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麼推頭條原創寫手:六六
1
前段時間,長篇小說《主角》獲得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小說中,主角憶秦娥和配角楚嘉禾,讓人印象深刻。
倆人同時考進縣劇團,憶秦娥長得黑黑瘦瘦,是個「小透明」,而楚嘉禾「眼睛大,臉蛋漂亮,個頭高,條兒順,一看就是當主角的料」。
憶秦娥知道自己不被看好,於是嚴格要求自己,苦練舞台功底,即使有次被舅舅連累,「借調」到廚房,她也是一邊燒火,一邊劈叉、下腰;為了練絕技「吹火」,經常是頭髮燒成了羊尾巴,眉毛燒成了硬胡茬……
再反觀楚嘉禾,仗著自己形象好,不願吃苦,練功偷懶,整天琢磨歪心思:一邊給憶秦娥造謠潑髒水,一邊熱衷於領導送禮獻媚。
好不容易通過走後門,演了一次主角,卻因為演技不行,被觀眾喝倒彩。
正如小說中朱繼儒團長所說:
錐子裝在布袋裡,那尖尖,遲早都是要戳出來的,誰也擋不了捂不住。
憶秦娥從不拉幫結派,不迷戀物質,只關注自我進步,多找自己不足,勤學勤練,使勁地打磨著自己的錐子尖,最後終成主角兒。
而楚嘉禾,一直不務正業,一心和「對手」較勁,最後,註定只能一輩子演配角。
2
阿徐是寫作班的學員,學習一個多月,便成功上稿。
他身邊朋友滿眼的羨慕嫉妒恨,感慨他的「寫作天賦」,可只有我們這些同期學員知道,這一個月,阿徐經歷了怎樣的「煎熬」。
寫作班每周有一次老師點評課,阿徐總是第一個貼文。
他的第一篇文章,選題寬泛,文體模糊,語言也談不上精鍊。老師從選題到結構,從文體到語言,把刺挑了一個遍,而我們也毫不客氣地找了「很多茬兒」。
第二周的點評課,阿徐又是第一個貼文章,讓我們這些「老人」頗感詫異。
像他這樣的新人,創作能力有限,遇到老師和同學的「麻辣」點評,多少都會有種挫敗感,往往都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整,沒想到才幾天,他就又滿血復活了。
阿徐說,上周點評課,大家的犀利讓他有些意外,但過後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修改文章上,與其抱怨老師同學毫不留情地點評,不如吸收大家的建議提高寫作水平。
於是,他反覆「研究」老師同學的建議,認真拆解樣文,不但調整了選題,內容上也更加切題,文章有了質的飛躍。
這就是阿徐的過人之處,不過多糾結於外部環境的「挑剔」,而是選擇和自己「死磕」,一點點提升自己。每一個寫作者都是從小白一步步走來的,專注自己的成長,總會有所收穫。如果一味和他人「較勁」,往往會得不償失。
3
心理諮詢師兼作家武志紅在《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中寫道:
我們一生中,勢必會遭遇各種挫敗。而挫敗中,有人會為了維護自戀,而去做外部歸因——是別人或環境讓我不成功,有的人則傾向於做自我歸因——是不是我自己的哪些方面出了問題導致了失敗。
很顯然,楚嘉禾的行為更符合外部歸因,而憶秦娥、阿徐則更符合內部歸因。
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如果一味「甩鍋」於外部,我們的內心或許會得到暫時的安慰,但久而久之,會習慣這種選擇,從而抱怨成性,不思進取。
嘗試和自己「較勁」,剛開始可能會有些痛苦,但它卻能逼我們進步。
工作沒做好,與其把矛頭對準同事領導,不如儘快找出紕漏之處,查漏補缺;
考試成績不理想,與其總是埋怨題目太難,不如多分析試卷鞏固薄弱知識點;
對生活不滿意,與其把怨氣撒向他人,不如認真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得婁。
遇到問題,和自己「較勁」,既是心態成熟的表現,也是負責任的表現。
「甩鍋」當然爽,但一時的爽,卻會讓自己錯失一次成長的機會;反過來,多向內看,和自己多「較較勁「,則會幫助我們由里到外完成一場蛻變,變得越來越優秀。
人生,始終是個自我加持的過程,這種加持,不能來自外界,只能靠不斷的自我修煉。多和自己較一次勁,就是多一次挑戰自我。
當有一天我們在挑戰中收穫滿滿時,終會發現,原來,較勁也是一種成長和享受。
END
推麼推原創寫手|六六
編輯|琪 鵝
統稿|薛笨笨
審稿|阿圖如是說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方擁有,如有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本文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推麼推精選推薦
投稿請發送至郵箱: atu580216@qq.com
商務合作聯繫微信: miaomiao19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