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通常在陽曆4月5日左右。清明是我國重要的祭祀節日,每到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會以不同的形式緬懷先人。同時,這一天還有踏青等風俗習慣。
清明,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事項,還要把養生也撿起來。清明時節如何養生?清明養生小報已抵達,請接收~
一、清明三候
清明三候:初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鵪,牡丹華;三候,虹始見。
意思是說,清明節氣之後五日,陽氣逐漸升發,白桐花開始綻放;再五日,田野里地下的田鼠像鵪鶉似的,開始在田地里奔競覓食,牡丹花也開始開放;又五日,雨後的天空則常常可以見到彩虹,這是因為陰陽之氣交會,陽光從薄薄的雲層或雨霧中穿出而形成的。
二、清明養生
1.起居養生
(1)春捂不能停:民間有一條保健諺語「春捂秋凍」,這是為適應頻繁的冷暖變化與較強的風力及應適早晚與室內外的溫差而總結出的規律。清明節氣期間,氣溫升降無常,晴雨不定,建議大家不要過早地脫掉棉衣,至少是在外出的時候,攜帶一件厚衣服,以備不時之需。
(2)十點之後再鍛鍊:對於春天來講,一些人會選擇起早鍛鍊身體,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因為春天的早晨過於冷,如果想鍛鍊的話,可以選擇在早晨的十點和下午的四點左右。注意,應該選擇輕柔和緩的運動項目,比如快走、慢跑、散步等,不要進行激烈運動,否則會使經過冬天嚴酷氣候而變得脆弱的器官更容易受損。
(3)預防過敏正當時:春天,萬物復甦,走出戶外有柳絮或者是其他的花粉等,容易過敏的朋友在外出時可以選擇戴口罩,或者是儘量減少外出的次數,從而避免過敏症的發生。每天開窗通風30分鐘以保持室內空氣品質,不要盲目依賴薰香、空氣過濾器等。
2.調攝情志養生
調節情緒常踏青:清明節有著雙重的意義,既是一個生機盎然的節氣,又是踏青掃墓、追悼先人、悲痛傷感的祭祀節日。在追悼先人的同時,更要關注自己的健康。在此期間,出門踏踏青、放放風箏可以調節情緒,避免負面情緒扼制「生機」。
3.導引養生——清明開弓射箭式
開弓射箭式,此式導引,上肢左右對拉,形如開弓射箭,而弓上之箭是開弓之勢所產生的內勁,其內勁、內氣如箭一般蓄勢待發。此式兩手分為弓手和箭手,弓手為虎爪,箭手成掌,兩掌一屈一伸、兩臂一收一回,而與體內氣機的開合相應。開弓射箭的左右交替練習,同時扭腰的動作,可以使帶脈鬆開,肝氣得以條達。
動作剛柔相濟、左右對稱、上下兼顧,屈伸、鬆緊、消聳、轉側等動作環環相扣、勢勢相連,藉此發揮引導、調控、促進體內氣血循經運行,使氣血暢旺,從而達到疏肝利膽、調肝養肺的目的。
清明養生學起來,健康相伴每一天~
想不想知道不同體質、時辰以及其他節氣的養生方法呢?那麼,這本書可千萬不要錯過喲~
本書主要介紹中醫最基本的養生知識,既有陰陽五行、氣血津液、經絡等基礎理論的講解,又有天人合一等思想精髓的介紹,同時對不同體質、時辰、節氣養生的要點也做了詳細講述,還選擇了幾種簡單易行、效果顯著的鍛鍊方法,體系完備,要點突出,對各種各樣希望通過養生來促進健康的人群具有較大參考價值。通過閱讀此書,能對中醫養生有一個大致了解,增強對各種虛假養生信息的鑑別力,選擇正確的養生方式,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中醫教你學養生》(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李燦東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推薦發表,封面圖片及文中插圖源於攝圖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不當,請聯繫刪除。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hKpTHEBfwtFQPkdaLb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