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檔,熱鬧非凡。
中外大片,輪番上場。
但我總覺得,還缺少一部屬於夏日的暢快爽片。
最好既有震撼的視效,又有刺激的動作戲,還有歡樂的笑料。
如果能有更多的海水戲,那就完美了。
今天,我們就迎來了這樣一部爽片。
有史前巨獸,有深海大戰。
還有吳京+傑森·斯坦森,兩大動作巨星聯手。
而且還是今年暑期檔唯一一部,中國主控的世界級怪獸大片——
《巨齒鯊2:深淵》
Meg 2: The Trench
第一部《巨齒鯊》,上映於五年前。
起初不被業界看好。
但上映後,國內票房不斷上漲,最終達到10.53億。
在當年擊敗《蟻人2》《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等大片,堪稱一匹黑馬。
作為一部主打怪獸的動作大片,《巨齒鯊》的特色非常鮮明——
水。
詹姆斯·卡梅隆曾說過,水是特效界最大的挑戰。
「 不管什麼問題遇到水,都要比之前困難十倍」
但《巨齒鯊》的團隊卻偏偏要去啃這個硬骨頭。
可見他們對於特效能力的十足自信。
最終效果,也確實遠超人們的預期。
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美麗的奇異世界。
也看到了深海的極致危險。
沒錯,比起陸地上的巨型怪獸,水下的龐然大物更讓人感到神秘和恐懼。
尺寸也更加驚人。
片中的頭號BOSS巨齒鯊,身長達到了20多米。
咬合力更是無與倫比的強大。
可以隨隨便便咬斷鯨魚的骨頭。
巨齒鯊是遠古時期真實存在過的一種巨型海洋生物。
曾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鯊魚,靠鯨類為食,在大約200萬年前已經滅絕。
如今,卻神奇地在地球上重現,對人類造成極大的威脅。
除了遠古巨獸本身帶來的強大壓迫感。
電影作為一部驚悚片,在氛圍營造上也是一把好手。
尤其是巨齒鯊的每一次出現,都能一瞬間將緊張情緒拉滿。
有不動聲色地隱現於深海背景。
也有大搖大擺地潛游在淺海之下。
它是最兇殘的猛獸,也是最敏銳的獵手。
當然,動作戲方面,更是本片的長項。
雖說水下動作戲不好施展,但好在主演是我們熟悉的「英國郭達」傑森·斯坦森。
作為曾經的國家跳水隊運動員,他的水下戲自帶一種專業的味道。
片中,他飾演一個經驗豐富的前海軍陸戰隊潛水專家。
與巨齒鯊上演了好幾場「人鯊大戰」。
既有極速追逐,死裡逃生。
也有以命相搏,絕地反殺。
每一場都是驚心動魄,令人手心冒汗。
相信很多觀眾,都被這部驚險刺激的大片吸引。
因此,開拍續集也早已提上了日程。
問題來了。
第二部能否延續上部的質量,並能帶來更多的驚喜?
從最近的點映口碑,可以略知一二。
劇情,更加驚險刺激。
動作戲,依舊颯爽利落。
視聽效果,依舊震撼飽滿。
同時,還兼具幽默趣味性。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妥妥的夏日大爽片,主打緩解燥熱。
對於中國觀眾,影片也給足了小福利。
眾所周知,由於美國演員工會罷工,國外的電影行業幾乎停擺。
影片原本計劃的倫敦首映禮,都宣布取消了。
全球唯一的首映禮,只在中國舉辦。
我有幸參加了首映禮。
成為全球第一批正式看過影片的觀眾。
可以肯定地說,無論是驚險刺激的程度,還是娛樂的效果,都比上一部更強。
視覺效果,全面升級。
更大的鯊魚,更多種類的遠古怪獸,在海底深淵再掀狂瀾。
主角方面,這次輪到吳京與傑森·斯坦森搭檔。
中西合璧,雙雄聯手 ,共同對抗深海巨獸。
打戲的精彩程度註定只增不減。
雖是一部科幻特效大片,但電影中 兩位主角的動作戲都是實打實的。
片中有大量的驚險鏡頭。
要麼從飛機上,果斷跳下。
要麼在海底里,突然遇襲。
這些鏡頭,不僅看起來危險,實拍的風險係數也不小。
為了詮釋出真實的速度和力量感,吳京都選擇親自上陣。
比如,片中需要跳直升機的戲。
吳京就拒絕了工作人員使用替身的建議。
腳蹬起落架,單手扒飛機。
還要從飛機上,一躍而下。
不僅要上天,吳京還要下海——
挑戰高難度水下戲。
他有一場被大章魚吸住,機智逃生的戲。
不僅要長時間泡在水中,還要承受巨大的吸力。
在力量的搖擺中找准怪物弱點,迅速出擊。
據說,這場水下戲,吳京連拍了10小時,直到眼睛充血。
導演都忍不住誇讚:
「我覺得吳京是那種,哪怕摔斷腿也會說我沒事的人。」
面對外國工作人員的稱讚,吳京謙虛回覆:
「中國演員都這樣。」
就沖這敬業的態度,影片的質量就有了保證。
從視覺特效到動作場面,可謂看點充足。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是一部中國主控的世界級大片。
影片版權由中國的製片公司華人影業持有,前作《巨齒鯊》也由其牽頭製作。
所以,在第一部中,就呈現了許多中國取景地。
5年後,咱中國的公司再次牽頭搭線。
這回則試圖從角色到台詞,再到主題,全方位融入中式價值觀和中國文化。
其實,從角色名字就能看出端倪。
之前,華裔演員在世界大片里,經常被簡單地叫做「Mr.張」,或者奇奇怪怪的英文名。
但在《巨齒鯊2》里,中國演員大大方方以「九溟」「梅英」等深藏中國文化的名字示人。
吳京飾演的中國科學家「 張九溟」 ,名字就大有來頭。
九溟,來自明朝的大文人宋濂:
「上凌霄漢,下燭九溟。 」
九溟意思是海洋或者深淵,同樣也是電影的名字,寓意中國人自古以來的探索精神。
正好跟角色的設定相吻合。
張九溟在片中,就是一個有探索精神的科學家。
同時,也是一個有責任擔當的人。
他與蔡書雅飾演的「梅英」,是親戚關係。
不僅要做好自己,還要把九溟的含義,傳遞給侄女。
「梅英」這個名字,同樣頗有深意。
宋代文人秦觀曾在《望海潮》中寫道:
「梅英疏淡。 」
意為梅花,是花中四君子之首,也被稱為民族魂的代表,一身傲骨,百折不撓。
這也象徵了角色的精神。
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依然勇往直前,不畏艱險。
除了中國角色的名字內有玄機。
中國演員,還在這部國際大片里,痛痛快快地說中文台詞。
並且不是古板僵硬的「機翻中文」,而是完全符合中國人說話習慣,生動而有趣。
比如,九溟就在片中有大量幽默風趣的中文台詞。
對隊友會說:
「刺激嗎,親。」
面對反派威脅,吳京脫口而出:
「你丫閉嘴。」
危機時刻,著急地說:
「你丫敢再慢點兒嗎?」
還有和傑森一起偷襲反派時,為了吸引反派的注意力,吳京即興發揮:
「但我相信你聽不懂中文,是為了吸引你的注意力,因為我的朋友要背後襲擊你們。」
還有的中文台詞,承載了中國人的觀念共鳴。
比如,片中的中國遊客在海島遊玩時,看到身邊人手機不離手,會忍不住嘟囔一句:
「能不能把手機放下,好不容易出來一回,爽一點。」
當代中國的旅客味兒,撲面而來。
除了這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細節,影片在主題上也蘊含了中國文化的內核。
具體來說,分為兩層。
第一層是——
中國人自古以來 代代傳承的探索精神。
片中,九溟帶著梅英,在一幅書法作品面前駐足。
紙上赫然寫著四個字——「四海游龍」。
這四個字寓意著父親對九溟的期許,希望他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不斷探索未知。
長大後的 九溟, 主導了探索深海的項目,正是貫徹了這種自由探索的精神。
現在,他給梅英看這四個字,也希望把這份祝福傳遞下去。
張博士、九溟、梅英一脈相承。
第二層,是中國人求同存異、萬物有靈的價值觀。
求同存異,很好理解。
片中的科學家,來自不同國家,說著不同語言。
大家相互尊重,並為了共同目標一起奮進。
這正響應了 「君子和而不同 」的 中式合作精神。
戲內合作,戲外也在交流,相互學習。
吳京就透露了自己參演影片的原因。
我們沒有做過自己的深海怪獸片。而《巨齒鯊2》,正好是中國主控的第一個深海怪獸大片。我對拍攝這部電影的手法和新技術,包括在海底怎麼拍,充滿了好奇。
我們沒有做過自己的深海怪獸片。而《巨齒鯊2》,正好是中國主控的第一個深海怪獸大片。我對拍攝這部電影的手法和新技術,包括在海底怎麼拍,充滿了好奇。
顯然,吳京是希望跟著國際團隊,積累拍科幻大片的經驗。
學習最新的技術,然後反哺中國電影。
萬物有靈,則可以用萬溟鯨靈四個字拆解。
顧名思義。
萬,指萬物;
溟,指深海;
鯨,指海洋生物;
靈,指人和動物情感。
吳京篤信,深海巨獸海奇,也有靈性。
花費了半年時間來溝通, 爭取 了「 觸碰海奇 」這個設計。
影片中,張九溟致力於一項,探索跨物種、跨文明的交流奇蹟。
為此,也承擔著巨大的生命危險。
從成片的效果來看,這一情節堪稱點睛之筆。
展現了中國自古以來「人海共存」的環保觀念。
也讓影片的主題得到了升華。
可以看到, 中國文化在世界級大片里,終於不再是旗袍、廟堂、神秘黑髮、武術、松鼠桂魚等刻板標籤,或簡單的符號堆積。
而是真正體現了中國文化內核的思想和精神。
作為一部中國主控的深海怪獸大片,《巨齒鯊2》可謂用心十足。
不僅有世界級的特效畫面和拍攝水平,更深深融入了中國文化的魅力和精髓。
當然,最重要的,它還是一部輕鬆愉快的大爽片。
在日益炎熱的三伏天裡,去影院觀看這樣一部超級大片。
應該是八月暑期檔的第一選擇。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贊」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