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成疫區了?你還好嗎?這幾天,經常有外地朋友發微信問我。
每次我都解釋半天,說我挺好的,身邊的廣州人也都情緒穩定,廣州不會變成下一個武漢。
與其這樣一個個解釋,不如寫一篇文章,說一下廣州真實的情況。
4月7日以來,廣州確實連續多日都有報告新增確診。截至4月19日24時,在廣東省通報新增的18例無症狀感染者中,廣州仍報告15例(其中2例境外輸入,13例為境外輸入關聯)。
4月19日0時至24時,廣州市報告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例。新增出院病例2例。
截至4月19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25例、境外輸入關聯病例26例。累計出院120例,尚在院治療31例(危重型1例、重型2例)。
截至4月19日24時,累計報告境內確診病例349例。累計出院345例,累計死亡1例,尚在院治療3例(重型1例)。
三個月,一千多萬人口的廣州,只有一百多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及關聯病例。這個數字,一點都不算多。
從目前公布的情況來看,廣州新增的病例幾乎都是由境外輸入及關聯病例引發的。以廣州目前的防控手段,來自境外的疫情輸入完全可以做到可防可控。而國內的本土傳播,已被基本阻斷。
來看看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2月27日起,廣州對重點國家入境人員進行嚴格檢疫。
3月21日起 ,對所有從境外(不含港澳台)經廣州口岸入境的人員,以及經港澳台地區和市外口岸入境來穗且來穗前14天內有外國旅居史的人員,其目的地為廣州的,全部進行核酸檢測。
3月27日起,從廣州地區口岸入境人員,目的地為廣州市及廣東省外的,全覆蓋進行核酸檢測和隔離醫學觀察。
4月2日起,廣州市開展對高風險國家和地區在穗人員的大排查工作。截至4月16日24時,全市一共排查高風險國家和地區在穗人員4553人,全部進行了核酸檢測。這也是為什麼最近幾天廣州市報告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數量比較多的主要原因。
廣州還針對涉疫場所內的重點人員和有潛在感染風險的一般接觸者,開展摸排。截至4月16日24時,共排查15163人,已報檢測結果7978份,僅1人陽性。
廣州成立了高風險國家和地區疫情流行病學調查專班,下設20個流行病學聯合調查組,分區分片開展調查工作,從病例初篩陽性開始,全面摸清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的活動軌跡,沿病例線索摸排其他可能被感染的人員。甄別密切接觸者967名,均已納入追蹤管理和隔離醫學觀察,其有7人發病確診,21人轉為無症狀感染者。
每天全廣州地區發熱門診患者約2900人,目前篩查出4個病例。
另外,累計開展涉疫重點場所和公共空間、公共運輸工具等外環境採樣監測2.5萬個樣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今天,廣州市交通局長潘雙明透露,現在廣州每天公共運輸客運量達1千萬人次,但從1月23日至今天,廣州只有一名計程車司機確診新冠肺炎,沒有一名乘客因乘坐公交受感染。
所以,廣州副市長黎明前幾天才底氣十足地說:「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境外疫情在廣州傳播的風險已經得到有效管控。」
廣州也是全國最先接受非典考驗的城市,官員隊伍有豐富的防治經驗。現任的廣州市衛健委主任唐小平,非典時就是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的院長。八院為原廣州市傳染病院,「抗非」任務很重,時年不過40歲的唐小平表現突出,被國家部委、省、市嘉獎。去年1月,唐小平就任現職。
武漢抗疫至今,中國也積累了非常多的防治經驗。這些經驗,對於廣州,對於全國其他地區,都非常寶貴。
論城市治理能力,廣州絕對是全國三甲。廣州公務員隊伍,我接觸的不算少,總體上素質不錯,說大話的少,干實事的多。相比很多地方,廣州官員沒太把自己當成官,更多是當成一份職業。而廣州人的職業道德,在中國諸多城市裡,如果不是最好的,那也是最好之一。所以,我相信他們的排查能力和檢測結果。
而且,別忘了,鍾南山還坐鎮廣州。
上面主要是官方數據,我再談一下自己的個人體驗。
上周,我出去吃了兩次飯,踢了一次球。
兩家規模比較大的飯店,顧客都不算多,進入之前,掃穗康碼、測量體溫。進入之後,只能坐大堂,包間不開放。
進入球場,也頗費周折,光填資料和掃穗康碼就費了不少功夫,然後是測量體溫、詢問身份證開頭三位數字。工作人員不厭其煩,進場人員也很有耐心,非常時期,大家都能理解。
可以說,在這些服務場所,防控措施都做得非常規範,挑不出一點毛病。
廣州天氣漸漸熱起來,走在路上,確實會有一些人摘下口罩。但在商場和菜市場等密閉空間,我還沒見過不戴口罩的人。
當然,廣州最近也有一些令人擔心的問題。
前幾天,越秀區建設六馬路一家小酒館產生多例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這家不到100平方米的小店,沒有窗戶,通風差,很多外籍人士經常光顧。關聯感染者,都是頻繁光顧的,經常一坐就是幾個小時,有人還連續七八天,天天跑來。
前晚,同在建設六馬路上的星巴克好世界店,也有一位員工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疾控部門要求,在14天之內進入星巴克好世界店的人員以及大廈所有辦公人員,必須接受核酸檢測,當然是免費的。截至今天,共有2300人進行了採樣。
問題暴露出來就不怕,就怕藏著掖著。不過,現在誰敢隱瞞啊?
綜合以上,我對廣州真不太擔心。
我不擔心,不代表別人不擔心。
部分地方在機場、車站,甚至社區,公然設置告示牌、採取措施,對廣州等地來訪人員進行重點防控。有點水平的做法是設置「禮遇通道」,實質還是區別對待。在他們心目中,廣州已經是疫區。
根據國家衛健委對疫情風險等級的評估,廣州的越秀、白雲兩個區目前只是屬於中風險地區,完全用不著像當初對待武漢人一樣嚴防死守。
當然,其他地區的擔心也有道理。只要他們不過度過激防疫,謹守權力邊界,謹慎一點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接下來,很快就是五一小長假。既然我們無法消除別人對我們的擔心,那咱們就老老實實待在廣州。七千多平方公里的廣州,有山有水有風光,不用非要湊熱鬧跑去外省遊玩。萬一被隔離十四天,得不償失。山和水永遠都在那裡,等過了此劫,盡情遊玩,豈不更盡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