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人口減半,從14億減到7億,我們會過得更幸福嗎?

2024-06-16     平說財經張平

前不久,英國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曾做出過預測:到本世紀末,中國的人口會下降至7億人。實際上,《柳葉刀》的 預測也並非沒有道理,從2022年開始,我國人口已經連續2年出現了「負增長」,就是出生人口數量要低於死亡人口。如果國內人口長期「負增長」,那到本世紀末,中國人口數量減半可能性非常大。

此外,隨著我國老年人口數量越來越多,出生人口數量的越來越少,未來人口長期出現負增長的機率也比較大。資料顯示,截止2023年底,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量達到2.9億人。預計到2035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會突破4億人。而出生人口數量卻一直呈現下降趨勢。2017年出生人口是1758萬,到2023年出生人口數量只有902萬。出生人口下滑趨勢迄今沒有改變。

而面對權威雜誌《柳葉刀》的預測,就有不少網友提出:如果中國人口減半,從14億減到7億人,我們會過得更幸福嗎?事實上,如果中國人口減半,給社會和經濟帶來的影響是有利也有弊。

有利的一面是:1、國內就業壓力會減輕,年輕人找工作將不會再難;2、國內居民可以獲得更多的教育、醫療、房子等公共資源,這些行業的需求壓力會減輕;3、道路交通的壓力會減輕,人們出行將不再擁堵。總體來看,對普通老百姓還是有利的。

不過,中國人口減半對於國內社會和經濟,還是有不利影響的,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第一,養老金髮放出現缺口。隨著我國是老年人口數量越來越多,年輕人口數量越來越少。這就意味著,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所繳納的養老金,將不足以贍養數量如此眾多的老年人群體。資料顯示,未來5-10年,國內養老金的缺口就高達8-10萬億。

第二,人口紅利將消失殆盡。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老職工到了法定退休年齡,他們要把自己的工作崗位讓給年輕人。而年輕人數量有限,無法完全彌補崗位空缺。這樣一來,勞動力資源就會短缺,人口紅利將會消失,廉價勞動力時代將一去不復返。

第三,與嬰幼兒有關的行業將受到衝擊。我國現在是老年人口數量越來越多,年輕人數量越來越少,特別是新生兒數量出現快速下跌的現象。這就意味著,嬰兒用品行業、婦產科醫院、幼兒園、月子中心、小學、中學等行業都會受到衝擊。未來會有大量從業人員要轉行另謀生計。

第四,國內人口一旦進入到重度老齡化社會,消費需求就會長期低迷。屆時經濟很可能會長期處於增長乏力的狀態之中。原因很簡單,老年人口越來越多,他們的消費需求十分有限,而且老年人都喜歡把錢存在銀行裡面。而年輕人數量越來越少,自然就無法帶動消費需求。要知道,年輕人群體才是國內消費的主力軍。

如果中國人口減半,從14億減到7億,我們會過得更幸福嗎?答案是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教育、就業、醫療、交通、房子等資源都不會像現在那麼緊張。而不利的一面卻是,養老金髮放出現缺口、人口紅利將消失、嬰幼兒相關行業會受衝擊、消費需求將長期低迷。當務之急,並不是人口越少越好,而是要調節我國失衡的人口年齡結構,鼓勵年輕人多生育後代。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出現以上這4個不利局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b291383774e3283a11e472958fc0f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