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影響生活,各國疫情補貼發多少?

2020-04-10     康波財經

停產意味著經濟收入減少,可能會影響到部分人的生活質量。

那麼為了保障國民的生活正常運行,各國都出台了什麼樣的財政補貼政策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新加坡(1新元≈5元)

新加坡的疫情控制的比較不錯,截止到4月8日,累計確診在1600人左右。但為了應對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新加坡將動用財政盈餘和國家儲備金為民眾和企業提供援助。

其中,對於民眾個人的部分補貼政策如下:

為企業員工提供25%的薪資補貼;

所有已經年滿21歲的公民,可以領取900新元、600新元或300新元的補貼,領取標準根據個人收入來決定;

靈活就業者可以每月領取1000新元,領取時長不超過9個月;

而低收入者可以領取3000新元的補貼。

日本(1元≈15日元)

日本目前已經實施的補貼政策包括以下兩項:

一是需要在家照顧停課孩子的員工,包括正式工和臨時工,每天可以領取8330日元的補貼;

二是因疫情影響工作的個體戶、靈活就業者,每天補助4100日元。

日前,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政府計劃向因為疫情而收入減少的家庭發放20萬日元,大概會有1000萬戶家庭獲得這一援助。

韓國(1元≈173韓元)

據韓媒2月份的報道,如果一個四口之家中有一人需要居家隔離觀察,那麼韓政府將提供每月123萬韓元的補貼。

即使隔離者不與家人同住,也能獲得45萬韓元左右的補貼。並且補貼的額度是根據家庭成員的人數和隔離天數來確定的。

最近新華社報道韓國政府又出台了新的政策:將向約70%的中低收入家庭發放總金額為9.1萬韓元的一次性「緊急災難救助」,以此來刺激經濟,緩解疫情衝擊。

美國(1美元≈7元)

此前,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查克·舒默接受CNN採訪時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希望能在4月6日之前向民眾發放第一次補貼:成年人每人1000美元,未成年人每人500美元,補貼將通過支票或直接付款的方式發放給民眾。

而那些已經確診或需要隔離的民眾,則可以獲得14天的帶薪病假。

最近,美國民眾辭職領取失業金的新聞衝上熱搜:不同於因為疫情或其他原因「被解僱」,美國民眾更多的是「主動辭職」,放棄原來可以領取的工資,而去申領失業救助金,這一行為看起來讓人疑惑。

更讓人疑惑的是美國政府方面鼓勵大家這麼做。但相關的專家表示,救助金是國家政府支出的,不需要企業支付,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企業的經濟壓力。

加拿大(1加元≈5元)

加拿大政府為應對疫情,其總理特魯多宣布了規模達1070億加元的財政救助方案。

只要民眾是因疫情失業、停工停薪,或被感染隔離、照顧感染家人或子女,以及不能申領失業保險金的自由職業者等,都可以領取每月2000加元的補貼。

除了對職工的補貼,還有對中低收入家庭的補貼、育兒補貼和按揭貸款援助等。

西班牙(1歐元≈7.7元)

據央視新聞報道,西班牙內閣部長會議於3月31日通過了一項針對失業臨時工的補助。

3月15日至27日之間,因為疫情被僱主解僱的臨時合同工,可以每個月領取440歐的經濟補助。這項補助可以一直申領到疫情結束後,申領人找到新的工作。

英國(1英鎊≈8.77元)

英國為了保障民眾的生活,維持基本經濟活動的運,也制定了「薪資補貼」的政策。

英國政府將為因為疫情而無法工作的人補貼個人工資的80%,補貼金額不超過每人每月2500英鎊,但補貼對象中不包括被解僱的人。

據了解,每月2500英鎊的標準已經超過了全國收入的中位數,是比較高的補貼水平了。

澳大利亞(1澳元≈4.46元)

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表示,雖然澳洲無法在疫情中「倖免」,但對疫情所帶來的經濟危機,澳洲已經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來保障民眾的健康和福祉。

650萬的澳洲人,可以獲得750澳元的即時性現款補貼,即使是已經在領取養老金或其他部分補助的人,同樣可以領取這一筆錢。

以上是全球部分國家為了應對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以及保障民眾生活而出台的財政補貼政策。雖然我們國內的疫情控制比較平穩,但大家也還是要小心。最後希望,全球的新冠肺炎都早日結束,生活回歸正軌!

聲明:康波財經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和學習交流之用,不對您構成任何決策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NpKaHEBiuFnsJQVcYy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