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我們要知道,家長的一些要求

2019-10-24   哆啦A夢育兒

文/哆啦A夢育兒

進入新世紀以來, 隨著社會變革的深入, 教育環境和教育自身發展呈現許多新情況和新變化。新人才觀對教育培養目標產生深刻的影響, 教育將不只為追求學歷和文憑而設, 更重要是要在綜合素質、良好個性和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上有更大作為。為了培養新世紀所需要的人才, 我國正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這教育發生深刻變革的時代, 不僅要求學校和教師進行自我更新和調整, 同時也要求家庭教育模式做出重大革新, 並要求家長具備更高的素質。

新世紀家長教育素質要求

(一)家長的品學素養要求

家庭教育是一種以「素質」培養「素質」、以「靈魂」塑造「靈魂」的過程。 家長作為子女的「第一任教師」, 他對孩子的教育作用主要體現為對孩子施行各種教育輔導和教育訓練、發揮榜樣示範和實現人格薰陶等方面作用。這每一種教育作用能否有效發揮及其發揮的程度取決於家長自身素質的高低。 家長素質水平高, 就能有效指導和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其榜樣的示範力度就越強。 這就意味著家長要參與對子女的素質教育, 首先他自身的素質要優化。 我們把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所需要的自身素養歸類為「品學素養」。 「品」是指人品、品格或者指人格,「學」指學識、見識、文化程度、才藝、技能或專業素養等。 品學素養在家長的教育素質結構中是最基本的或者說是最基礎的素養要求。一般認為家長的 「品學素養」主要應包括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等。 在政治素質方面, 強調家長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應有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方法, 應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在道德素質方面, 強調家長要遵守基本社會道德, 為人處事要嚴以律已, 給子女做出表率。在科學文化素質方面, 強調家長要具備基本的文化程度。但是進入 21世紀以後, 家長僅具備這些素質遠不足以適應家庭教育的需要。 時代發展已對家長「品學素養」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1)21 世紀是政治民主化的時代, 要求家長具備基本政治信仰的同時還要有政治敏感度、參政意識和能力、民主意識、法制意識、人權意識和主體意識。

(2)21世紀是信息網絡化和經濟全球化的全方位開放時代, 家長必須具備信息素養、競爭意識、開放意識、合作素質和交往素質。

(3)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和各行業職業走向專業化時代, 在這樣強調知識創新的時代, 如果家長要對孩子起有效指導作用的話, 家長應具備較高的文化程度, 要有廣博的文化知識修養和廣泛興趣愛好, 要有科學素質、學習素質、創新素質、相關職業專業素質以及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

(4) 21世紀是價值觀多元化的時代, 家長不僅要有基本的社會公德, 而且要對事熱情進取、對人熱心關愛和對社會有高度的責任感, 家長要掌握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流價值觀(或核心價值觀)的內容, 並對孩子能給以價值觀方面的指導, 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5)21 世紀是社會競爭白熱化時代, 這樣的時代需要培養孩子具有良好心理素質, 為此家長首先要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家長良好心理素質包括積極愉快的心境、昂揚振奮的精神、平靜幽默的情緒、豁達開朗的心胸和堅忍不拔的毅力等。

(6)21世紀是生活和環境美化的時代,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藝術素質, 他自身首先要有藝術修養和具備高品味的審美素質, 要能感受美、欣賞美與創造生活美。

(二)家長的教育觀念和教育理論素養要求

家庭教育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 它是一門科學, 也是一門藝術。家庭教育的失敗, 一般都是因錯誤教育觀念與缺乏教育知識而盲目教育引起的。 家長要做好家庭教育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掌握相應的教育理論知識, 光憑直觀感覺和傳統經驗是難以履行家長的教育職責的。

家長應掌握的教育理論知識

結合家庭教育實踐的需要, 家長必須了解和掌握以下有關子女教育方面的各種知識內容。家庭教育的目標、內容和途徑。要讓家長懂得家庭教育的目標和內容隨著孩子年齡段的不同而有差別, 家庭教育不單要督促孩子完成學校的課業, 更重要的是要訓練孩子的個性特長和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而家庭教育的途徑也不只是功課學習, 它是多形式與多渠道的。 日常生活、家務勞動、社會實踐、環境陶冶、榜樣示範、品行評價都是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徑。 缺乏科學的教育方法是當前我國家庭教育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科學家庭教育方法是指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能正確處理家教中各種因素的相互關係, 從而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方式和方法。

小編有話說:

家長在教育方法上應把握的基本精神主要是:多採用「民主討論型」和「說理疏導型」的教育方式, 避免採用「棍棒型」、「溺愛型」、「物質誘惑型」 和「放任型」、「拒絕型」的教育方式;遵循家庭教育規律實施教育, 根據兒童年齡特徵和個性特點、循序漸進地開展而非揠苗助長;正確處理成人指導和兒童主體性作用的關係, 家長不是採用灌輸式、命令式和控制式等舊有教育方式, 而是作為積極的引導者和幫助者,視兒童為積極主動的主體, 注意發揮兒童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作用。

(本文由哆啦A夢育兒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