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買房,是給5年後的自己找麻煩?內行:4個壞消息要提前知道

2024-10-29     平說財經張平

現如今,國內房地產市場走勢讓人感到迷茫。一邊是國內房價出現了長期調整的趨勢。截止到2024年9月份,百城二手住宅平均價格為14447元/平方米,環比下跌0.70%,已連跌29個月。與此同時,同時,9月百城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跌城市數量為100個,已連續6個月呈現百城全體下跌態勢。

而另一邊,國內各種救市利好政策不斷出台,就是為了鼓勵剛需入市買房。比如,現在除了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核心城區沒有放開限購之外,其他絕大多數城市都已經放開了限購政策。此外,不少城市也上調了公積金貸款的上限,以減輕購房家庭負擔。同時,銀行方面除了下調房貸利率之外,還將首付比例從3成下調至2成。

問題就來了,如果2024年買房,是給5年後的自己找麻煩,還是將成為人生贏家?為此,看多者認為,救市政策都已經出爐,房價下跌趨勢將會得到扭轉,如果現在買房很可能抄底成功。而看空者卻覺得,任何利好政策只能讓短期內的房價保持穩定,並不能改變房價的大趨勢,未來房價仍將回歸到合理的價格區間。

而對於2024年買房,5年後是否會給自己找麻煩?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年的房地市場存在以下四個不利因素,需提前了解;

第一,老齡化社會的到來

我國已經進入到中度老齡化社會。截止2023年底,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2.9億人,未來每年還會有超過2000萬人加入到老年人的隊伍。同時,年輕人數量越來越少。90後1.75億,00後1.45億。而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人早已經有了自己的房子,不需要再賣房了,而年輕人數量越來越少,購房需求也會越來越弱。

值得一提的是,城裡的年輕人完全可以通過繼承父輩的房產來解決居住問題,根本不需要再賣房了。所以,未來房價大機率會呈現「穩中有降」 的趨勢,逐步回歸居住屬性,與當地居住收入掛鉤。

第二,房地產市場「供大於求」

房地產市場「供大於求」。根據住建部數據,我國現有6億棟房子。即使每棟房子住5個人,也夠30億人居住。這還只是存量房數量,每年還有上千萬套新增商品房要入市。與此同時,我國有96%的家庭已經擁有1套房子,其中有41.5%的家庭擁有2套及以上房產。顯然,在房地產市場供大於求的情況下,房價下跌乃是大機率的事情。

第三,居民收入增長放緩,購房更加理性

在經歷了多年疫情之後,很多人的收入減少或失業,並且還對未來收入增長持謹慎的態度。顯然,現在居民收入的已經支撐不了當前的高房價了。此外,之前很多人看到別人買房也會跟風追漲,而現在人們買房越來越理性了,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否買房。所以,未來居民購房需求會越來越少,房價持續下行壓力會越來越大。

第四,樓市調控開始發酵,趨勢難逆轉

為了遏制房價的過快上漲,我國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房地產調控政策。到了2021年,國內房地產調控高達650多次。受此影響,從2022年開始,房價就進入到下跌的通道之中。而房地產市場調整趨勢一旦形成,房價下跌的趨勢不會改變。

更何況,未來5年內大機率會推出房產稅,這無疑會增加擁有多套房子家庭的持房成本,迫使他們出售多餘房子,這將會進一步給房價下行帶來巨大壓力。

2024年買房,是給5年後的自己找麻煩?如果你是剛需家庭,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現在買房還是不錯的,畢竟能夠享受到史上最優惠的購房政策。而如果你的改善型,或投資客,那還是不建議大家買房。主要是在以上4個壞消息之下,樓市趨勢已經發生變化。如果現在投資購房,五年後很可能會給自己找麻煩,大家應謹慎考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942a7a1418b8d468139e4c1f75a911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