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成了「全國唯一高風險地區」,這帽子戴得冤不冤?

2020-04-21     詹國樞

​昨日全國疫情,爆出一大新聞:


北京朝陽區成為「全國唯一高風險地區」!


是嗎,怎麼可能?


很多人不相信!


上網一查,還真是:


據中國政府網和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提供的「疫情風險等級查詢」小程序信息顯示,截至4月19日18時,北京市朝陽區為高風險地區,也是全國唯一高風險地區。而備受關注的黑龍江哈爾濱市部分區、綏芬河市,以及廣州越秀區、白雲區均為中風險地區

咦,咋回事嘛,啷個搞起的呢?

有點莫明其妙!

不要緊,仔細看,下面有解釋:

對於朝陽區被列入高風險地區的原因,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解釋說,因該區4月14日出現一起境外輸入性病例,並致其3名家庭成員感染。

龐星火說,按照國家關於做好心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高風險地區的分級標準為:

一、累計確診病例超過50例。

二、14天內有聚集性疫情發生。

好嘛,既然有標準,而且,朝陽區又滿足了這兩條標準(不知為啥龐主任只說了一條標準),那麼,「高風險地區」這頂帽子,戴在你頭上就剛剛合適,一點不冤!



帽子戴在頭上雖然合適,但是,有些疑問,還是沒搞清楚。

疑問一:「高風險地區」,橫向看,範圍多寬?

此番朝陽區出事,其實也就是朝陽區的「首城國際」這麼一小塊地方,因為一留學生回家後感染了三位家人,四個人確診,整個朝陽區便被劃為「高風險地區」。冷靜想想,所謂「高風險』,也不過是這個小區,或者再擴大一點,這個社區範圍而已。

然而,一傢伙擴大到整個朝陽區(全區面積470.8 平方公里呢!),這麼大一片地區都算「高風險」,這範圍是不是弄得太大了呢?

再說了,朝陽區常住人口300.1萬,這下全成了「高風險地區」居民,從理論上說,到別的地方,比如天津河北,人家一看身份證,您是從「高風險地區」來的,好嘛,那就得檢測核酸,在賓館「隔離14天」,而且,全部自費!難道咱300萬朝陽人,都得享受這個待遇?

甚至,到了西城區、東城區這些「低風險地區」,是否也需要檢測核酸,需要隔離呢?

細思極恐,有點迷惑,搞不清楚。

疑問二:「高風險地區」,縱向看,時間多長?

首城國際那一家四口出事,時在4月14日,沒錯,可以算數。但是,「備受關注的黑龍江哈爾濱市部分區、綏芬河市,以及廣州越秀區、白雲區」,前些日子,疫情不是鬧得比朝陽區厲害得多嗎,不也有「聚集性疫情發生」嗎?為什麼又均為「中風險地區」呢?

這回,朝陽區終於戴上帽子,就算從昨天宣布之日算起吧,那又要等到哪一天才摘掉帽子呢?是一周,14天,還是一個月?這個時間,又要以什麼為依據呢?

老詹曾在人民日報工作,俺也算是朝陽人,所以,聽說一傢伙給戴上了「全國唯一高風險地區」的帽子,委實嚇了一跳,昨晚輾轉反側,幾乎失眠!

今天清晨起來,摸摸頭上,帽子還在,戴得妥妥的,雖然很服氣,但是有疑問,於是,寫下一點感想。

再表個態,對於劃分高中低風險,分類指導,分類管理,我堅決支持,完全擁護!但是,有個小建議,這帽子到底尺寸多大,標準如何,要戴多大範圍,要給多少人戴,要戴多久,什麼時候可以摘掉?……這些問題,都應該制定統一標準,有個統一說法,而且,應該公諸於眾,讓大家心裡有數。

否則,糊裡糊塗就把帽子戴上了,糊裡糊塗哪一天又給摘掉了,這戴帽人心中,難免就有困惑,還有些害怕,心理素質差點的人,或許會想不通,像我一樣,整夜失眠。

那就得不償失,有違有關部門劃分風險區域的初衷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gl1rXEBiuFnsJQVaAv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