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是真正的荊州之主!卻在關鍵的時刻離奇病死,死因不明

2023-12-06     吳忠強

原標題:他才是真正的荊州之主!卻在關鍵的時刻離奇病死,死因不明

劉備在赤壁之戰一直是作為荊州牧劉表的客將,為劉表鎮守北方。等到曹操率領大軍南下,正好趕上劉表病故,蔡瑁、蒯越等人擁立了劉表次子劉琮,劉備大驚失色,率領軍隊逃往江陵,又在長坂坡被曹軍追上,幾乎全軍覆沒。

還好這個時候,劉備得到了劉表長子劉琮的支持,穩住了陣腳。然後與孫權聯合,成功的在赤壁擊敗了曹操,使得曹操順江統一全國是幻想失敗,並迅速開始攻略荊州舊地。因為劉琮已經投降曹操,所以劉琦名正言順的繼承了其父劉表荊州之主的位置,成為新任的荊州刺史。

然而,就在劉琦當上荊州刺史不久,他就忽然去世了。於是,荊州就此毫無疑問的落到了劉備手裡,並成為劉備日後進軍益州入川的根基。

那麼,劉琦在這個關鍵時刻忽然病死,他的死因到底是什麼呢?是因為劉琦一直身體不好病重而死,還是像有人猜測的那樣劉備才是幕後的真兇,覺得劉琦是個障礙,所以暗中除去呢?

劉琦是荊州牧劉表的長子,長的很像劉表年輕的時候,所以劉表很喜歡他。但劉表後來又喜歡自己的小兒子劉琮,同時劉琮的妻子是劉表後妻蔡氏的侄女,而蔡氏是荊州的大族,勢力很大,蔡氏的弟弟蔡瑁手握兵權。劉表也可能是想要後代能更好的坐穩荊州,所以選擇和蔡氏一族關係更親密的劉琮。

劉琦不但失去了自己繼承人的位置,甚至連性命都有危險,他特意去請諸葛亮,詢問救命之法。可諸葛亮的岳母和劉表的妻子蔡氏是親姐妹,所以諸葛亮作為親戚,並不想捲入這場紛爭。

但架不住劉琦苦苦哀求,諸葛亮不得已,告訴劉琦春秋時晉國也發生了儲位之爭,原來的太子申生留在國內,結果被庶母所殺。公子重耳則逃亡國外,十九年後回國繼承王位是為晉文公。也是要劉琦外出避禍。

正好此時江夏太守黃祖戰死,劉琦立刻自告奮勇去當江夏太守,對抗孫權。後來形式突變,劉表病亡,曹操大軍南下,劉琮投降。劉琦不得已,率領不願投降曹操的勢力退守江陵,接應劉備。

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劉琦有屬於自己的軍隊,有忠於自己的勢力,更有劉表長子名正言順號召力。所以,劉琦不是三國演義里描述的那樣劉備的小弟,只是一面劉備用來襲取荊州的旗幟。

劉琦和劉備的關係,是同盟。

如果說劉琦只是劉備手裡的傀儡和旗幟,那劉備自然沒有殺他的必要。反而劉琦身體越建康越好。因為這樣,劉備就可以打著劉琦的旗號名正言順的去接收荊州。實際上,劉備確實在用這個口號,赤壁之戰後劉備拿下荊南四郡,打的就是劉琦的旗號。但劉琦才是荊州刺史,打下來這些地盤,到底是歸劉備還是劉琦?

劉琦之所以這個時候願意跟隨劉備,可能更多是出於當初諸葛亮對他有救命之恩的感激。可誰知道日後會不會因為利益而翻臉呢?

對劉備來說,劉琦勢力雖然強,但卻沒多少自己的嫡系,部下也沒什麼有足夠威望的二號人物。同時劉琦勢力里很多人都和劉備、諸葛亮有交集,對曹操同仇敵愾。因此,如果能迅速斬首,劉備同樣有足夠的威望和勢力收拾殘局,吞併劉琦的勢力——真實的歷史中就是這樣。

所以,劉備是有動機和能力去做這件事的。

但是,必須注意的是,有能力有動機不意味著會去做。劉備為人百折不撓,忠義一生。早年顛沛流離亟需一塊根據地的時候,在解救陶謙後依然三讓徐州。甚至最近還有人勸他趁曹操未到、劉琮新立,偷襲劉琮,控制荊州以抗曹操。那時荊州有很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劉備身上,劉備成功的機會很大。但劉備感念劉表,並沒有選擇趁亂奪取荊州。

這樣的人,又怎麼會去謀殺自己的盟友劉琦呢?所以,以劉備的氣度,諸葛亮的智慧,是不會行此下策的。劉備主動表劉琦為荊州刺史,雖然有堵孫權的嘴的意思,也應該是發自內心,劉備、諸葛亮志向遠大,是想要恢復漢室的。又怎麼會貪圖一個荊州刺史呢?

只可惜,劉琦自己身體不好英年早逝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9ee831a2cd03d69ddbc5c495ccd02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