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勤部政委回鄉探親,鄉親請他安排工作,政委說:我兒子也是農民

2023-11-11     吳忠強

原標題:後勤部政委回鄉探親,鄉親請他安排工作,政委說:我兒子也是農民

1950年春,山東軍區後勤部政委回鄉探親,回到了離別20多年的家鄉。鄉親們熱烈歡迎,政委感覺很榮幸,對鄉親們噓寒問暖。突然,一個鄉親悄悄找來,請政委幫他兒子安排工作,政委直言:「我兒子還當農民呢!」

這位一生清正廉潔的後勤名將,名叫彭顯倫,為廣東南雄人。彭顯倫在讀書期間,接受了革命思想的影響,開始投身學生運動。在31歲時,彭顯倫光榮入黨。一年後,彭顯倫發起了「南雄農民暴動」,給國民黨反動派沉重一擊。

因為遭到國民黨反動派重兵「圍剿」,起義遭遇失敗,彭顯倫被迫告別親人,離開了家鄉南雄。到了1930年,已經35歲的彭顯倫,正式參加了紅4軍。這個年紀,在紅軍中已經算「大齡」了,上級分配彭顯倫擔任部隊後勤工作。

在蘇區反「圍剿」中,彭顯倫一方面率部積極籌集軍需物資,一方面率部搶救傷員,做出了巨大貢獻。在第4次反「圍剿」中,彭顯倫在戰場拼殺的過程中,嚴重負傷。因為當時缺醫少藥,雖然彭顯倫傷口漸漸痊癒,卻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

他患上了肺結核,身體每況愈下,已經無法正常工作,只得去往後方休養。首長關心愛將,每個月給他分配了兩隻雞,還有一些雞蛋、白糖,讓他好好補充營養。面對蘇區艱難的對敵環境,彭顯倫堅決不肯接受,說:「我不能搞特殊,要和同志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就這樣彭顯倫參加了歷次反「圍剿」,以後勤幹部的身份,跟隨部隊走過漫漫長征路。全面抗戰時期,彭顯倫歷任115師供給部政委、山東軍區供給部政委等重要職務,立下不朽功勳。1941年,日軍糾集數萬兵力,對魯南抗日根據地發動了大「掃蕩」。

八路軍積極轉移群眾,和日偽軍展開了堅決鬥爭,反「掃蕩」戰鬥進行了數月。彭顯倫身為供給部幹部,率領十幾位有志青年,背著八路軍的錢款突圍。戰鬥進行得激烈極了,彭顯倫多次同敵人大部隊遭遇,他們身上多處負傷,堅決保證了組織的錢款沒有損失。

在陝北時,彭顯倫得到組織分配的一件厚棉衣,這件衣服他一直穿到1944年。棉衣破了洞,他就自己親自動手打補丁,一直打了21個。到了棉衣實在不能穿了,他就把棉衣拆了,自己給自己做鞋子,踐行著艱苦樸素、清正廉潔的革命傳統。

到了新中國成立後,彭顯倫已經擔任了山東軍區後勤部政委,負責山東軍區的後勤保障工作。此時,將軍已經離鄉20多年,對家鄉魂牽夢縈。可是他的工作太繁重,並不能抽出時間回鄉。1950年春,彭顯倫得到上級批准,返回家鄉探親。

鄉親們聽說將軍「衣錦還鄉」,特意來到村口迎接,其中就有彭顯倫的親人。彭顯倫輕車簡從回到大塘鎮上朔村,看到鄉親們一張張笑臉,立馬讓司機停車。他快步下車,和鄉親們緊緊握手,噓寒問暖。

彭顯倫回到祖屋參觀,有一位少時的同鄉好友悄悄找來,他要同將軍單獨談話。好友悄悄對彭顯倫說:「顯倫兄弟,你當了大官,能不能給我兒子安排個工作。」彭顯倫聽到這位老鄉這樣說,直接回答:「我是國家的幹部,組織是有紀律的,我不能幫人走後門。大家只要好好乾,就能富裕起來,我兒子還在當農民呢!」

老鄉聽到將軍的話,自覺慚愧,連忙道歉離開了。彭顯倫一生有兩任夫人,第一任夫人名叫葉撿妹,是彭顯倫的結髮夫人,兩人育有一子彭嗣勤。在彭顯倫離開家鄉後,白狗子捲土重來,開始搜捕紅軍家屬。

葉撿妹帶著兒子逃了出去,等風聲過去了,才重返了家鄉。彭嗣勤就在家鄉結婚生子,當了普普通通的農民,一生勤勤懇懇的勞動。彭顯倫的第二任夫人名叫劉曦,兩人第一次見面是在1941年,此時彭顯倫已經46歲。

彭顯倫跟隨主力紅軍轉移後,就聽聞噩耗(假消息),他的夫人葉撿妹和兒子已經被反動派殺害。彭顯倫傷心欲絕,決定為夫人守節,幾年都沒有結婚。直到1941年春,經戰友介紹認識了劉曦,這位痴情的將軍才再婚了。

1958年,因為戰爭年代留下的傷病,加上彭顯倫長期積勞成疾,因肺結核病逝,年僅63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d6159de41e49f1779cea1d85ab44c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