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推為您帶來一篇特殊的朗誦,題目是《相信》,這是由心靈的呼喚朗誦群28位成員共同隔空錄製的朗誦音頻。
心靈的呼喚朗誦群是以朗誦藝術為主的文化藝術交流平台,成員積極向上,具有強大凝聚力。
本次推送,一是謹以此向戰鬥在抗擊新冠肺炎一線的白衣戰士致敬;二是向這些已經退休在家的值得尊敬的老師們點贊,並致以謝意。
他們退休前是老師,是軍人,是醫生,他們前半生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造福社會。現如今,疫情當前,他們依然在用自己的聲音出自己的一份力!他們也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人!
用心來聆聽,用心來感受。
朗誦者:劉瑩、龐松石、王紅、孫曉華、張建力、郭曉萍、王雅玲、 盧夔琳、楊文靜、 張燦倫、張生妹、 惠勇俠、 楊艷春、劉玉華、 陳寧寧、王琳、劉洪波、張肖玲、傅利明、郭惠民、趙燕彬、毋建維、賀林莎、李蓮海、范西紅、金玲、李戰營、田毅
導演、錄音合成:匯聲。
相 信
(素材來自2020年元宵節晚會)
張燦倫:你在哪兒?劉瑩:你在哪兒?張建力:親愛的,我給你留了語音,怎麼不回我?龐松石:孩子,年夜飯都上桌了,我們在等你。王雅玲:媽媽,我不能回來了,我有任務。孫曉華:大過年的,你要去哪?王紅:武漢。劉瑩:武漢,武漢不是爆發疫情了嗎?田毅:武漢不是已經不讓外來人員進入了嗎?毋建維:是的。我相信2020年農曆新年前夕,我們許多人的手機里都接到過類似的信息,頻頻出現的字眼是「病毒」「疫情」,感染的蔓延,震顫。楊艷春:還有急需醫生,急需藥物,急需病床,急需救援物資,以及人們的各種關切和焦急。郭曉萍:我知道,每天一睜眼,全國確診病例的數字還在延續,而且還會延續一段。賀林莎:有人說世界上最厲害的病毒和細菌是肉眼看不見的,你能看見的就是降臨的後果。龐松石:朋友,在中國,在你身邊,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你看見了什麼?記住了什麼?你為什麼感動?又為什麼徹夜難眠?田毅:這是一次怎樣的出征?來不及吃年夜飯,黨中央下令,疫情就是命令,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奔赴疫區戰場,醫療隊伍中的我們在除夕夜逆行。劉瑩:這是一次次怎樣的請戰?不計報酬,無論生死,請領導批准,不約而同按下心心相印的手印,以生命高貴的鮮紅,在阻擋病毒的五指峰間逆行。張肖玲:不為美麗留影,只為救人方便,剪掉一頭秀髮的你,露出青春最真的笑容。你說「穿上防護服,就是穿上使命」。金玲:姑娘,當春暖花開時,我想讓美髮師給你做最美的髮型。李蓮海:這位同志,你愛人已經表態了,只要你平安回來,他保證包一年的家務。張建力:「我愛你,我愛你,我是你的愛人」。你愛人的大聲表達你聽到了嗎?陳寧寧:我們都聽到了,此時你和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張燦倫:「因為有離不開的醫院,才有回不去的家。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的病人」。趙燕彬:這是武漢一位院長的獨白,一個身患漸凍症的共產黨員,對自己下的死命令。郭惠民:「從現在開始,共產黨員跟我上!」。范西紅:這是一位醫療救治組組長的決定,這也是對所在黨組織全體黨員下的衝鋒令。惠勇俠:「我兒子也是學醫的,我要用實際行動教會他比任何專業課更重要的一課——擔當與責任。」張生妹:這是湖北醫療隊一位黨員父親對組織提出的特殊申請。郭曉萍:「非典時你們保護90後,這次換90後保護你們。我們90後成長起來了,抗擊疫情該是我們的使命。」王紅:這是黨的新鮮血液對黨發出的誓言錚錚。李戰營:我是你們的帶頭人,要感染先感染我。劉玉華: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傅利明:我走在前面,你們跟著來。盧夔琳: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毋建維:朋友,在中國,在你身邊,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你看見了什麼?記住了什麼?你為什麼感動?又為什麼徹夜難眠?田毅:你的崗位就在ICU病房,厚重的保護裝備遮住了你的面容。24小時不間斷重複一樣的動作,救人!救人!救人!張肖玲:你每天休息僅兩個小時左右,累了睏了,在座椅上休息片刻。陳寧寧:你躺在座椅上的樣子,讓人看著心疼,連身上的防護服都沒空脫掉。張建力:穿著成人紙尿褲爭分奪秒,連續12小時不喝水,不上廁所,你怕吃了喝了一出病區,身上的防護服就浪費了。張燦倫:更要命的是還要費時費力再穿一回,只好憋著,扛著,熬著,難受難忍。龐松石:你脫下口罩和頭套時,早已沒了知覺。長時間戴著護目鏡,會留下深深的壓痕,從鼻樑和面部又多了一些紅腫與疼痛。
你笑著對鏡子說「這是最美的戰績」。
金玲:雖然口罩擋住了你們的臉,但人們永遠記著,你們溫暖而堅毅的眼神。李戰營:這世上哪有什麼天生的英雄?那是因為有人需要,有人願意犧牲,才成為了英雄。劉玉華:假如這個世界上真有天使,那他一定就是你這般模樣。劉瑩:朋友,在中國,在你身邊,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你看見了什麼?記住了什麼?你為什麼感動?又為什麼徹夜難眠?田毅:你在哪兒?王琳:我在家。范西紅:你在哪兒?劉洪波:我在家。郭曉萍:相信這個春節,絕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在家」。家,成了我們退守的最後堡壘,也是我們抗擊病毒的前沿陣地。孫曉華:守住了家,守住了自己的幸福,也守護了他人的健康和社會安寧。張燦倫: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如此快的速度布陣,全民防疫。從中南海不眠的燈光,到普通人家生活的日常,我們看到整個中國在行動。李蓮海:無論離武漢有多遠,有多近,我看到不分境內外,暖暖中國心正迸發出無窮的熱能。王雅玲:向著病毒發起晝夜進攻的,不僅有頂尖的科學家,還有超乎你想像的超大規模的人民戰爭。楊艷春:作戰地點不分區域,參戰人員不分年齡。萬眾一心凝聚起眾志成城的中國精神。田毅:這精神挺得是高效,挺得是信任,挺出赤子之心,挺出人間大愛,挺起了降服毒魔的火神山、雷神山,挺起了疫情無法逾越的千萬座山。龐松石:有人說,這場戰鬥中國一定贏,我信,因為我們這代人對勝利並不陌生。盧夔琳:1998年的抗洪楊文靜:2003年的抗擊非典李戰營:2008年的汶川救災。賀林莎:2014年抗擊非洲伊波拉。張建力:一次次抗爭把我愛的人,挺立在災難面前。王雅玲:一代代接力讓愛我的人,在復興之路上薪火相傳。張燦倫:相信自己走過的路,因為這條路上,寫滿了一行字「中華民族」。郭曉萍:相信,相信中國人的力量吧。范西紅:因為沒有退路,我們必須前進。田毅:朋友,在中國。龐松石:在你身邊張建力: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劉瑩:你看見了什麼?王紅:記住了什麼?
毋建維:你為什麼感動,又為什麼
合:徹-夜-難-眠?
親愛的朋友們,聽完音頻你們感受到這些老師們飽含地深深情意了嗎?
在這裡,請允許小推介紹一下心靈的呼喚朗誦群和朗誦者們的名字,由衷地表達對各位老師的敬佩之情!!
心靈的呼喚朗誦群成立於2016年,最初由10位中老年朗誦愛好者發起。 因其獨特的存在,後來又不斷地有志趣相投者加入,現如今已擁有居住在國內外不同城市的群友70多名。
此群體,致力於宣傳符合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的優秀傳統文化、經典文化和紅色文化,弘揚正氣,聚集正能量,並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2018年創建了「心靈的呼喚朗誦群」微信公眾號,目前已發表數百篇個人和集體視聽作品。他們充分利用網絡和現代通訊技術,不同地區的群友可以隔空合作,經過精心地後期製作,形成具有完整性的作品。
現如今,隨著群友在技能技巧上的提高,他們已經開始嘗試為廣播劇、影視等配音。
現在,小推來介紹一下此次為《相信》朗誦的老師們:
彭匯生(匯聲)
女,68歲,退休醫生,朗誦愛好者,心靈的呼喚朗誦群群主。
劉瑩
女,66歲,醫療行業退休,在濟南老年大學朗誦班學習。
龐松石
女,71歲,退休科研工作者。朗誦愛好者,山東省朗誦藝術家協會、濟南朗誦藝術家協會會員。
王紅(日月星)
女,50歲,退休職工,在濟南市老年大學表演班學習。
孫曉華(夕陽飄雪)
女,64歲,退休軍人,朗誦愛好者。
張建力(醫者仁者)
男, 67歲,退休醫生,在山東省老年大學及濟南市大學朗誦藝術專業學習三年。
郭曉萍(曉萍)
女,70歲,原濟南市中心醫院副主任醫師,愛好誦讀。
王雅玲(雅玲)
女,64歲,退休醫生,山東老年大學朗誦班學員,濟南市老年人朗誦表演班學習,山東省演講學會會員。
盧夔琳(夔琳)
女,67歲,退休會計師,濟南老年人大學朗誦表演二年級學生。
楊文靜(文靜)
女,69歲,退休職工,在濟南市老年人大學朗誦班學習。
張燦倫(歌從黃河來)
男,66歲,在濟南老年人大學、槐蔭朗誦協會、抱朴老年大學薛中銳教學班學習朗誦。
張生妹(菊花贊)
女,70歲,退休幹部,朗誦愛好者,現為山東省朗協藝術家協會會員。
惠勇俠(惠子)
女,57歲,在濟南大學退休。現為山東省朗誦藝術家協會會員,濟南市朗誦藝術家協會會員,全民悅讀濟南閱讀會會員。
楊艷春(阿春)
女,62歲,退休會計。在山東省老年大學朗誦藝術班學習。
劉玉華(雨花夢)
女,63歲,企業退休幹部。喜歡閱讀、唱歌、攝影、朗誦、旅行……
陳寧寧(寧寧)
女,60歲,退休軍醫,正在上海老年大學朗誦班學習。
寧靜致遠(王琳)
女,68歲,退休職工,參加徐匯區朗誦學習班。
劉洪波(洪波)
女,68歲,山東電大退休教師,愛好唱歌,攝影等。
張肖玲(肖玲)
女,68歲,退休公務員,愛好唱歌, 業餘自學朗誦。
傅利明
女,70歲,濟南市中心醫院退休藥劑師,朗誦愛好者。
郭惠民(拓荒牛)
男,70歲,退休幹部,朗誦愛好者。
趙燕彬(燕彬)
女,68歲,退休幹部,現在上海老年大學朗誦班學習。
毋建維(茶禪一味)
女,62歲,山東大學退休幹部,朗誦愛好者。
賀林莎(莎莎)
女,64歲,退休職工,文藝愛好者,喜歡朗誦。
李蓮海
女,64歲,退休職工。從小愛好朗誦,少時在上海市少年宮朗誦組學習過朗誦。
范西紅(西紅)
70歲,退休外科軍醫,在網上誦讀會學習朗誦。
金玲
女,58歲,原武警上海總隊醫院眼科軍醫,退休,歌唱愛好者。
田毅
男,70歲,山東省出版總社退休幹部,朗誦愛好者。
再次感謝心靈的呼喚朗誦群和這些可愛的老師們。
你們相信麼?我信!
因為在困難面前,我們中國人不怕難,不怕苦!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都在不同崗位上隨時待命!只要需要,義不容辭!
所以,我們相信,我們一定能贏!因為我們所有中國人都相信!
親愛的朋友們,如果您對今日的文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寫評論告訴我。
推麼推,140多名原創寫手匯聚的平台
投稿請發送至郵箱: atu580216@qq.com商務合作請加微信: Danly-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