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劉培龍(北汽產投總經理)
編輯 / 吳 靜
設計 / 師 超
「汽車產業是占據了政策支持的先機,這些年來包括未來,我覺得汽車產業還會有持續的國家政策,包括各種資源的進入,特別是新質生產力的加持。汽車現在已經成為新能源、智能科技、新材料多種技術承載的主體,未來包括人工智慧、大模型為代表的新一代技術更大程度上推動汽車的進步。」
6月16日,北汽產投總經理劉培龍在第十六屆藍皮書論壇上以「奔騰與蟄伏——變革時代汽車產業投資思考與實踐」為題發表演講。他表示,產業投資應該成為汽車產業鏈一個非常重要的推動力量,特別是在新的汽車產業鏈結構的變化下,打破原來鏈條式的產業鏈結構,逐步向生態轉變。主機廠原來的能力與OEM、Tier1核心供應鏈企業的能力逐步在產業鏈結構中弱化。
汽車產業還是不是一個好的賽道?對此,劉培龍表示看好圍繞高壓快充為基礎的機會,還有材料、人工智慧、智能駕駛和多模態大模型在汽車上的應用都是好的投資方向。
以下是劉培龍的演講實錄:
非常高興能夠有機會來到藍皮書論壇,圍繞「未來投資」這個主題,包括汽車產業投資的一些實踐和我們對未來汽車投資的機會和挑戰進行分享。今天我的演講主題是「奔騰與蟄伏——變革時代汽車產業投資思考與實踐」。
講到汽車產業投資,首先來看汽車產業鏈。最近的十幾年,產業鏈正在加速進行重組,汽車產業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從傳統汽車產業的非標準化、非供應鏈階段進入第二階段,以機械+電氣供應鏈的鏈條式狀態。隨著電動智能汽車的發展,我們的產業鏈正在經歷多方面的重構,品牌的重構:原來我們所熟知的傳統汽車品牌和汽車大廠都在逐步輪換到特斯拉等新勢力品牌。產業鏈價值的重構:傳統發動機、變速箱為主導的產業鏈大品牌和供應商、玩家逐步形成以電動化智能化和算力為核心的價值轉移。
隨著電動智能汽車的重構和轉移,整個汽車產業鏈的發展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就是圍繞智能出行服務,把我們電動智能產業鏈、價值鏈重新組合,針對出行服務深度打造產業鏈結構,進行定製化、深度化和場景進行行業創新,這些應該是汽車產業鏈發展的新階段。
電動化、智能化對整個產業鏈產生了深刻的變革,圍繞汽車本身的智能化也帶來一系列的產業鏈變化。未來產業、未來產品、未來社會組織都會圍繞汽車這種先進生產的代表進行升級,汽車本身的智能、網聯和電動等方面跟我們的能源、交通、出行都會產生深刻的變化。
我們認為在能源、環境和科技大發展的浪潮中,汽車將出行、互聯、共享、服務作為全新的特徵,在大交通、大能源等領域,產品技術、用戶體驗、商用模式和應用場景進行多方面的全新拓展。
圍繞電動、科技、共享等,我們認為電動化會是產業鏈的重構,新能源車的零部件只有傳統汽車的20%,大幅度減少了傳統汽車的零部件數量,電池、電機、電控已經替代原來以發動機、變速箱為核心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傳統車企的優勢正在逐步喪失,新的核心價值正在不斷提升,也為整個產業鏈提供了升級的機會。
智能網聯持續提升汽車產業鏈的新動能,人們看到以晶片、智能硬體、模塊模組、軟體應用等新的產業鏈正在形成。原來汽車在這一塊都是新的領域,很多都是從工業、消費和其它領域轉到汽車,隨著汽車智能網聯的發展和快速應用,汽車的能力正在新的環境下逐步向消費、工業延伸。
卷技術、捲成本的大環境下,汽車產業鏈、零部件大部分都不太賺錢,怎樣把自己的技術應用得到更好的發揮?很多產業鏈企業都在逐步向其它領域轉型,包括工業應用和能源應用,拉平技術和成本的行業周期性。
新能源智能汽車的變化帶來的包括商業模式、產品、研發流程、人才和供應商體系,隨著價值的轉移和新技術的應用都在進行升級和變化。商業模式包括賣車、汽車性能的提升等等,都是一些變化。隨著中國汽車智能品牌的崛起和上量,一定會在技術升級和國產供應鏈的提升帶來全新的、更大的機會。隨著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的材料、新的通訊、新的能源、先進位造都會在汽車上進行加速推動和應用。
以上就是整個汽車產業鏈這些年的變化,作為產業投資機構,基於產業鏈的變化,汽車產業投資如何適應產業鏈結構的變化,轉化投資視角和新的模式?
產業投資應該成為汽車產業鏈一個非常重要的推動力量,特別是在新的汽車產業鏈結構的變化下,打破原來鏈條式的產業鏈結構,逐步向生態轉變。主機廠原來的能力與OEM、Tier1核心供應鏈企業的能力逐步在產業鏈結構中弱化。現在圍繞主機廠新產品的開發基本突破了鏈式供應關係,都是和突破鏈條,從晶片、軟體和底層合作夥伴拉到生態共同開發。作為主機廠,更大的能力來自於生態的打造能力和聯合更多產業鏈有價值、有技術能力的企業,一起進行產品創新,共同面對新的市場降低成本的能力。
實際上產業投資在生態組合和生態作用的發揮起到了更多的推動作用和連結作用,北汽產投作為典型的汽車產業鏈投資公司,我們做了十二年,也有很多的實踐。隨著產業鏈結構的變化,我們會對企業進行賦能,對接一些新的業務、應用場景和應用機會。
我們投資的、關注的產業鏈創新企業為主機廠共同開發、共同面對供應鏈的挑戰,做出了很多貢獻。產業投資在生態中是雙向賦能,一方面助力集團造車的技術能力提升,另一方面也賦能生態圈企業的價值提升和業務發展。
政策導向對汽車產業還是比較友好的,最近幾年論壇講的最多的就是汽車的卷。個人認為,行業卷說明行業還有競爭力,還有能量和能力去卷,很多行業都已經失去了卷的能力,大家都在討論怎麼清場退場的問題。
我認為行業內卷,說明大家對未來的政策還有期待和期望。汽車產業是占據了政策支持的先機,這些年來包括未來,我覺得汽車產業還會有持續的國家政策,包括各種資源的進入,特別是新質生產力。汽車現在已經成為能源、材料多種技術承載的主體,未來包括人工智慧和新的技術、新的能源、新的材料都會更大程度上在汽車上得到更多的應用。
投資邏輯演進的趨勢也很重要,圖中就是我們作為產業結構的總結。現在大家卷,如果是賈校長講的六個卷,核心還是圍繞性能和成本這兩個主題進行演化。我們早期階段還沒有這麼卷的時候,大家都進行新技術的快速應用,很多公司以產品的高性能為代表快速進入主機廠車機應用,獲取了一部分的業務發展。
現在看來隨著整個產業鏈對成本要求的提高,很多創新創業公司在這個階段遇到的最大瓶頸就是性能有逐步提升,但主機廠成本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主機廠現在也不賺錢,應用新技術是必需的,但必須在低成本技術下進行應用,否則產品升級,成本也隨之升級,很多產業鏈企業都會遇到比較大的挑戰。
我們投了將近200家汽車產業鏈的企業,每季度都會分析,絕大部分汽車產業鏈以高性能為代表的創新企業都面臨著量增利減,甚至量還沒有突破,利潤就大幅度下滑的情況。作為投資機構,我們一直在尋找如何低成本持續發展。創新企業怎樣把成本控制下來,這是我們下一步發展的路徑。
有些企業可能成本很低,但性能沒有競爭力,不符合我們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在低成本能力的基礎上通過性能創新達到需求,是一種發展路徑。
以上就是產業結構升級的投資機會,我們更多的是理解產業鏈,這是我們做好產業投資的前提。作為投資實踐來講,圍繞10萬億級別的產業,我們細化到能源電動技術和智能網聯技術,包括清潔網聯、綠色製造,從產業鏈的細化找到價值和投資的機會。
北汽產投做投資,今年是十二年,我們持續堅持在汽車產業鏈進行投資,目前管理的規模是380億左右,投資180多家汽車產業鏈的創新企業,特別是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企業,我們到現在圍繞汽車創新比較活躍的區域開展投資。
圍繞電池、整車零部件、氫燃料等等技術,我們分別在產業鏈找到一批優勢企業。目前看來隨著產業結構的變化,大量上市企業來自於新能源領域,伴隨產業發展取得了比較好的收益。智能網聯領域圍繞智能化、網聯化,特別是智駕座艙,覆蓋面比較廣,底層晶片、作業系統、軟體和硬體、感知和決策、控制和執行等等。能源改變以後,最大的投資機會來自於網聯。
我們也在晶片領域進行大力布局,大的邏輯是國產替代,圍繞功率器件、控制器件、模擬晶片、通訊晶片、傳感晶片以及部件布局大量企業,甚至是碳化矽材料、晶圓製造都有大量布局。隨著國際形勢供應鏈產業鏈的割據,未來還是一個很大的機會,所以我們在這些領域進行充分布局。
接下來大家還會充分討論,汽車產業還是不是一個好的賽道?我們主要都看好這樣幾個方面:
圍繞快充以高電壓為基礎的機會,包括電車平台的高壓,特別是800伏的,現在車上如果沒有800伏都談不上有競爭力,包括與此相關的高功率配套部件都有很大機會。
材料也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領域,新材料的發展很多會在汽車領域應用,包括生物技的材料,包括部件的創新帶來的性能提升,應該說材料的發展和汽車的結合是很大的機會和方向。
人工智慧在汽車價值鏈的應用也是大家談的比較熱的,現在用的還不是太多,主要是車輛設計、安全開發、人機互動,未來應該在研究開發和安全方面都會進行深入垂直的應用。最近我們也在看汽車設計的一些項目,如何把人工智慧與原來的汽車結合起來,未來應該是一個大的機會。
目前最熱的就是以NOA為代表的智能駕駛演進,在座的可能也有不少做智駕的,現在整個細分行業面臨比較大的挑戰,特別是圍繞城市NOA、低成本的方案和快速應用的方案,現在挑戰不小。但從未來來看,隨著人工智慧的快速賦能、大模型的應用,仍然會有大量機會湧現。
多模態大模型的應用也是大家討論比較多的,就是高階智駕、自主移動、低空等等。我們今年還投了新一代機器人的公司,因為無人駕駛領域的這些技術能力未來會平移到其它領域,特別是機器人、無人機等等,能力會外溢,特別是在決策和控制層面都有相通的地方。
作為產業結構,我們要實現雙向賦能,能夠對行業產業鏈的變化多方面進行資源的連結、資本的推動,助力產業鏈的發展和推進。
北汽產投作為汽車產業投資公司,擁有十幾年的經驗和高度堅持。回頭來看,做投資是一個很難的事情,但堅持非常重要。我們十二年來堅持一個領域,堅持意味著價值創造,堅持意味著持續的價值輸入輸出,堅持意味著團隊更多的觀念發生變化和價值的逐步積累。希望作為產業投資機構,今後能夠有更多的合作夥伴一起進行價值創造,推動產業的發展。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