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拉丁的圓月彎刀,能擊敗強大的贊吉王朝,為何統一不了阿拉伯?

2024-01-15     千年史館

原標題:薩拉丁的圓月彎刀,能擊敗強大的贊吉王朝,為何統一不了阿拉伯?

薩拉丁這個名字在中國其實還是非常出名的,為啥呢?1965年,周總理訪問埃及的時候,在埃及觀看了《薩拉丁》這部電影,大為震撼。他覺得中國人也應該拍出這樣的電影,因此特地將《薩拉丁》引進到了國內。

也就是說,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薩拉丁這個人的名字,已經在中國家喻戶曉了。那麼這部電影講了啥呢?

公元7世紀初,阿拉伯帝國建立以後,開始四處擴張領地。除了領地擴張以外,他們在文化信仰上的擴張也一點兒沒落下。

由於阿拉伯帝國信奉伊斯蘭教,因此他們的彎刀所征服的地方,基本都改信了伊斯蘭教。比如果過去強大的波斯薩珊王朝,也徹底從摩尼教改成了伊斯蘭教。這就是如今伊朗人信奉伊斯蘭教的早期原因。

除了向東擴張,阿拉伯帝國(包括突厥人)對西方也沒有手軟,他們不斷攻打當時危如累卵的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這可把東羅馬的皇帝搞怕了,在不斷喪城失地的情況下,東羅馬的皇帝選擇向西歐求救,這就引發了著名的十字軍東征,又稱十字軍東侵。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過後,十字軍大獲全勝,他們在耶路撒冷及其附近,建立了一系列十字軍國家,其中最強的便是耶路撒冷王國。

我們都知道,耶路撒冷是三教聖城,著名的外交官顧維鈞先生,就曾經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這麼說過: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由此可見,耶路撒冷對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來說有多重要。可彼時的耶路撒冷卻成了基督教徒們的地盤,你覺得伊斯蘭教徒們能答應嗎?當然不能,那該咋整?不服就干唄!

時間來到公元1174年,埃及阿尤布王朝的領袖薩拉丁帶兵攻占了大馬士革,直奔耶路撒冷而來。而這時候的耶路撒冷國王正是著名的麻風王鮑德溫四世。

鮑德溫四世年紀輕輕就擊敗了薩拉丁,但是由於他患有麻風病,所以這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此後雙方陷入了拉鋸戰,薩拉丁始終不能從鮑德溫四世手裡奪取耶路撒冷。

直到年輕的鮑德溫四世因病去世以後,薩拉丁的機會來了!鮑德溫四世的外甥鮑德溫五世繼位以後,也因為麻風病早逝(這玩意兒是遺傳病),因此鮑德溫五世的繼父居伊便成為了耶路撒冷王國的新國王。

這位居伊國王是個沒腦子的傢伙,公元1187年,薩拉丁在哈丁之戰中生擒居伊,順利拿下了耶路撒冷。這座離開伊斯蘭世界接近1個世紀的聖城,終於再次回到了伊斯蘭教徒的手裡。

不過薩拉丁很有騎士風格,他不僅沒有徹底毀掉基督教的教堂,而且還允許基督徒們前來耶路撒冷朝聖。當年基督徒攻入耶路撒冷的時候,可是把所有伊斯蘭教徒都給滅掉了,相比之下,薩拉丁實在是太偉大了。

此後西方人覺得不爽,又發動了第四次十字軍東征。這回德國、法國、英國的君主傾巢而出。如果他們都來了,真夠薩拉丁喝一壺的。

可偏偏德國的皇帝巴巴羅薩掉河裡淹死了,法國國王腓力二世因為嫉妒英國國王理查一世(又稱獅心王理查),所以半路回家了。因此只剩下了理查一世帶著英國大軍前來奪取耶路撒冷。

說實話,獅心王理查的戰鬥力實在是太強,薩拉丁與之交戰時並沒有討到什麼好處,薩拉丁只能慶幸德國和法國沒有繼續進軍。但是理查一世也沒能從薩拉丁手裡奪取耶路撒冷,雙方就這麼僵持著。

直到理查一世和薩拉丁先後都病倒了,雙方這才達成了和解條件。其實沒啥條件,純粹是薩拉丁給了理查一世一個台階下。

條件規定,基督徒可以自由前往耶路撒冷朝聖,而穆斯林需要交還真十字架在內的基督教聖物。前者薩拉丁本就是這麼乾的,至於後者,那些玩意兒對穆斯林來說,和燒火棍的價值沒兩樣。

薩拉丁以騎士精神和頂尖的智慧,挽救了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的和平,他靠的可不純粹是武力,所以一直被後人銘記至今。整個故事基本還原了十字軍東侵時期的歷史。

薩拉丁所處的時代,其實是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的時代。阿拉伯帝國主要分成三個時代:

第一個時代,是四大哈里發時代(公元632年到公元661年),主要是領土擴張時期。

第二個時代,是倭馬亞王朝時代(公元661年到公元750年),是由倭馬亞家族的領袖穆阿維葉在敘利亞的大馬士革建立起來的王朝。

第三個時代,則是阿拔斯王朝時代(公元750年到公元1258年),這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叔叔阿巴斯的後人,在伊拉克的巴格達建立起來的王朝。

薩拉丁時期,恰好是阿拔斯王朝的後期。這個時候的阿拉伯帝國其實已經諸侯林立,塞爾柱突厥、花剌子模、法蒂瑪王朝、贊吉王朝等等,都是這一時期阿拉伯帝國內部著名的割據諸侯。

尤其是法蒂瑪王朝,自稱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和女兒法蒂瑪的後裔所建立的王朝,他們在埃及割據,實力非常強大。

不過薩拉丁時期,法蒂瑪王朝已經走下坡路了,一邊是十字軍的襲擾,一邊是塞爾柱人、諾曼人的偷襲,法蒂瑪王朝岌岌可危。

在這種情況下,法蒂瑪王朝只好向當時非常強大的贊吉王朝求救。贊吉王朝的建立者贊吉,原來是塞爾柱王朝的太傅,塞爾柱王朝掌握著阿拉伯帝國的實際控制權。贊吉找准機會果斷取代了塞爾柱王朝,在伊拉克的摩蘇爾建立了贊吉王朝。

他們擊敗了十字軍以後,叔侄倆先後成為了埃及法蒂瑪王朝的首相,手握軍政大權。這時努爾丁開始懷疑薩拉丁,因此開始清查埃及的帳目,可薩拉丁卻表示養兵要錢,根本沒錢給贊吉王朝交稅。

這下努爾丁可不爽了,他打算動用敘利亞的兵馬進攻埃及的薩拉丁,可還沒出發努爾丁就病死了。老天幫了薩拉丁,薩拉丁索性自立門戶,在埃及建立了阿尤布王朝。此後更是二話不說就帶兵進攻敘利亞,非常順利地拿下了大馬士革和阿勒頗,滅掉了贊吉王朝,奪取了敘利亞。

自此,薩拉丁便成為了對抗十字軍的伊斯蘭新領袖。公元1185年,薩拉丁的勢力範圍已經拓展到埃及、敘利亞、伊拉克、阿拉伯半島的大部分地區,他的阿尤布王朝也達到了巔峰。

其實說實話,那時候的阿拔斯王朝的君主,根本就沒權力管轄薩拉丁了。可薩拉丁依舊將其奉為宗教之主,帝國的最高統治者。

那麼問題來了,薩拉丁為何不取而代之呢?

第一,阿拉伯帝國的地盤太大,要打下這麼多地盤,需要非常多的時間。倒不如讓阿拔斯王朝繼續存在下去,以此保住伊斯蘭世界的統一局面。

第二,當時伊斯蘭世界最大的對手不是那些割據政權,也不是控制阿拔斯王朝的塞爾柱人,而是從西方前來的十字軍。薩拉丁必須要騰出大量時間與十字軍鏖戰,保住阿尤布王朝的規模。

第三,奪回耶路撒冷。說實話,丟了耶路撒冷以後,伊斯蘭人內心就好像失去了支柱,誰能拿下耶路撒冷,誰才是真正的伊斯蘭領袖。就算要奪位,也得在奪取耶路撒冷的前提之下。

事情還是很順利的,公元1187年,薩拉丁奪取了耶路撒冷。可這個時候他為啥還是沒下手呢?因為獅心王理查又來了!

薩拉丁簡直快忙瘋了,等到他把獅心王理查打發走的時候,他的生命也走向了盡頭。公元1193年,薩拉丁病逝於大馬士革。

法蒂瑪王朝是正兒八經的什葉派王朝,如果這個王朝繼續延續下去,那麼現代的埃及,肯定也是什葉派當家做主了。

奈何法蒂瑪王朝衰敗以後,薩拉丁取而代之,成為了這裡的主人。他是個典型的遜尼派代表人物,因此在薩拉丁的一系列改革之下,什葉派基本從埃及消失了,遜尼派大行其道。

如今的埃及人中,有84%的人都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可以說,薩拉丁和他的阿尤布王朝,起到了關鍵作用。有人問兩者的區別是什麼?答案在我的上一篇文章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b9db783c13b7c9c0bb658647bb70f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