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病從口入」,對還在吃奶的寶寶,尤其是3個月以下的小寶寶更是如此。像奶瓶這種天天往嘴裡送的東西,一定要注意衛生。清洗奶瓶看似簡單,但其中的細節與技巧可不少。下面這3種錯誤的清洗奶瓶方法,只會讓奶瓶越洗越髒。
三種錯誤的清洗奶瓶方式
第一種:直接用清水沖一下
寶寶一天要吃好幾次奶,有些家長圖省事平時只簡單的用清水沖洗一下,隔一段時間才會對奶瓶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但其實母乳和配方奶的營養很豐富,尤其富含油脂等成分,而這些成分用清水是無法徹底洗掉的,殘留的油脂成分與空氣接觸後容易被污染而變質。有些奶瓶用後,沒有及時清洗而生了黑色霉斑,如果腸胃發育尚不健全的寶寶使用了這種帶菌的奶瓶,很容易會上吐下瀉。
建議每次寶寶吃完奶後,家長都要用刷子仔細刷一下奶瓶,或者用奶瓶清潔劑來清洗,特別要注意奶嘴和瓶口的螺紋處等比較容易藏污垢的地方。
第二種:在開水裡燙燙就是消毒
開水燙其實起不到消毒作用。儘管開水的溫度能夠達到100度,對於大多數細菌來說這個溫度已經很高了,但是因為開水燙的過程太短了,開水來不及殺死細菌,溫度已經被降低了。
正確的方法是將奶瓶放在沸水中煮,玻璃奶瓶要和冷水一起煮,以防變形或爆裂,水開後再煮5分鐘左右;塑料奶瓶的話等水開了再放下去,煮3分鐘左右左右。一般可以達到比較好的消毒效果。涼了以後注意把奶瓶撈出來,將留在瓶身內的水徹底倒凈,之後倒扣瀝干。
第三種:洗完就蓋蓋子,奶瓶有水分
不少家長在給寶寶清洗完奶瓶後就直接把奶瓶蓋擰上了,他們往往都忽略了一個關鍵步驟,那就是將奶瓶晾乾。要知道細菌最容易在潮濕的環境下繁殖起來了,若奶瓶中有殘留的水分,很容易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所以說,洗完奶瓶後最好用棉柔巾將奶瓶里的水擦乾或是甩一下裡面的水,然後晾乾或烘乾。
想要徹底給奶瓶消毒建議家長選用一套專門消毒奶瓶用的消毒鍋、夾子、收納盒,在用開水煮沸後夾起並放入收納盒裡,保持乾淨。
清洗奶瓶的正確步驟
Step1:將奶瓶、奶嘴、套環等完全拆卸,逐一清洗。
Step2:用溫水浸泡奶嘴10min,使奶垢充分浸軟、溶解。
Step3:用奶瓶刷沾清洗液擦洗奶瓶,除此之外也別忽視對奶嘴的清潔。清洗奶嘴時,可以用針或者牙籤捅一捅奶嘴的吸孔,然後用奶嘴刷清洗乾淨。
Step4:用清水沖洗乾淨,放入消毒鍋或開水浸燙消毒,晾乾。
奶瓶應該多久進行一次消毒?
奶瓶消毒的時間,建議剛出生的孩子,每次使用奶瓶都要消毒。半歲前小寶寶每3天可以消毒一次。消毒頻率不能太高,否則不利於孩子的腸胃建立正常的菌群。如果孩子過了半歲,可以一個周消毒一次,看自己的實際情況。
媽媽們可以拉長奶瓶的消毒時間,但是千萬不要不去消毒,因為奶瓶和嘴巴接觸的時間很多,如果奶瓶消毒不徹底,孩子肯定會生病。
來源:媽咪寶貝傳媒
凡本號註明「來源:媽咪寶貝傳媒」的所有作品,均為我方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我方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我方授權使用的作品的,應在協議授權範圍內使用並署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我方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添加微信號xichuhui,加入媽咪寶貝成長大家庭,和寶爸寶媽一起交流,還有不定時福利大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