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黑暗 廣築你的使館 為得一瞬間

2022-07-19     飛地APP

原標題:噢,黑暗 廣築你的使館 為得一瞬間

然而我們該如何把時間

從太陽的金絲中抽出?

好把夜

纏繞作蠶蛾的

繭?

奈莉·薩克斯詩選陳黎、張芬齡 譯

獲救者的合唱

我們,獲救者,

死亡已開始自我們的骨骼削修它的長笛,

並在我們的肌肉上輕敲他的弓——

我們的軀體繼續用它們

殘缺的音樂哀唱。

我們,獲救者,

環繞頸際的繩索仍然擺盪

於我們眼前藍色的空中——

沙漏仍然裝滿我們滴下的血。

我們,獲救者,

恐懼的蠕蟲仍然以我們為食。

我們的星座埋葬在塵土中。

我們,獲救者,

請求你:

向我們展現你的太陽,但請慢慢地。

一步一步引導我們在群星之間前進。

教我們重新學習生活時,務請溫柔。

以免鳥兒的歌聲,

或汲滿井水的木桶,

會讓我們癒合不良的苦痛再度迸裂

並將我們沖失——

我們請求你:

暫且不要給我們看會咬人的狗——

很可能,很可能

我們會碎裂成灰——

在你眼前碎裂成灰。

是什麼將我們的肌理結合在一起?

我們,呼吸辭退我們,

靈魂早在我們的軀體被救上

千鈞一髮的方舟之前

自午夜向祂奔去。

我們,獲救者,

我們緊握你的手

我們直視你的眼——

但唯一將我們結合在一起的就是告別,

塵土中的告別

將我們和你結合在一起。

雲朵的合唱

我們充滿嘆息,充滿期待,

我們充滿歡笑,

而有時我們戴著你們的臉。

我們離你們不遠。

誰知道你們有多少血會往上濺

弄髒了我們?

誰知道為了讓我們哭泣你們流下

多少淚?多少渴望方讓我們成形?

我們玩著死亡的遊戲,

輕柔地讓你們逐漸習慣死亡。

你們這些無法向夜晚學習的無經驗者。

已派給你們許多天使,

但你們卻看不見。

寫在空中的墓志銘(節選)

弱智者 (B. H.)

你攀爬一座沙之山,

無助地想行至祂身邊!

然後你滑落,蹤影消失。

天使們為你奮戰。

溺斃者 (A. N.)

你一直在尋找你出生那天丟失的珍珠。

尋找你耳中夜的音樂,啊那著魔之物。

被海水沖刷的靈魂,你沉入海底。

魚群,深處的天使,在你傷口的光中閃閃熠熠。

忘卻一切者 (A. R.)

但到了老年,一切都變得模糊不清。

小東西像蜜蜂一樣飛走。

你忘記了所有的詞和物;

越過玫瑰和蕁麻向敵人伸出你的手。

Gustav Klimt | Death and Life, 1910

你坐在窗邊

你坐在窗邊

天下著雪——

你的頭髮是白的

一如你的雙手——

然而在你雪白臉上的

兩面鏡子裡

盛夏仍在:

草地上升至縹緲的天外——

陰影之鹿夜間到飲水處飲水。

而我哀嘆著沉入你的白,

沉入你的雪裡——

生命如此安靜地從那兒離開

一如在禱詞念完後——

噢,在你的雪裡入眠

連同塵世火熱氣息中所有的悲痛。

而你頭上柔和的線條

已然沉入海的黑夜

迎向新生。

獵戶我的星座

獵戶

我的星座

瞄準

一秘密出血點:忐忑……

逃離的腳步無處可遁——

但風不是房子

只是像動物一樣

舔身體的傷口——

然而我們該如何把時間

從太陽的金絲中抽出?

好把夜

纏繞作蠶蛾的

繭?

噢,黑暗

廣築你的使館

為得一瞬間:

在逃亡中休息。

譯註:薩克斯1940年代的詩作往往藉遭納粹屠殺的猶太人的聲音說話,這些詩作成為大多數讀者所熟知,且廣泛譯為外語的薩克斯之作,但這類詩作並無法全然界定薩克斯作品的力量。薩克斯的詩雖以大屠殺為素材,但她並非只是一位「寫大屠殺的詩人」,而是透過大屠殺的恐怖,寫出永恆的逃亡、流放此一題旨之作,這或許也與她研習希伯來神秘哲學有關。薩克斯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期的詩作讓我們更寬闊地看見其詩歌之貌,更深刻地領略其詩藝。1959年出版的《逃亡與蛻變》可謂其創作高峰期之作,在此本詩集中,她從為大屠殺受難者說話,轉而更為自己身為難民的境況發聲——她與年邁母親住在斯德哥爾摩小公寓中的孤寂,她的流亡,她的疏離,她失去愛人的傷痛,她對宇宙神性、神秘力量的追尋——即便在這些詩作中她仍以具有靈視的想像力,將不斷逃亡和尋求庇護此一處境視為形塑所有世代猶太人生命共相的歷史、政治、精神與宗教經驗。在這些詩作中,我們聽到了一個更接近我們的薩克斯的聲音。此詩最後四行「噢,黑暗/廣築你的使館/為得一瞬間://在逃亡中休息。」(O Dunkelheit / breite aus deine Gesandtschaft / für einen Wimpernschlag: // Ruhe auf der Flucht.),甚為動人。

一捆閃電

一捆閃電:

奇異的力量

占領

這一畝白紙

文字燃映出

致命的領悟

響雷猛擊舉行過

葬禮的房子。

在經由歪曲變形的書寫

經由獨一無二的瞬間而得的

今生的寬恕之後

內在的海洋舉起其

白色的寂靜之冠

給至福的你——

Leopoldo Metlicovitz | At last! (a World War One poster), 1918

兩個老人

兩個老人

手拉手坐著

雙子星

仍熠熠發光,在他們往昔燒焦的

音樂中

他們相愛於斯,同死於斯——

在黑王子的魔法蠱惑下

剪出這幅夜間黑色輪廓像

悲傷流露於視網膜上像不眠症一樣

而他們的未來在指甲和頭髮里

快速成長,覆蓋過死亡——

熾熱的謎語(節選)

今夜

我轉過街角

走進一條陰暗的小街

我的身影躺在

我的臂彎里

這件疲憊的衣服

想要被帶走

而虛無的顏色 對我說:

你越界了!

*

我清洗我的衣物

許多死亡在襯衫里歌唱

到處是對位的死亡

追捕者將之連同

催眠術一起織進

而衣料在睡夢中甘心地吸納它——

*

我們在這裡編織花環

有些人有雷聲的紫羅蘭

我只有一片草葉

滿是沉默的語言

讓大氣迸射出飛光閃電——

*

在我的房間

我的床榻所在

一張桌子一張椅子

廚房的爐子

宇宙跪下一如所有地方

以求自隱形

獲得救贖——

我畫一條線

寫下字母

在牆壁上塗上自殺的話語

新生兒即刻在那兒萌芽

我剛讓星星們握牢真理

地球就開始錘打

夜鬆動

脫落

整列牙中的死牙——

*

風黑暗的嘶聲

在玉蜀黍中

受害者隨時準備受難

根靜默

但玉蜀黍穗

懂得許多種土語——

而海中的鹽

在遠方哭泣

石頭是火熱的實體

而元素被它們的鏈拉裂

以結合成一體

當雲朵幽靈似的字跡

把最初的形象接回家

死亡邊界上的秘密

「把一根指頭放在你的唇上:

寂靜寂靜寂靜」——

*

採集瞬間

對永恆一無所知

出神忘形地把

東西南北風之布

打成結

老虎與蟋蟀

在潮濕的時間的

搖籃曲中

入眠——

Brett Whiteley | Thebe's Revenge, 1982

選自《蝴蝶的重量:奈莉·薩克斯詩選》,雅眾文化 | 中信出版集團,2022.5

/點擊圖片跳轉購買此書/

|奈莉·薩克斯(Nelly Sachs,1891—1970),德國猶太裔詩人、劇作家。1891年出生於德國柏林,1940年為躲避納粹黨在德國對猶太人的迫害而流亡瑞典。1966年因其「傑出的抒情與戲劇作品,以觸動人心的力量詮釋了猶太人的命運」獲諾貝爾文學獎。1970年5月12日逝世於瑞典斯德哥爾摩,享年七十九歲。

|譯者簡介:陳黎,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詩集,散文集,音樂評介集等20餘種。曾獲台灣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敘事詩首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首獎,台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等。

|譯者簡介:張芬齡,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現代詩啟示錄》,與陳黎合譯有詩集20餘種。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小品文獎,並多次獲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

題圖:Georgia O'Keeffe | Untitled (City Night), 1970s

策劃:杜綠綠 | 排版:阿飛

轉載請聯繫後台並註明個人信息

本雅明丨他並不希冀任何新的東西

策蘭誕辰丨來的是什麼,媽媽:覺醒還是創傷——

人類為什麼要寫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e3d823b4257d4c0f10a8d3490e06d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