爆款。

在2020年,騰訊視頻在爆款作品上表現依舊突出。藝恩播映指數TOP30劇集顯示,今年騰訊視頻以19部引領市場,並且一舉包攬了熱度前三甲。與此同時,Vlinkag數據顯示,在獨播劇的數量覆蓋上,騰訊視頻也同樣獨占鰲頭。90+熱度的獨播大劇有三部,數量占比達到40%。

其中,正在熱播的《有翡》以少年英雄的成長經歷為藍本,繪就了一幅自強不息的俠義英雄畫卷,領跑年末劇集市場熱度。

其中,《三十而已》累計播放量高達72.3億,熱播期全網熱搜突破700+個,累計微博話題閱讀量447億,成為今年名副其實的「劇王」,領跑劇集市場。

高熱度背後,是觀眾對「30+」女性處境的關注。在年齡焦慮引起關注的當下,無論是在事業和家庭之間努力平衡的顧佳、「滬漂」多年只為追求理想的王漫妮,還是事業和婚姻上都充滿迷茫的鐘曉芹,觀眾都能在她們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除了大眾領域的爆款,今年國產劇的另一大趨勢,是圈層黑馬的頻繁出現。除了掀起全民熱情討論的《三十而已》,騰訊視頻今年還有《傳聞中的陳芊芊》《我,喜歡你》等圈層作品。

《傳聞中的陳芊芊》以反套路故事設定聞名,累計播放量達到23.9億,豆瓣評分7.5分,累計微博話題閱讀量也達到了177億;《我,喜歡你》更是以令人啼笑皆非的高甜、喜劇情節掀起用戶高互動熱度,#我喜歡你笑禿嚕皮了我##趙露思說韓語#等微博熱搜數累計94個。

隨著它們的火熱,作為制播方的騰訊視頻為行業帶來新的啟示:對大眾向作品來說,保持著對視頻消費核心的觀眾群體的敏銳洞察,摸准觀眾脈搏,以大眾化、專業化屬性深度連接觀眾是十分必要的;對於圈層作品而言,則需要對每個圈層群體都有洞察,明確他們的喜好,往往這樣才能一擊即中。

維持多元,創新不斷

長視頻行業博弈之下,視頻網站平穩上升的話語權、相對穩定的業態,都合力塑造著更趨向於競合而非競爭的新常態,驅動著許多策略維度的選擇。

尤其是在新的行業階段和用戶需求下,打破資本泡沫,在內容方向、排播模式上找到更多創新可能,是視頻網站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這種背景下,既能維持多元又能持續探索創新,成為了長視頻平台的內容選擇邏輯,也成為了騰訊視頻在劇集行業當中的優勢。

據悉,每年騰訊視頻都會留出一定比例的機會給創新賽道的作品。這個賽道的作品可以有更新穎的嘗試,也被預留了更大的試錯空間。

以今年引起熱議的《龍嶺迷窟》和《摩天大樓》為例。儘管兩者皆是懸疑題材,但兩部作品都有其鮮明的特點。

《龍嶺迷窟》作為「男性向」劇集代表延續精品IP網劇製作,繼續拓展「鬼吹燈」宇宙;《摩天大樓》則是偏重社會派的懸疑作品,在懸疑類型中加入了女性群體意識覺醒的元素,拓展了懸疑劇新的表現空間。

同類不同質,不僅需要平台有創新探索精神,還需要具備原創力,才能保障不斷有優質內容穩定輸出。

除了在題材類型的創新之外,在製作形式及排播模式上,騰訊視頻也不乏創新之舉。同樣以《摩天大樓》為例。

從形式上來看,該劇僅有16集,每一集的長度依舊停留在標準的40分鐘左右。

從結構來看,在保證緊湊的敘事節奏的同時,《摩天大樓》大膽創新,採用每兩集一個主要人物的章回體結構。劇中共三個人物貫穿始終、8個嫌疑人每兩集一個嫌疑人出場,他們既與主角鍾美寶有聯繫,又有自己的故事。

從這三方面的新鮮嘗試來看,不論是製作形式還是排播模式,都體現出了極強的普適性與泛用性。而它們的出現,也意味著,在創新賽道上,騰訊視頻在劇集方面的持續耕耘。

從2015年開始專注自製內容,到彎道超車穩居第一梯隊,再到頻繁製造爆款,騰訊視頻走了5年。而如今,騰訊視頻仍在路上,持續探索著新的內容、製作甚至是商業模式。未來如何,我們始終期待著。

—The End—

出品 | 米瑞文化

總編 | 韓英楠

編輯 | 青禾

校對 | 栗子

熱文

張雪迎:期待、享受、滿足,在表演的世界裡舞蹈

為什麼你的抖音號始終無法變現?

《樂隊的夏天》:「解藥」還是「毒藥」?

END

合作交流

商務合作|約稿轉載

微信:hanyingnan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