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頭條】輕熟夫妻的婚商必修課,《這就是生活》湖南衛視今晚開播

2020-12-09   影視Mirror

原標題:【Mirror頭條】輕熟夫妻的婚商必修課,《這就是生活》湖南衛視今晚開播

進入12月,2020年的電視劇市場迎來了集體「收官」。今日,湖南衛視也官宣了自己的一道「跨年大餐」——都市家庭情感劇《這就是生活》。12月9日(今晚)22:00,該劇將在湖南衛視青春進行時劇場開播,芒果TV、愛奇藝、騰訊視頻24:00全網首播。

從以愛之名,到以家之名

近年來,尤其是在今年「宅生活」的持續影響下,觀眾對於長視頻內容的訴求門檻越來越高,與此同時,包括芒果系熱播的《下一站是幸福》《以家人之名》在內,一些具有真實生活氣、社會共鳴感的現實主義題材正能量作品卻逆勢上行,收穫了不俗的關注和熱議,成為市面上的年度熱劇擔當。

實際上,從上游的出品方到最後的播出端,芒果廠牌多年來一直在長視頻領域長遠布局,而其緊貼年輕受眾的「青春基因」也成了重要的流量利器。此番,青春進行時劇場將年度收官劇鎖定《這就是生活》,以現實內核搭載高顏陣容,既有都市「創一代」追愛逐夢的青春印記,更有甜酸苦辣的生活真味。

《這就是生活》由導演陶玲玲執導,講述了投行高管管一鶴(劉愷威 飾)與「學霸」體質的業界新人葉小白(陳都靈 飾)在工作中相識相戀,在磨合中共同面對婚姻、家庭的種種難題和瑣碎,攜手奔赴幸福生活的故事。區別於眾多愛情劇以男女主結婚為Happy Ending的常規劇情設定,這部劇獨闢蹊徑,將重頭筆墨放在了領證結婚以後,以家之名,向陽成長,打造一部新手爸媽笑暖冬日的幸福攻略。

劇名點破題眼,開啟當代年輕人的生活「副本」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既大體相似卻又各有不同,事業和家庭,工作和生活之間,魚與熊掌可否兼得?這個年年說、年年新的話題,也正是《這就是生活》聚焦的核心話題。

·一屋兩人三代四家

如果說一個人的生活自由自在,兩個人的愛情你儂我儂,那麼,在步入婚姻後,隨著彼此原生家庭的融入、新身份的升級、代際矛盾的上線,生活就不再只是兩個人的事了。同一個屋檐下,如何磨合三觀、求同存異,考驗著管一鶴和葉小白這對輕熟夫婦。

其實,除了管一鶴和葉小白各有隱痛的原生家庭,小白父親的重組式家庭,以及趙金子(周楚濋 飾)和趙總趙福成(李強 飾)父女,都在勾勒中國式家庭的情感共鳴,不管是深藏於心的親情和愛,還是那些說不出口的愧疚,都充實著劇情中關於「家」的定義。

· 「十級端水大師」煉成記

對於當代打工人而言,平衡工作和家庭這件事,早已成為一道繞不過去的必答題——生活這碗水,無論男女,都得端穩、端好。

身為一家「頂樑柱」的管一鶴,不甘因為結婚生子就退守家庭的葉小白,同樣都在面臨愛情、婚姻、事業發展、育兒、養家等接踵而來的各種壓力和難題,在真實骨感的生活面前,他們不僅要做出恰當的選擇、讓步甚至犧牲,而且也勢必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最終做到與自己、與生活的完美和解。

·都市新女性的「成長加油站」

如今,當代女性的成長已經成為一個不斷給自己賦能的過程,葉小白就是當下普普通通都市女性的一個縮影。

從初出校園,到走進社會,再從「菜鳥小白」到骨幹精英,在這個過程中,她面對的不僅是多重身份的轉換,更是快速疊代、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在經歷過當代「打工人」都感同身受的種種試煉之後,她也漸漸從一個涉世未深的元氣少女,蛻變為一個成熟強大、事業家庭「雙贏」的媽媽。可以說,這一路的變化,也畫出了都市新女性內心力量的成長曲線。

優質陣容:打造都市青年新群像

除了紮根於生活的故事,《這就是生活》的演員陣容堪稱優質。

男主劉愷威大學時期在國外主修建築,入行影視領域後作品頗豐。這次,劉愷威在劇中飾演投行高管管一鶴,沉穩冷靜的外表下,藏著一顆不失可愛的「暖男心」,而他的整體氣質與這個都市精英的角色亦可謂相輔相成。

女主陳都靈憑藉出道作品《左耳》中恬靜美好的形象和自然真實的演技,令很多觀眾印象深刻。2020年,她成功入選「星辰大海」青年演員計劃名單。此次,陳都靈在《這就是生活》里不僅要努力搞事業,還要為人妻、為人母,豐滿的角色對演員來說是不小的挑戰,新生代氧氣小花的表現值得期待。

與此同時,各具看點的「男人幫」也將集體上線。

快樂工作、暖心追愛的煙火系男友,劉夏(鄭偉飾)

情場最強段位擔當,高山(黃爍文飾)

至情至性的甲方伯樂,趙福成(李強飾)

當然,可甜可A的「姐妹團」也是標配。

甜美機靈的直球少女,王玥玥(羅予彤飾)

叱吒幹練的硬核上司,Mary張(鄧莎 飾)

不啃老、不拼爹的斜槓擔當,趙金子(周楚濋飾)

都市家庭劇應該是生活的一面鏡子,它的鮮活必定離不開有共鳴的故事、接地氣的「人設」。從一定程度上看,《這就是生活》所試圖呈現的,也正是當代都市年輕人的社會屬性、家庭觀念和奮鬥歷程,聚焦他們在笑淚參半的生活面前,迎接歷練、砥礪成長的過程,相信他們對於情感、責任以及未來的多樣思考,也將為同樣正在尋求解題和破局思路的觀眾,帶去一些啟示。

總編 | 韓英楠

編輯 | 青禾

校對 | 栗子

熱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