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世界大戰,以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形式來了。
前兩次世界大戰,戰爭的形式相對簡單,就是槍炮對轟,高級形式是二戰最後階段美國用原子彈轟炸了日本,但本質未變。
捲入的國家也有限。一戰主要在歐洲開打,波及三十多個國家。二戰開戰範圍擴大,但也不過六十多個國家捲入。
但是這次抗疫戰爭,無論是戰爭的形式上,還是捲入國家的規模上,都是前兩次世界大戰遠遠無法比擬的。
概括地說,這次世界大戰,是以抗擊病毒戰為主線,以石油戰、金融戰和輿論戰為支線,各條戰線犬牙交錯,最終匯總到意識形態戰爭。誰是最終的勝利者,誰就可能主導未來的世界秩序。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3月21日7時,全球確診病例累計達到271629例,死亡病例11280例,治癒87403人,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已經超過19萬。最要命的是,這個數字還在快速增長。
除了寒冷的南極洲,全球其他六大洲已經沒有一片凈土,疫情已經蔓延到全球超過180個國家和地區,堪稱百年不遇的世界性大事件。
縱觀世界歷史,每一次出現這種級別的世界性大事件,都會重新改變世界的秩序和格局。
大航海時代開啟後,大英帝國把握住了機遇,逐漸成為第一強國。
一戰主要戰區在歐洲,幾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在互毆中,實力嚴重受損,奧匈帝國及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也在戰爭後解體。俄羅斯帝國也被蘇聯取代,一種新的意識形態出現在歐亞大陸。美國則靠大賣軍火、提供戰爭貸款等,數錢數到手抽筋,成為一戰的最大贏家。
1939年開始的二戰,61個國家和地區被捲入戰爭。這次大戰以歐亞非為主戰場,本土沒有被波及的美國,起初仍是賣軍火賺錢,後面因為珍珠港被炸,直接參戰。戰後,最大的贏家美國,接收了世界各國大量高端人才,為接下來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做足了人才儲備。德國日本戰敗,英法等國進一步衰敗,亞非拉各殖民地紛紛獨立。今天的世界版圖,基本成型。
兩次世界大戰,成就了美國的超級大國地位。
二戰至今,世界格局最大的變化有兩件事,一是前蘇聯的解體,二是中國的崛起。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接過衣缽,雖然仍是世界強國,但跟當初蘇聯的國際地位不可同日而語。中國則由一個地區性強國,逐漸發展為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大國。
世界確實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美國國運已過巔峰,中國則在強勁復興。歐洲人口老化、民族矛盾激化,發展中國家實力日益增強。世界格局,悄然變化。實力的天平,逐漸東移。今天世界上發生的各種事件,只有放在這一歷史大趨勢中考量,才能得出正確答案。
經濟全球化嚴重受挫,貿易保護主義盛行。英國脫歐,推倒了歐盟解體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前的國際聯盟、蘇維埃聯盟,今天的歐盟,都逃不脫解體的一天,這不奇怪。英國不玩了,德國法國對當歐盟老大都有了一些新想法。但是,疫情一來,歐洲的不團結就暴露無遺。各國相互扣押防疫物資,除了沒出去搶,別的能做的都做了。這時候,沒人有心思再去爭當什麼歐盟老大了。
地球另一端,中日韓卻比以往更友好。中國的宿敵日本,率先伸出援助之手,從防疫物資到情感輸出。日本的示好,讓中國人大受感動。兩國關係,率先從民間回暖。
中韓之間亦是如此。
中日韓三國,因為一些歷史原因,互相之間積怨不可謂不深。但這次疫情,三國關係,反而轉暖。在族群面臨生死存亡之際,同文同種的東亞三國,放下成見,守望相助,共抗疫情。歷盡劫波,相信三國關係會變得更好。
經濟全球化,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贏得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造成了美國等已開發國家製造業外流、產業空心化等問題。金融業和高科技產業,是全球化浪潮中的大贏家,但全世界的工農階層並沒有因此過上好日子。
依靠美國失意人群選票上台的特朗普,一上台,就開始反全球化的各種操作。
美國總統特朗普,這位地產商出身的世界上權力最大的人物,把商人的本性發揮得淋漓盡致。他沒有政治底線,嚴重污染了美國國內和國際政治生態。為了所謂的「美國優先」,他挑起中美貿易爭端,從各種國際組織中退群,讓國際合作變得日益艱難。一個社團里,如果老大不想管事了,那老二老三老四們,肯定沒法好好合作。
疫情開始階段,特朗普對中國還算友好。但隨著美國疫情的蔓延,為了轉移國內民眾的不滿情緒,為了連任,特朗普不惜祭起種族主義大旗,改稱「中國病毒」。西班牙大流感、愛滋病、H1N1流感,都始於美國,但國際上並沒有把它們稱作「美國病毒」。
當然,國內一些人的愚蠢言論,也給了特朗普口實。這方面,我們要謹言慎行,要有戰略思維。
疫情之下,油價暴跌、美股熔斷,石油戰和金融戰已經開啟。隨著全球性的封城、歇業、倒閉潮,世界各國經濟將會陷入真正的大麻煩。
活著,將成為世界主旋律。
在重災區歐洲,激增的感染人數,正在擊穿義大利的醫療體系。昨天一天,義大利新增5986例確診病例,新增627例死亡病例,這已經是一場屠殺。我懷疑善於在戰場上投降的義大利人,在二戰期間也沒有這麼大的死亡率。
截至當地時間20日23時許,德國累計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人數已突破1.9萬。每日新增確診人數,持續以數千人的速度上升。數個州,開始宣布實施限制公民出行自由的宵禁令。
西班牙、英國、法國、瑞士、俄羅斯……從南歐到北歐,從西歐到東歐,整個歐洲,都陷入了病毒的汪洋大海,老百姓一批批被病毒收割。
南美洲,巴西已宣布進入公共災難狀態。包括參議院議長達維·阿爾科倫布雷在內的多名巴西政要,已確診感染,其中有17人曾參加過訪美代表團。
截至美國東部時間3月20日晚6點,全美已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9027例,死亡233例。其中,3月20日新確診4776例。目前,包括加州和紐約州,美國已經有4個州先後宣布了「居家隔離令」,影響到7500萬人,占美國人口的近四分之一。特朗普甚至宣布紐約州為重大災區,進入災難狀態。全球的美簽業務也已暫停辦理。美國出動2艘7萬噸級的醫療船,在18個州建立野戰醫院。美國醫生說,全美可能有一百多萬人去世。
疫情的蔓延,對美國經濟已經造成了巨大衝擊。美股兩周四次熔斷,大選關鍵州科羅拉多州近期失業申請10天增長了1600倍,這些對於特朗普都是噩夢。
今年是大選年,至投票時,如果疫情還得不到控制,美國選民很可能會拋棄特朗普。
特朗普從來就不是一個按常理出牌的人。為了贏得大選,他會動用什麼手段,特別值得中國警惕。
病毒無國界,殺人於無形,處處是戰場。
全球數十個國家宣布進入戰時狀態以及國家緊急狀態。軍隊出動,戰備物資啟用,邊境封閉,國際航班中斷,封城宵禁,等等。
這不是世界大戰是什麼?
聯合國秘書長古鐵雷斯說,這是75年來最大的危機。
但這還是全球大流行的開始階段,各國還在努力防控。一旦堤壩被病毒攻破,全世界醫療資源被擠兌,死亡率將飆升,現在的義大利就是一個例子。義大利還算已開發國家,如果病毒蔓延到最貧窮的那些國家,哪怕死亡率和義大利平齊,也將是超越二戰死亡人數的人間慘劇。
中國怎麼辦?
率先遭遇病毒攻擊的中國,在初期階段確實犯下重大錯誤,但很快就開始強力糾偏,付出了極大代價,用舉國力量把病毒悶死,為世界抗疫贏得了寶貴時間。但是有些國家沒有利用好這個機會窗口,病毒一來,手忙腳亂,貽誤戰機。
中國國內戰場現在已經基本肅清,殘餘病毒力量已不足以逆轉局勢,但仍要高度戒備病毒從國門之外的反撲。
病毒可以消滅肉體於無形,輿論戰則可以主導心靈。
前兩次世界大戰中,報紙電台的作用遠不如今天社交媒體的作用大。各種流言造成的恐慌,一些事實帶來的反思,都會極大影響防疫戰爭的成敗。
一個國家也應該有人設。在世界輿論大戰中,我們中國人要做到不卑不亢,有理有節,基於事實,勇於反思,敢於反擊。我們要客觀報道其他國家的局勢,不要自高自大,更不要趾高氣揚。就連一貫喜歡和稀泥混淆是非的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都說,「無論什麼國家這個時候遭難,嘲弄它們在道義上都是站不住腳的。用挖苦、幸災樂禍的語言代替對遇難者的同情、鼓勵,誰這麼干都是丟分的,秀的是人性的低限。」
在這場空前的災難面前,我們中國人的道德良知智慧勇氣慈悲奉獻,是時候向世界人民充分展現了。
此前我們遭難時,世界一百多個國家都幫助了我們。現在,我們率先控制住疫情,應該走出國門,回報世界。
每一天都有無數人倒下,現在要摒棄一切成見,少些勾心鬥角,救人是第一位。中國要全力開動產能,就像二戰中的美國一樣,全力支援全球。
疫情一定會帶來意識形態的衝撞和反思。
中國的價值觀能否說服世界人民?
東方文化的組織性紀律性是否更適合激盪的世界?
西方國家不會出現水晶之夜和國會大廈縱火案?
民主體制和威權模式如何互相融合借鑑?
這些問題,相信都會在此次世界大戰之後,得到明確的答案。
中國必須抓住這個可以又一次改變國運的機會。
疫情之後,如果各國能學會放下,放下積怨,放下爭端,放下區域壁壘,放下霸權主義;如果各國懂得包容,包容不同的學說思想,包容不同的宗教理念,包容不同的社會制度,包容不同種族差異,那麼,這個世界將是一個更精彩更文明的世界。這個星球,依然可以為我們提供生生不息的棲居之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VZ7AHEBrZ4kL1ViHdK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