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是女兒為啥還留著?」入院待產第一天,被臨床家屬刷新三觀

2020-08-01     貝貝豆育兒課堂

原標題:「明知是女兒為啥還留著?」入院待產第一天,被臨床家屬刷新三觀

「本文原創/貝貝豆育兒課堂(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閨蜜青青到預產期了,本來想去省內最好的醫院待產,奈何沒有床位,連走廊里的床位都沒有,退而求其次,只好回了縣裡的一個婦嬰醫院

入院第一天,醫療條件硬體設備略顯簡陋,已經讓青青心涼了半截,可更讓她難以置信、刷新三觀的事情還在後邊。

臨床陪產的婆婆,閒聊時笑呵呵地問她:「知道是男孩還是女孩子嗎?

青青高興地分享道:「是個女孩!做四維的時候還挺漂亮的。」

對方明顯一愣,臉上儘是難以置信的表情,反問道:明明知是女兒,為啥還留著呀?

那位婆婆,自顧自地接著說道:「我跟你說呀,女孩以後都是別人家的,啥用沒有,還得是兒子,我兒媳婦第一胎是男孩,我們還想再要一個兒子,之前有過一個女孩,我沒讓要,這回是男孩才留下的。」

說完後,還用略帶輕蔑地眼神看了眼青青,仿佛懷個女孩就像低人一等似的。

青青是個暴脾氣 ,馬上就懟回去:

「你怎麼這麼說話呢,我們家就喜歡女孩,礙著你了啊?你這麼喜歡兒子,咋不讓你兒子和男的結婚,娶個女的幹啥。」

老太太一下子不說話了。

為什麼會出現「重男輕女」?而如今的「加害者」大多有曾是「受害者」

生活中,不少人都有過和青青類似的經歷,不難發現,在這些故事中,被「重男輕女」的思想裹挾著,做出實際行為的大多是女性。

那究竟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曾經的「受害者」,會變成今天的「加害者」呢?

  • 受周圍環境所影響

很多女性從小生活在一個重男輕女的環境里,周圍的人都覺得女人必須生個兒子,那麼在她的認知中,會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有的地區甚至有極端的做法

兩個人只舉辦婚禮,不領結婚證、先生孩子,直到女方生齣兒子為止,才得到家裡的認可和接納,去補辦結婚證。

生了男孩的人,會自覺有地位了、腰杆硬了後,就有資格去指點沒有生男孩的女性,把自己曾經受到的不公,通過這種方式轉移出去。

  • 受傳統利益分配方式所影響

在上千年的傳統里,男孩擁有繼承家裡的財產的權利,和贍養父母的義務,也就是老話說的:「養兒防老」;女孩則被要求的是:出嫁從夫,不只是聽丈夫的,而是要以夫家為主。

特別是古代,如果沒有繼承人,家裡的財產就要被收回到家族裡,女兒沒有繼承的權利,現今也是,大多數女性如果結婚後,過於照顧娘家,會被婆家所不喜。

出於付出和回報來說,大部分家庭更傾向於生個兒子,如果沒有兒子就會認為老無所依。

  • 受自身經歷所影響

有的女性吃了很多沒有兒子的苦,譬如:被婆家打罵、被周圍人鄙視、更有來自丈夫的指責。

自己意識到,這個社會對女性更為苛刻,女子生活不易,怕生女兒後,女兒再經歷一遍自己的苦,所以更希望有個兒子。

  • 受對家庭穩定所影響

以前的女性大多沒有職業和經濟收入,一輩子的目標就是找個好人家嫁了,結婚後退居於家庭之中,相夫教子。

男性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從商、從政、從學、從農,並可以在相應的領域內取得成就,更是對一個家庭起到支撐作用,是家裡的主要收入來源。

出於對家庭穩定以及發展的角度看,男孩更受到青睞。

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進入職場、自我意識的覺醒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女性的社會地位越來越高,這種聲音已經弱化很多。

如今有的家庭會期盼生個女兒,認為女兒更貼心。

相信在無數女性的努力下,這個世界重男輕女的事情會越來越少。

PS: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Byjq3MBLq-Ct6CZEdh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