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一線的金融人和事:先行者的「先行」,實幹派的「實幹」

面對疫情,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疫情依舊是大家近期關注的焦點。數據顯示,截至2月13日15時,全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59885例,累計死亡病例1368例,累計治癒出院5960例,現有疑似病例16067例。

形勢日益嚴峻的當下,防疫成為一場全民活動。對於金融行業而言,也好不例外。無論是個人,還是從業機構,都再面臨著疫情帶來的考驗。如何滿足需求?又如何降低風險?

一、減少接觸,就是對所有人負責

1月14日,在武漢一家銀行工作的王陽(化名)從武漢飛往北京。根據工作要求,這是他在春節前最後一次出差。期間,王陽約了幾位朋友小聚,隨後返回武漢。

此後的幾天內,湖北新型肺炎患者確診數量翻番,由1月18日的62例,增至1月19日的198例。1月20日,湖北確診總量198,外省市出現確診病例。同日,鍾南山院士確認病毒存在「人傳人」情況。

與王陽聚會的朋友在共同的微信群里炸開了鍋,潛伏期未過,朋友叮囑他注意身體,每天量體溫。儘管還不清楚新型肺炎帶來的影響,但還是不免擔心,「我們只接觸了你一個來自武漢的人,你好我們才能好。」

消息傳出後,武漢地區部分民眾有所警覺,口罩、消毒液等日常防護產品購買難度加大,但武漢地區的公共運輸等尚處於通行狀態。處在疫區中心的王陽心有戚戚,但還是放心不下獨自留在天門老家的父親。

1月21日,王陽獨自驅車前往天門,接父親至武漢家中團年。天門是湖北省省轄市,距離武漢約160公里。王陽達到天門時,第一感覺是當地民眾仍未引起重視,當地鄉鎮很多從武漢返回的車、人並未採取任何防護措施,可能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返回武漢的途中,王陽在天門一家肯德基購買了2份晚餐,因為擔心人多存在感染風險,王陽帶著食物匆匆返回車內。畢竟,彼時那家人滿為患的肯德基餐廳內,除了王陽,幾乎沒有人戴著口罩。

1月23日,湖北省確診總量444例。作為疫情流行城市,武漢市於當日深夜宣布將自1月24日上午10時起暫時關閉出城通道,城內公共運輸停止運營。此後,鄂州、黃岡等地也很快關閉了出城通道。

從1月24日起,湖北省荊門、咸寧、黃石、恩施、孝感、宜昌、隨州與十堰等市也紛紛宣布「封城」舉措,不同程度上暫停了城市管轄範圍內的鐵路、高速與普通公路交通,特別暫停了市域管轄範圍內公交、長途客運等公共運輸。

而王陽所在的銀行,在1月31日向一線醫療機構捐贈500萬元急需醫療物資,王陽作為負責人之一,在當日跨過半個武漢,到場確認了捐贈。在王陽看來,面對疫情,醫療物資比什麼都重要。

除了與病毒做對抗,普通人的金融服務需求也不可忽視。根據央行要求,各類金融機構及金融基礎設施相關機構,自2月3日起正常上班,結合疫情情況,實行彈性工作制。

王陽表示,公司員工已經按時開始了遠程辦公,線下網點因為疫情尚未營業,「確診一例,整個大樓都會被封閉,在此情況下,減少人員接觸,是對所有人負責。」

不過,基於公司特性,王陽指出,公司目前遠程辦公與平時別無太多差別。目前,客戶通過銀行手機APP,基本可以獲得完整的金融服務。針對疫區情況,公司也有諸多政策為一線人員提供金融幫助。

此外,不同於信用貸款的風控流程,諸多小微企業需要銀行工作人員親到實地考核。對此,王陽介紹,春節前公司營業部工作人員會進行實地考察,隨著疫情擴散,目前只通過電話接觸。由於缺乏現金流,小微企業處境艱難。

時至今日,與王陽聚會的朋友已經脫離潛伏期。王陽則因為在一線必要的出門,對自己每次出門的時間進行詳細記錄,仍處於對自身的密切防護中。

二、堅守崗位,滿足不同年齡段需求

與王陽有所不同的是,李雪(化名)為一家傳統銀行業務員,其所在的銀行網點,位於安徽省安慶市。不同於王陽所在的銀行,李雪所在的銀行是一家農商行(農信社),「大年初一都開門營業」。

據李雪回憶,在湖北省感染肺炎人數迅猛增加時,當地民眾起初並未引起重視。1月23日,在網上關於新型肺炎的消息鋪天蓋地而來,李雪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開始與同事們自發戴口罩上班。

就在1天後,1月24日,李雪所在的銀行總行開始提倡員工注意防範,戴口罩。而這時口罩也已經是熱門的搶手貨了。1月25日,總行開始給員工發放口罩。

春節前也是銀行工作的忙碌期,而李雪所在的網點年前客戶一直很多,戴口罩的人卻寥寥無幾。就在幾日之間,李雪注意到,戴口罩來銀行辦理業務的人所有增加,年後基本上便都戴上了口罩。

作為正式營業的公共場合,銀行對於衛生安全也格外需要重視。李雪稱,其所在的銀行,自1月26日開始,每天會對大廳、對台、自助機器等進行定點消毒,通過防控宣傳圖冊等普及防控小知識,並在在營業網點張貼倡議書,提醒客戶做好自身防護工作。

同時,銀行所有員工佩戴口罩上崗,進入銀行的人員均需要測量體溫。「客戶不佩戴口罩都是謝絕進入的,或者給他們發一個口罩再進來。」

基於與湖北相鄰的地緣情況,安徽也是較早投入防疫的省市之一,尤其是與湖北直接接壤的地方。

據李雪介紹,其所在縣城包括每個鄉鎮政府部門均有進行宣傳,讓群眾注意防疫且儘量不要出門。不同縣市均有不同程度的交通管制,還會設置人工卡口測體溫。

儘管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李雪與同事等依舊輪值在崗。李雪表示,現在到銀行來辦業務的人相較從前減少了很多,來辦理業務的也多為中老年人。「這部分人群通過手機操作相關業務操作有一定難度,而這也是我們堅持在崗的意義。」

不僅如此,對於來到網點辦理業務但沒有做好防護工作的人員,李雪及同事也會對其進行善意的提醒。有人對此不以為然,而更多的,是對這份善意表示感謝。

三、自我清潔,一刻也不能放鬆

「回趟家開車只要20分鐘,但是我已經半個月沒有回家了,」張蕾(化名)是湖北一名基層公務員,其所在地距離武漢也僅約180公里。1月22日,張蕾收到可能要因疫情返崗的消息。兩天後,張蕾匆匆與家人吃完年夜飯,投入到防疫工作中。

相較於城市裡的緊張氣氛,鄉鎮人員對疫情的警惕性明顯不足。張蕾的工作是數據統計,主要包括返鄉人員情況、發熱人員數量等,在統計過程中,對相關人員進行勸說往往是工作的第一步。

張蕾表示,春節前是返鄉的密集期,但統計工作開始時,人員流動已經開始。從何處回、何時回,謊報的人也不在少數。

更重要的是,在疏散聚集人員方面,當地居民也並不配合。「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媽們,不願意戴口罩,聚集在一起打牌、聊天。」張蕾無奈的說,「大爺大媽們說的最多的,就是活到了一把年紀,生死有命。」

大爺們很豁達,是因為不知道病毒的殺傷力。1月25日,張蕾所在的小鎮關停了所有公共場合,僅留下一個超市和市場,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並每日對2處進行消毒。

1月26日,當地封閉村道兩百餘條,張蕾一次次進行入戶登記,並對居民進行勸說。「每天的工作比較重複,但是實在不敢掉以輕心。」

張蕾所在的單位,原本是有食堂為員工供應餐食的。年前放假後,廚師返家未歸。因此,春節期間,單位統一為大家購置盒飯、泡麵等解決員工餐飲問題。但由於情況特殊,物資緊張,食物的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而在張蕾的家庭群中,每當家人對疫情進行討論時,總會有人細細叮囑她,「千萬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與張蕾情況相似的還有趙強(化名),趙強負責的是武漢周邊一個小城市的農貿市場。春節期間,菜市場無疑是人員流動最為密集的地方,再加上各類家禽的宰殺售賣,進一步加大了風險隱患。

特殊時期,對於公共區域的監控一刻也不能放鬆。作為家中唯一一個必須每天出門的人,趙強每天進家門前都要用消毒酒精對自己進行清潔,然後是手機、鑰匙等。而其妻子年前因疫情被隔離在外地,除了趙強外,家中只剩下其2個女兒。

隨著疫情的進一步加重,害怕將病毒帶回家的趙強將小女兒送到了外婆家,年紀稍長的大女兒則執意留在家中,幫助趙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結語

疫情當前,人人都成為防疫的責任人。普通人通過自我隔離、出門戴口罩等方式對自己也對社會大眾負責;醫護人員奮戰在一線救治病人;政府基層員工、警察等貼近群眾,守護民眾安全……

更有銀行員工放棄了度假計劃,在境外採購到大批量符合醫用標準的一次性醫用口罩和護目鏡,基本憑一己之力完成了2萬隻口罩、2百個護目鏡的採購、過關、保管、運送、郵寄所有工作。

而除了這些人群外,深入疫區的新聞記者也將個人安危放置腦後,確保第一時間將疫情的最新情況報道出來,讓大眾了解最真實的疫情情況。有的媒體記者因春節返鄉被隔離在家,但也通過自身資源,聯繫醫療物資等。

在金融服務方面,銀行網點也是人員比較密集的公眾場所,屬於高危地區。據公開信息,已有銀行大堂經理為新型冠狀病毒原學檢測陽性,被收診和隔離醫學觀察。目前,當地急尋與相關病例密切接觸者。

面對疫情,沒有人能置身事外。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成分,各金融機構、相關人員以及金融科技類企業,也在用自身的力量為疫情做貢獻。除了捐贈資源外,用技術賦能也已成為常態。由線下轉向線上,由集中轉為分布式,都離不開科技的有力支撐。(文 / 何瑜)

來源: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

聲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註明出處。

中心出品必屬精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NiSSHABgx9BqZZIyZg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