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綠色出行的倡導下,健步已然成為全民運動。很多商家從中嗅到商機。漸漸地,健步類APP成人們手機中「長住客」。
然後,當這些APP搭上金融,甚至是「區塊鏈」的概念,就衍生出一場騙局。甚至,有的受害者並不知,區塊鏈究竟是什麼?
走路失足掉「陷阱」
近期,有大量投訴人在21CN聚投訴上反映稱,亦跑APP靠走路步數換取「花豆」,且打著「區塊鏈」名義炒作花豆價格,可至年底,其藉故關閉系統,最終公司申請註銷,人去樓空。
據柒財經旗下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統計,投訴人損失均已上萬,甚至個別的投入的資金達10萬元以上。針對此情況,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採訪其中一位投訴人小張(化名)。
據小張(化名)反映,其是通過別人介紹做的亦跑項目,核心的任務就是收集「花豆」,「花豆」達到一定量後,即可升級做更高任務。
具體而言,拿到這個「花豆」方式,一是靠走路。「剛加入的時候,每天走4000步,平台一個月送11個花豆。」小張表示,另一個方式,就在亦跑APP內交易平台上買。
到手「花豆」可以在平台內商城兌換東西,也可以升級,然後產更多的「花豆」,再拿平台上賣。據小張介紹,之前在亦跑上,「花豆」標價在每個0.5美元至1.5美元。
在平台之外,還有「黑市」,每一個「花豆」賣15元(人民幣)。「我感覺這裡是託兒在,為了就是炒高價格。」小張直言道。
後來,陸陸續續地,就有人開始收「花豆」,小張前前後後投了2.5萬左右。直到去年10月,「花豆突然間掉到幾毛錢,後來就掉到1毛錢一個」。
亦跑方面就向小張這些用戶表示,是在維護。而在維護這幾個月中,像小張這類「高級玩家」原先一天可以產上百個「花豆」,後來每天就產幾個。
「一個花豆一毛錢,根本沒有人要。」小張提到,到了春節,亦跑就把APP停掉了,用戶也打不開,偶爾時候還會發個公告。「現在就直接發公告,說要清算、註銷。」
小張等人發現,形勢不對,就組織人去了公司,結果發現已經沒有人。據小張向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表示,他所在微信群里,同樣受害達到100多人。「另一個群里有400多號人。」
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從微博社交平台上了解到,亦跑不光可以交易「花豆」,還可以通過推廣獲得獎勵。
如推廣5個人實名認證,手續費從50%降到25%。一星達人:直推25人,團隊活躍度2000,月分紅1萬餘元。另外,有用戶表示,入駐商城要花費2000元。
區塊鏈產業園裡的「騙子」公司
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注意到,亦跑在社交平台上對外宣稱,其基於區塊鏈技術,本著「你的每一個步數都算數」理念,打造全新的「區塊鏈+新零售」生態。
時到如今,回頭再來看,這看似高大上的宣傳,但最終卻讓用戶損失上萬元。 「我們對區塊鏈是什麼並不清楚,就知道花豆就是積分,走路產生花豆,不夠就在市場上收購。」小張稱。
天眼查顯示,亦跑APP運營主體為長沙亦跑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300萬元,2019年10月22日,法定代表人由譚磊變更為劉俊傑。
值得一提的是,在微博上,一條「亦跑科技入駐國家級區塊鏈產業園的通知」消息顯示,亦跑於2019年4月18日正式獲得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塊鏈產業園頒發的營業執照。
據天眼查,亦跑註冊地址為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星沙產業基地藍田北路1號星沙區塊鏈產業園401號。相關報道顯示,星沙區塊鏈產業園於2018年8月成立。
監管:防範以「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
據了解,健步類的APP出事的,不止亦跑。事實上,早有前車之鑑。
2019年10月,「讓汗水不白流」的趣步APP因涉嫌傳銷、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違法行為被湖南省長沙市工商部門立案調查。
大體上,趣步的套路與亦跑如出一轍,具體而言,通過運動步數累計獲得「糖果」。 若想要更多「糖果」,用戶需要增加活躍度,即拉新人加入。
另外,趣步同樣是搭上區塊鏈的噱頭,。糖果」可以兌換成一種名為GHT(桂花糖)的「糖果」,GHT為浮動價格,用戶可以通過買賣變現。
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了解到,早在2018年8月,銀保監會曾發布《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下稱《風險提示》)。
《風險提示》提到,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
而這些行為具有特徵包括網絡化、跨境化明顯;欺騙性、誘惑性、隱蔽性較強(利用熱點概念炒作);存在多種違法風險(以「靜態收益」(炒幣升值獲利)和「動態收益」(發展下線獲利)為誘餌)。
除此之外,近日,北京銀保監局發文提示,在疫情期間,謹防利用「區塊鏈」概念進行詐騙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