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多名未成年在校女生被誘導陪酒:帝都之夜KTV,離最近的派出所僅65米

2020-12-11   案件勞聞

原標題:陝西多名未成年在校女生被誘導陪酒:帝都之夜KTV,離最近的派出所僅65米

12月9日,陝西多名在校未成年女生被誘導陪酒一事引發關注。事發後,警方和學校找家長了解情況,但有些女生父母甚至互相推諉讓找對方。民警在與這些女生談話時發現,她們大多沒有正確的金錢觀,過分追求吃穿,互相攀比和虛榮心極強。其中不少女生用的都是高檔手機,有些人甚至有兩部手機。警方希望學校和家長共同做好未成年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增強她們對外界誘惑的抵抗力。 涉事3家KTV已被查處。因涉嫌組織未成年人有償陪侍,3名社會青年已被刑拘。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察算是給他們面子,把問題歸咎在消費主義上。 法律懲戒永遠是存在滯後性的,無論法律制度再怎麼完善,司法機構再怎樣怎麼盡職。因為一個人只要沒有犯罪行為,就不能稱之為罪犯。 學校更是在大多數時候都鞭長莫及,一個老師能管一個孩子多久?6年?5年?4年?2年?就連幼兒園也不可能說保證給每個家長打電話,確認孩子是否到家吧 如果在上課期間沒來,那麼老師就應當打電話通知家長。

但說真的,碰到這樣的家長,老師的電話真的管用嗎? 我初中有一個同學,典型的壞孩子,什麼打架曠課搶錢欺負人,沒有他沒幹過的。我們班主任學年主任又是批評又是教育,都恨不得動手打人了。然而有用嗎? 要不是因為處於9年義務教育的年齡,這個孩子早就被學校開除了。

這個在校女生有償陪侍背後,其實是有完整利益鏈的,而且還藏著神秘組織。 組織陪酒的社會青年先去網吧、KTV等場所,拓展校外未成年女生。然後在通過校外未成年女生介紹在校同學來陪酒,最後再通過參與陪酒的在校女生介紹同校女生來KTV掙錢。 陪酒工資日結,每陪唱兩小時300元,由組織者到包間去向客人收取,組織者抽100元,介紹同學的女學生抽10到20元。 為了讓女生每天「上班」,組織者會扣押她們數百元工資。

多家KTV在警方眼皮底下組織未成年少女陪酒陪唱,警方回應:這些女生過分追求吃穿,應增強對誘惑的抵抗力。 涉案的帝都之夜KTV,離最近的派出所僅65米。

這是職業學校管理的問題!職業學校是為就業培養人才的,同樣的,大學也是。現在倡導給大學加壓,主要原因在於大學管理鬆散,好不容易脫離高中嚴格管制的大學生,脫離了約束,放飛自我,自我墮落,導致學業不精。

職業學校的問題其實和大學一樣,進入學校後,突然放鬆了初中相對嚴格管束,管理鬆散,自然而然導致學風墮落。其實,職業學校的問題比大學更嚴重!

大學生,大都成年了,心智或許不夠成熟,但相對職業學校那些高中年紀的未成年人來說,思維、眼界、紀律、三觀等,畢竟是多了三年高中的捶打,三觀基本定型。而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數都是未成年,三觀尚在塑造階段,加上普遍存在的對職業學校歧視的觀念,學生存在自暴自棄。

法制紀律觀念一般就停留在「未成年判的輕」的地步,加上鬆散的管理,沒有人正確引導,風氣引導不夠及時足夠,什麼打架鬥毆、過分追求吃穿享受、拜金三陪啥的就不奇怪了。

我有個女同學並不追求吃穿,但是很貪錢。她長得蠻好看的,以前在一家酒吧兼職做服務生,因為酒吧兼職比別的地方賺錢多。後來被人勸陪酒,說陪酒賺錢更多。她見其他幾個大學生都陪酒了,也跟著陪酒,經常醉醺醺回宿舍。

後來發現趁機揩油的男人太多,想辭職,被那邊的領班人身威脅,找了幾個高大壯的男生陪著她去辭職,才算斷乾淨了。

為什麼她會淪落到陪酒呢?

1.自身貪。換了我,不可能考慮去酒吧兼職。

2.沒得到過愛和認可。一般被父母愛和認可的人,都會更愛護自己的身體和名聲。我們學校本來就不是好學校,大部分學生都是被爸媽嫌棄了十幾年笨、不努力。如果爸媽給的關愛不夠,可能更容易走上歧途。為了吃穿出賣身體。

3.環境。如果環境覺得陪酒很正常,十幾二十歲的女孩子不會覺得不正常。在不好的大學裡,包養、陪酒真的很常見。

還好女同學懸崖勒馬,很多女生抵擋不住誘惑,就從此墮落了。

警察說的沒有錯,如果這些女孩不過分追求吃穿,也不會去陪酒。但我們應該看到事情的更深處。家長、學校和社會究竟在女孩三觀形成時充當了怎樣的角色。她們不無辜,但其他人的責任也摘不清。

有錢都能使鬼推磨,更何況是這些學生?不要說未成年學生,現在就算是成年的大學生也有抵不住誘惑的。

一個人價值觀的形成,不只是受學校和家長的影響,

在大學的時候,拿蘋果手機的學生特別引人注意。我們班長為了泡學妹,還特意買一台。他還特麼的跟我們這些單身漢傳輸他的思想「你們要是買個蘋果手機,何愁沒有女朋友?」 那時候,在很多人看來擁有愛瘋的人就是擁有高價值的社交。 工作五年後,見到自己的一些學生還對愛瘋有著瘋狂的痴迷,我甚是不解。

當人們對某些物品痴迷到一定程度而又沒有辦法得到時,那將會發生什麼事就不得而知了。然後就有賣腎,陪酒陪唱,甚至陪睡的故事咯。 學生一但形成追求物質、拜金的價值觀,那學校再如何的努力也不會使他們有所改變的。就算有改變的跡象,遇到社會的種種誘惑時也將變回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