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菜自從端上外國人的餐桌就成為令很多外國人驚訝的食物,不是中國菜味道不好,而是味道出奇的好,老外們被中餐豐富的口味和種類折服了。
像早期中國菜第一次來到英國是在1840年左右,當時的船員在港口的碼頭上烹飪中國菜,食物的香味吸引了過路的西方人排隊購買,第一批在海外蓋著帆布篷開中餐廳的中國人就誕生了,原因無他,中國菜太好吃了。
又比如中國菜在美國的早期發展,當時中國菜在海外完全是當地中國人思念家鄉的食物,後來發現西方人從未品嘗過這些食物,並且還喜歡這樣的食物,於是在美國開中餐廳也成為中國人的一種生存方式。
那麼中餐在國外有多受歡迎?我們可以看看這些案例,以英國為例,他們吃了幾十年的印度咖喱雞,但是自從中餐外賣在英國興起後,印度咖喱雞的銷量一落千丈;在以「西餐之母」的羅馬這裡的中餐廳上個世紀也達到了頂峰,導致很多傳統西餐廳關門,甚至學習如何製作中餐;在美國中餐廳的數量已經突破五萬家,比肯德基麥當勞門店的總和還要多。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世界上最容易找到的食物就是中國菜了,不僅因為中國人遍布世界各地,也因為中國菜的確口味很好,種類還很豐富。就像有西方人說道的那樣:「中國食物的種類比整個歐洲大陸食物的總和還要多」「從沙漠到海洋,只要有人出現的地方就有中餐館」。
但是也就有一個奇怪的現象誕生了,一些西方人吃了我們的食物還想砸了我們的鍋,他們誕生了一個新的話題「中國菜不健康」。在國外最大的問答論壇quora(美版知乎)就有一個西方人熱議的話題:為什麼中餐不健康?
首先,在國外的中國菜會為了迎合西方人的口味烹飪食物,美式中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趣的是我們不會認為美式中餐很好吃但很多西方人很喜歡。就拿一道在美式中餐里非常出名的左宗棠雞來說,曾經就有老外說道:一天不吃渾身難受。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美式中餐是針對西方人口味烹飪的中國菜,很多時候也是西方人要求在國外中餐廳這樣做的。如果說中國菜不健康,那也是他們要求中餐館烹飪的中餐不健康,即美式中餐。
曾經也有在國外開中餐廳的中國餐廳老闆說道:開始我們也嘗試烹飪一些傳統的中國菜,但是後來我們發現當地人更喜歡油膩,酸甜的中國食物。我們的餐廳又不是藝術品商店,只能烹飪我們認為垃圾但當地人喜歡的食物。
再者,那些吃我們飯還想砸我們鍋的西方人,很有可能出於嫉妒,所以「製造」了一個「中國菜不健康」的話題。這樣的例子已經很多了,比如曾經在國外非常出名的事件「中餐館綜合症」,在很大程度上出於嫉妒。
中國菜在國外很火的原因除了豐富,味道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廉價,這就難免使他們的西方同行嫉妒。在「中餐館綜合症」事件中,就因為廉價的中餐讓一些傳統西餐廳利益受損,他們製造了這個話題,而這些話題也迎合了西方媒體的口味,於是大加報道,導致很多不明真相的西方人至今質疑中國菜不健康,但事實上味精的成分谷氨酸鈉天然存在於很多食物中,也證明多讀書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