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待U23之後,又要限制U30?其實足協也沒明白怎麼給年輕球員機會

2019-11-24   北京主場

今天,有媒體報道,中國足協將在25日召開投資人會議,對一些聯賽的政策和制度進行補充、完善和調整。在這次會議上,討論的內容包括聯賽擴軍、薪金限制、外援政策、歸化政策等等,其中目前令外界吐槽最多的則是對30歲以上球員的轉會限制。

據了解,此前有關人士提出這個建議的目的是為了給年輕球員更多的機會,避免球隊引進老將擠壓年輕球員的位置。

可以說,足協對於鍛鍊年輕球員一直煞費苦心,從2017年開始推行U23政策,雖然這項政策幾經更改,但都是強行要求一名U23球員首發登場。但最終這項政策變得越來越雞肋,影響了中超的品牌價值,也沒有鍛鍊出什麼有價值的新星。「U24」一下成了他們的職業生涯陌路。

現在,提出U30限制轉會的政策,初衷也是給年輕球員機會,但其實這個建議是「腦子進水」。

的確,很多球隊,尤其是中下游球隊往往喜歡引進或者使用老將,因為老將更有經驗,在保級等關鍵時刻或關鍵比賽中更穩定。比如一支中下游球隊在引進球員時,如果有一名31歲球員和一名24歲球員,大機率會選擇31歲的球員。

但之所以說這項提議是「腦子進水」,就是因為提議者只希望限制球隊引進U30老將,而沒有想到,當U30老將不能流動的時候,他們霸占著球隊位置,本隊年輕球員就更加沒有機會。

所以,這項提議比U23政策還要傻缺。U23政策只是揠苗助長,U30政策則是讓中國足球「絕子絕孫」。

其實,中國足協想要給年輕球員機會,這個初衷是好的,但我們的足球管理部門,不能總用「初衷好」去應對質疑,一項政策的出台,除了初衷好,更應該有效果,而且要把副作用降到最低。



實際上,擠壓年輕球員空間的確實是隊中的老將,但所謂的「老將」並不是以年齡而論,而應該以能力而論。

比如在國安隊中,壓制24歲的中衛張瑀成長的如果是31歲的于大寶和30歲的于洋,那麼假設真的按照目前傳說的「U30」政策的話,于大寶和于洋都不能轉會,那麼張瑀的機會將更少。而如果于大寶真如傳說中所說將回家鄉青島踢球,那麼是不是張瑀的機會就會比現在多一些呢。所以,限制U30轉會,根本不靠譜。

再舉個例子,比如王剛。王剛今年30歲,其實這才算是他的職業生涯最高峰。說起來,像王剛這樣大器晚成的球員也不少。難道因為王剛30歲了,所以明年就要被U30政策限制?要真是那樣,王剛如果今年沒來國安,那是不是他還就無法轉會國安了?那樣不是就讓他沒有了提升的可能。所以,限制U30轉會,根本不靠譜。

再舉第三個例子,比如朴成。朴成今年也30歲了,目前朴成在國安隊中的位置比較尷尬,從能力上來說,比上(打主力)不足,比下(鐵板凳)有餘,他其實介於板凳和替補之間,而他的場上位置和定位,其實跟侯永永正好相似,都是技術型、串聯型的中場,也都是主力和替補之間。如果按照U30政策,那朴成想走還走不了,只能在國安待著,跟侯永永競爭。一種情況是朴成仗著老隊員的資歷,繼續壓制侯永永,另一種則是侯永永備受政策照顧,壓制朴成。那麼請問,同樣是一支球隊的主力和替補之間的球員,損失朴成和損失侯永永,到底哪個更好,誰說得清?

其實,競技體育就是靠能力說話。U30大器晚成者太多了,U30默默無聞者也太多了。一支球隊的新老接替,應該是球隊管理者該考慮的問題。如果這支球隊的老將多,即便今年行,明年也可能就不行了。所以,根本就不需要足協去多加干涉。

實際上,如果說足協真的要給年輕球員機會,應該瞅准目標,擠壓年輕球員的未必是U30,也可能是U29、U28或者U27。

還是比如國安,在邊前衛的位置上,國安梯隊有好多不錯的苗子,比如劉國博、謝龍飛等等,你說擠壓這些U21球員上升的是誰?26歲的胡延強,24歲的巴頓其實都算。

所以,拿年齡一刀切的去限制球員,然後給年輕球員機會,這本身就不符合科學常識。

更好的辦法是對U21以上的年輕球員的報名實行一定限制。打個比方,中超一共就能報名30人,除了4個外援之外,剩下26人,那麼可以要求至少有6個U21,這樣讓更多的U21球員進入到一線隊中,跟隨一線隊南征北戰。在這個過程當中,再尋找可能的機會。

這樣的限制,必然會讓各俱樂部對球隊中的非U21球員進行能力和狀態的末位淘汰。還以國安為例,如果推行這樣的政策,處在被淘汰邊緣的可能就是劉歡、胡延強、呂鵬、姜濤、侯森中的兩三個,

其實,真正阻礙年輕球員成長的,不是30歲的金泰延,也不是27歲的李磊,而是還不到30歲的劉歡。再多說一句來論證這條觀點就是:大家寧可讓徐東東在同恆大的比賽中出現三次失誤被對手打入三球,也不想讓劉歡在這場比賽中出現三次失誤被對手打入三球。因為,徐冬冬現在多一次失誤,未來就少一次失誤。劉歡現在多一次失誤,未來也未必會少一次失誤。

所以,中國足協應該弄明白,限制老球員,不能以年齡一刀切,而是應該讓俱樂部自己優勝劣汰,讓所有已經不是「年輕球員」(至少得U21,U23太老了)的人,要有優勝劣汰的意識,隊里少點混日子的、混資歷的,多點真刀真槍拼的、盡心刻苦練的。

這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