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飛版「金瓶梅」,可別只看到尺度

2024-08-15     獨立魚電影

誰能想到,網飛的膽子越來越大。

竟然將「世界第一禁書」——

《十日談》搬上螢屏。

為何是禁書?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薄伽丘創作出了這本世界上第一部短篇小說集。

因為裡面大談偷情、出軌、禁忌之戀等人慾之事。

還直白諷刺了當年教會的墮落。

被惹怒的教會不僅將其列為禁書,還進行大規模的收繳、焚毀。

這一禁就是幾個世紀。

也有不少人將其戲稱為「歐洲版《金瓶梅》」

眾所周知,網飛尺度,沒有極限。

這次以《十日談》為藍本的劇集,尺度更是有增無減。

故事的癲狂程度也是更上一層樓。

而且,在腥膻的故事背後,還藏了最犀利的現實諷刺。

話不多說,咱們今天就來看看這齣——

《翡冷翠十日談》

The Decameron

薄伽丘的《十日談》。

講的是在14世紀的義大利,十位男女為了躲避瘟疫,住在了遠離城市的別墅中。

為了消遣時光,他們每人每天都要講述一個故事,

十天共講了100個故事。

這些故事沒有任何忌口,肉體上的享受也好,精神上的追求也罷,幾乎全是圍繞「慾望」二字展開的。

到了本劇,講故事的人變成了故事中的人。

14世紀的義大利。

黑死病肆虐的城市,宛如人間煉獄。

不過這一切都與住在鄉下別墅中的10個人無關。

他們中的大多數,是一名子爵邀請來的貴客。

有子爵的未婚妻與她的女僕。

有子爵的遠房表妹與長發女僕。

有貴族少爺與他虔誠的教徒妻子。

還有剛剛成為一個大家族繼承人的胖子少爺與一個身材健美的醫生。

另外還有子爵別墅中的管家與廚娘。

你問子爵在哪兒?

死了,因為黑死病。

而且就在客人到達的當天。

但此次邀請的目的就是讓這些客人能夠遠離瘟疫,在環境優美的鄉村休養。

為了隱瞞主人已死的事實,管家與廚娘要想盡一切辦法招待這些貴客。

於是,在這棟別墅中,貴族們好吃好喝的舒坦日子就此展開。

俗話說得好:飽暖思淫慾。

這些貴族們,不用工作,也無需擔心瘟疫侵擾,每天吃飽喝足後必然會有更多的需求。

像是子爵的表妹,就對長相陽剛、身材倍兒棒的醫生產生了遐想。

白天時,她因為胖子少爺的身家,而一直捧著他釣著他。

但太陽一落山,她就化身饑渴少女,主動投身醫生的懷抱。

不過,比起臃腫且一年四季都在生病的胖子少爺,一身腱子肉的醫生當然更加吃香。

別墅中可不止表妹一人饞他的身子。

富家少爺和他的妻子就是大軍中的一員。

你沒有看錯,就是夫妻二人「都」看上了。

這一對的關係十分有趣。

因為信仰問題,妻子平日要禁慾。

這對少爺來說不算什麼事兒,因為他性別為男,愛好也是男。

而禁慾的妻子也並非真沒有慾望。

這不,夫妻二人就對著醫生好身體,各自解決了一下。

當然,兩人也不敢真的對醫生做出實質的事情。

於是,妻子每天晚上都靠著想像自己快樂,然後白天穿喪服,來懺悔自己的罪過。

而丈夫,則是乾脆找上帥氣的送信員來上一場速食情感交流。

不過,這些還都是小菜一碟。

在這幢別墅中,關係混亂到非同一般。

撞見表妹與醫生現場的胖子少爺,扭頭就與廚娘發生了包含皮鞭與巴掌的關係。

得知子爵已死的未婚妻,日日看著亡夫的畫像與管家歡愉。

更不要說女僕之間也發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

總而言之,在這幢風景如畫的鄉間別墅里,到處都發生著香艷的故事。

劇情炸裂,畫面也足夠賞心悅目。

復古濃郁的色彩,精緻的場景美術,不少鏡頭都宛如一幅幅歐洲古典油畫一般。

但,你不要以為這個中世紀的故事距離我們很遙遠。

黃暴元素不過是一種表面的娛樂手段而已。

其內核之一,是展現慾望對人的異化

本劇有一對核心人物關係:表妹與長發女僕。

她們的關係遠不是我們看到的那麼簡單。

在二人身上發生了一場「真假千金」的戲碼。

長發女僕其實才是真正的千金小姐,而表妹才是女僕。

假扮小姐的表妹,本來是一個心地善良,無欲無求的女孩。

但她伺候的小姐,卻是一個刁鑽、刻薄的人。

她的家人都已經染病去世,只剩一個剛剛染上瘟疫的父親在床上苟延殘喘。

但是為了能夠逃離這座城市,為了能夠搭上一個富貴人家,她直接拋下父親去別墅赴約。

對這位小姐的種種作為,表妹已經感到厭煩無比。

赴宴的路上,她將一塊麵包分給路邊的貧窮老人,還遭到了小姐喋喋不休的嘲諷。

再也無法忍受的表妹,在爭吵中將對方推下了橋。

於是,她決定假扮小姐過好日子去。

然而,被推下橋的小姐沒死,還一路走到了別墅。

此時,表妹已經勾搭上了胖少爺。

為了能日後分一杯羹,她選擇老老實實做女僕。

在唾手可得的財富面前,身份與信仰都不算回事兒。

更不用說子爵的未婚妻了。

她為了守住自己子爵夫人的身份,便求子爵的表哥娶自己。

求嫁不成,就直接將對方殺掉。

發現子爵有一個私生子,立馬就用「女巫」之名誣陷孩子的生母,想要取而代之。

她還死守自己的嫁妝。

寧肯全吃到肚子裡,也不會分出一毛錢,哪怕這錢可以救下十幾個人的命。

為了錢,什麼都可以做,聽起來是不是有些離譜。

但現實只會更甚。

我就說幾個字:屍體倒賣。

大家應該就能理解了。

7年、75人、18餘噸、3.8億元。

幾個簡單數字組成了一個慘無人道的案件,也勾勒出一顆慾望熏天的人心。

在黑死病爆發的背景下,社會秩序產生崩塌,人們好像都失去了理智。

皇室、貴族一味地掩蓋、跑路,絲毫不顧底下人的死活。

老百姓對於一些消息人云亦云的狂熱,對於毫無根據的醫療血書無腦信任。

而教廷又一味宣揚自己的教義,對反對者和疑問者統統抹殺……

這一切的一切,又何嘗不是對當代的一種隱喻呢?

大膽談欲,是《十日談》的「罪證」之一。

但讓其在當年被禁的,還是它對於人性中不堪一面的直言。

曾有評論家對標但丁的《神曲》,將《十日談》稱為「人曲」

因為薄伽丘說的,就是攀在宗教、階級、性別、禮教之上的人性之虛偽、自私、醜陋與愚蠢。

在那個年代,階級是人生存狀態的標準。

別墅城堡外面的窮人,活著尚且艱難。

有人為了一塊掉在地上的麵包而打鬥。

有人為了一件死人身上的衣服而撕扯。

而貴族卻為只有通心粉吃而抱怨。

身無分文的男人,抱著死去的妻子在街上哀嚎。

但在貴族眼中,卻成為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

「性」也成了被階級評判的標準。

表妹頂著貴族淑女的名號和醫生滾床單,被小姐怒斥侮辱了自己的身份。

胖子少爺真心想要和廚娘在一起,反倒被對方呵斥:

貴族就應該和貴族在一起,而不是跟僕人在一起。

好像人生下來就分好了貴賤。

除了階級規範,還有性別差異。

未婚妻性格敏感刻薄,但很大程度上是源於自己28未嫁的身份。

一個女性,到了28歲還沒有嫁人就是她的原罪。

她會被罵又老又丑,會被質疑品行不行。

可她的丈夫,哪怕是吃喝嫖賭,也能成為人人追捧的對象。

因為他是一個男人,還是一個有身份有錢的男人。

而在階級和性別之外,還有一個宗教的壓制。

因為「存天理、滅人慾」的規訓,少爺的妻子瘋狂壓抑自己的渴求。

因為「上帝即真理」的存在,讓她掉入井中後拒絕丈夫的救援,而是泡在水中祈禱上帝的救援。

面對這些不合理的東西,劇集用瘋癲的故事來嘲諷、來反抗。

它讓忠心耿耿的女僕將高貴的女主人裝進酒桶一把火燒盡。

讓貴族少爺跪在地上祈求廚娘來愛自己。

它就是要撕下這些自詡高貴、不可一世的虛偽面具,露出其中可笑又黑暗的一面。

但是,人性從來不止一面。

之所以能稱為「人曲」,還在於《十日談》也高聲讚揚了人對愛與自由的追求

在別墅中經歷了一系列荒誕的事情後,表妹發現,與其在這個被物質裹挾的別墅中發爛發臭。

還不如走出去自由自在地生活。

小姐成為女僕後,在與他人的相處中體會到了真誠與友情的美好,也收穫了自己的愛情。

而兩位富家少爺在失去自己愛人之後,也脫下了虛偽自私的外皮。

在與入侵的僱傭兵打鬥中,通過犧牲自我幫助其他人逃脫出去。

這些終於從「圍牆」中走出來的人們,坐在灑滿陽光、花草茂盛的野外講起了故事。

這,才是《十日談》關於「人」訴說的真諦。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贊」和「在看」吧。

助理編輯:旺達的托馬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d70ba4323a63455405e65196f739d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