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桐城 | 去姜范圩看荷花

2019-07-29     最桐城



去姜范圩看荷花

文|汪向軍

蜷縮在空調房裡,忍不住又看了一遍網友從孔城姜范圩拍攝回來的荷花,美,真美,紅的像翔雲火炬,白的像雪,粉紅的像早上初升的太陽。照片上亭亭玉立的荷花,像情竇未開的姜范圩少女在眺望遠方。此時已是下午3點多鐘,我再也按奈不住看荷的心情。老婆說,這麼大熱天,你也不怕發痧。說歸說,還是堅持著要去孔城的姜范圩。



姜范圩村在孔城鎮最南部,東臨孔城河,西靠「西小河」,南面是團結大圩,臨近白兔湖。全村人口3936人,共計29個村民小組1102戶。2016年特大暴雨,讓孔城的姜范圩拱手成了水的俘虜,那些豐收在望的莊稼,農家人賴以生存的家園最終都淪陷在汪洋澤國之中。一時間,小小的姜范圩頻繁出現在各大報紙媒體,甚至網絡上,所有人都在把目光聚焦姜范圩的安危?那場洪水過後,我也去了趟姜范圩,回來寫下《陽光照耀在姜范圩上》。如今,時隔近三年,再去姜范圩,這次不是去看洪水之中搖搖欲墜的老屋,而是去看荷,心中想想都有些激動。



下午的陽光依舊毒辣,隨車速傳遞過來的風,都帶著火。天,瓦藍瓦藍的,非常晴朗,像用水洗過一樣透徹。網絡上有段子說,這天能出來見面的都是生死之交,能出來約會的都是真愛。那麼,我與姜范圩的荷是見面還是約會呢?很快就穿過國家級經濟開發區,抵達孔鎮,沿鎮政府對面那條路直接行走,因為過去去鐵山中學,現在改為鐵山小學,也是在這個地方下車,然後走過去。其實在鐵山我沒有看見山。兩邊田畈里綠油油的,看不見人。偶爾車的喇叭聲,驚飛田棵深處覓食的白鷺。村莊的樹蔭底下有赤著上身的老人在納涼,孩子們在屋前屋後追打著,嬉鬧著,渾身曬得漆黑。



到鐵山小學繼續向圩區行進。路有些窄,兩邊的樹非常茂盛,那綠的顏色從最初的淺綠已成為深綠。說真的,我比較喜歡這盛夏的村莊,有父親的氣息,有煙火的味道。就在忐忑中,我發現了左手邊那一大片荷花,半池紅半池白,綠意鋪展,真的很壯觀。在圩埂上找了個地方把車子停好。下車後,也顧不了妻子,就抱著兒子迫不及待地奔荷池而去。陽光直射,有些眩暈。沿著田埂,漫步在蓮池邊,目不轉睛地細細端詳著這群「美女君子」,它們在盛夏里靜靜地上場,揚起一張張粉紅色的笑臉,迎向我,仿佛知道我要來似的。微風一波一波的從碧透的荷葉上,輕手輕腳地由此岸渡過彼岸。洪水已成記憶影像,經過重創的姜范圩早就走出來,完成了它的災後重建。「水鄉魚米村,生態姜范圩」,這是新的「村標」,概括得非常精準。



遠看一望無際的荷田,碧綠的荷葉中,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風吹荷動,花隨風擺,花葉相依。妻子這個時候也不講熱死人了,掏出手機對著荷花、荷葉、花骨朵、蓮蓬,不停的拍攝。她是想把這無限的唯美,和美好的時刻定格成永恆。荷花秀麗婀娜,清雅高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古代的文人墨客或描繪它綽約可人的風姿,或吟詠它傲岸高潔的情操,但都韻味悠長。看著「荷花仙子」在水中傲放的美容,讓人不禁感慨宋朝詩人楊萬里的佳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看荷能使人心靈清凈,望著美麗聖潔的荷花,我久久捨不得離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u35RWwB8g2yegND9Gk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