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土匪不敢劫「八百里加急」?土匪:你睜大眼看看他腰上的東西

2023-12-11     吳忠強

原標題:為何土匪不敢劫「八百里加急」?土匪:你睜大眼看看他腰上的東西

相信大家在看古裝劇的時候,經常會看到一幕,就是皇上正在和大臣商議事情,這時候忽然外面有人進來,喊:報皇上,大事不好,哪裡傳來了戰亂,而這個進來稟報皇上的人通常是累的半死。說到這裡,大家都知道這種消息通常是非常緊急的,而古代最緊急的事情要傳到京城裡來都是八百里加急,那麼到底什麼是八百里加急呢?

首先在這裡給大家說一點,現在的一里是500米,不過古代的一里是415米,還是有點差別的。古代傳送東西有專門的中轉站,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驛站,一般每隔20里就有一個驛站,間隔還是比較短的。由於古代的交通是非常不方便,所以傳送什麼消息通常要10天半個月的,但是有一些消息是非常的緊急,要以最快的速度傳送,所以就有了八百里加急。

古代傳送公文一般是馬上飛遞,凡是標上這四個字,是明確規定速度不能少於每天300里,而如果一些更緊急的東西,會增加到每天500里,600里,而800里就是極限了,超過800里,不要說馬受不了,人也會受不了的。不過這裡大家可能有一個誤區,就是這個馬並不是千里馬,一是因為千里馬很少,二是千里馬也不可能一天不休息,所以都是用很多匹快馬接力,如果一個馬體力不行了,就趕緊換下一匹馬,並不是只用一匹馬。

這時候驛站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因為驛站要提前準備好馬和物資,要做好接力的準備,不能有一絲的耽擱。在古代也是有不少的詩人描寫過這種景象,比如說唐朝岑參曾寫過:「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流星。平明發咸陽,暮及隴山頭」。當時唐朝的安祿山叛變時,安祿山發動叛變的地點是范陽,距離華清宮是三千里,而唐玄宗是在第六天的時候知道了這個消息,也就是說當時的馬是一天跑500里,也是非常快了。

不過古代運輸東西有一個很致命的缺點,就是不安全,容易遇到土匪。比如說宋朝的時候,公孫勝等人就是截了生辰綱,所以被逼無路,上了梁山。古代的土匪是不少的截東西,成功率還是比較高的,但是凡事八百里加急的東西,他們是想都不敢想。其實說白了就一個原因,就是他們不敢,古代負責八百里加急的人,他們的身上都有黃色的旗子。可以說這個黃色的旗子就相當於皇上給的通行證,全國通用,凡是有攔截的,格殺勿論。

你凡是敢動八百里加急的案件,不管你逃到哪裡去,朝廷都不會放過你,而且一定是重罪,連家人都會受牽連。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些土匪也知道有一些消息是關乎到國家的安危,一旦國家沒了,他們肯定是要倒霉的,所以很多土匪還是有國家大義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6d1fcfcc62eedb96f866a0dafa9e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