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什麼值得買平台請關注本帳號獲取更多好文,作者:艾路艾魯
222點贊 2310收藏 88評論
算是系列第二期?
文章的最開頭放個索引,大家可以各取所需~
一、熱鍋,冷鍋,熱油,冷油,寬油,滑鍋
二、關於油炸的油溫問題
三、勾芡是什麼,怎麼做,用什麼粉比較好
四、常見香料的認識和使用
五、青菜如何做得又綠又嫩
六、處理生肉以及如何去腥去血水
七、加速燉肉的方法
八、關於炒糖色
九、買到很老的肉應該怎麼做
十、煎魚怎麼不粘鍋?
寫在前面
在張大媽上寫了那麼多菜譜,零零碎碎的講了一些做飯時的要點,但從來沒有系統的講解這些下廚技巧
這次就來寫一個針對下廚新人的做菜技巧吧,相信對於很多剛開始嘗試下廚的人都有非常直接的幫助。
廢話不多說,進入正題——
一、關於熱鍋,冷鍋,熱油,冷油,寬油,滑鍋的詳解
有看王剛王師傅的做菜視頻的都會知道「熱鍋燒油」,「冷鍋下油」並時常被「寬油勸退」(實際上我也是 )……那麼就按順序來說說,首先是熱鍋冷鍋,顧明思議熱鍋就是將鍋燒熱再來進入下一步,冷鍋就是直接將鍋拿來用。那麼再接下來就延伸出了熱鍋冷油,冷鍋冷油這些詞彙了。熱鍋冷油就是先將鍋燒熱,再加入油,像炒菜炸蒜,炒料頭等就要先熱鍋再熱油(注意關小火防止炸糊 );冷鍋冷油的話,一般是用來油炸的,就是把鍋擦乾倒油進去,然後再開火加熱(可防止熱油亂濺)。
再說說寬油。家庭燒菜確實是很難做到每頓飯都像王師傅那樣的「寬油」,那寬油的目的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將菜,肉充分過油(並非簡單等同於油炸),起到增色增香的作用。 家庭料理中,如果做不到「寬油」很多時候其實只需要充分滑鍋後加入適量油即可(當然能寬油是最好啦,這裡只是說一個折中的做法),那麼問題來了,滑鍋又是什麼?滑鍋其實更簡單,一般會用在鐵鍋上,因為鐵鍋不像不粘鍋一樣有一個防粘的塗層,如果想有不粘效果的話,就需要自己來做出一個塗層,那麼就需要用油啦。
滑鍋的步驟比較簡單,就是燒熱鍋,加不那麼寬的寬油(又是寬油 hhh)燒油的同時滾動炒鍋,讓油充分滋潤鍋面,這樣就會形成一個天然的防粘鍋塗層。炒肉的時候就不容易沾鍋啦。其實不止鐵鍋,平常家裡用的無塗層的不鏽鋼鍋啥的,都可以用滑鍋的技巧來防粘。
我用家裡的蜂窩炒鍋都會滑鍋,順便,因為每次都有很多人來求連結,所以這次掛個商品連結,一般購物節的價格還不錯~
二、如何測定油溫
這個多簡單,一個油溫計搞定,無論是紅外線還是探針,都可以,這東西在家庭料理裡面非常方便。除了用在這裡,還可以用來測牛排中心溫度,來讓牛排的熟度更加準確;測水溫,在沖調奶,紅茶等飲品的非常有幫助。
這種是探針型,需要將探針懟進油里 。
這種是紅外線,放在上方滴一下就行
那如果不打算購置廚房溫度計,那麼就可以用一根木筷子來測油溫,一般來說,木筷子伸進去,感覺筷子表面有大量泡泡,這時候油溫大概就有6.7成熱了。為了保證炸物質量,油溫我們需要既不過低導致包裹物散開,又不過高導致外皮炸糊,大概6-7成的溫度是比較適宜的,一般都可以在這種時候丟下去炸。 (注意炸東西的時候需要儘量控干水分,保持溫度,不然水可能會亂濺,這裡用長筷子可以減少油濺到手的幾率)
那如果復炸呢?復炸就非常簡單粗暴了,因為復炸只是要讓炸物更加香脆,對,脆是重點,所以就需要我們開大火將油燒熱,感覺油開始起泡泡,有些冒煙的時候就可以丟進去了,高溫翻滾的油會迅速鎖住水分,將外皮變得酥脆 。但千萬記住不要炸太久,一般看炸物的大小,包裹物的厚度,20秒上下足矣。
三、勾芡是什麼,怎樣勾芡更加合適
勾芡,很簡單就是用澱粉水將料理的汁水收住。有包芡,薄芡,糊芡等技法,但這裡不贅述,我們只需要知道勾芡就是起到收汁,掛漿效果的烹飪技巧就行。
PS:剛剛有同事看到了,問我:勾芡是啥呀?
先說說澱粉的種類,根據材料的不同,澱粉可以分為小麥澱粉,玉米澱粉,紅薯澱粉,土豆澱粉,木薯澱粉等等,基本上澱粉含量高的東西,都可以做成粉。但是我們一般家庭用來做菜的生粉的一般就那幾樣,我常用的有小麥澱粉,玉米澱粉和土豆澱粉,勾芡的話理論上這幾種都可以用,但實際上使用起來會有些差別。
1.小麥澱粉
其中小麥粉也叫澄粉,可以用來做蝦餃皮,腸粉皮等,會有透明的質感;
2.玉米澱粉
也叫粟粉,比較適合拿來油做油炸食品,增加酥脆感,勾芡掛漿後會一直保持粘稠感,像糖醋排骨這種掛漿我會用玉米澱粉;
3.土豆澱粉
土豆澱粉的黏性比較大,收汁掛漿的時候能夠起到增稠的目的,放涼後會變水,很多美食博主會將土豆澱粉和用得比較少的綠豆澱粉作為勾芡首選。像是做蒸排骨需要上粉抓腌我會用土豆澱粉,蒸出來的效果會比較好~
四、常見的香料的區分
潮汕人做滷鵝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有獨門配方,每家的滷鵝做出來的味道都不盡相同,這就非常考驗廚師對於香料的把握了。而我們常見的香料里還真有蠻多種容易讓人產生混淆的,這裡介紹幾種常用香料的同時來做下區分。
而香料的種類多到不可數,這裡就說說比較常用常見的幾種香料的區分。
1.八角
八角
首先是我們常見的八角,因有八個角而得名八角。香氣濃烈,有點甜甜的感覺,跟肉類非常搭。因為味道非常濃烈,基本上滷製肉類我都會用上,作為香氣里的主旋律,有非常誘人的芳香,可以幫助去腥。
買八角的時候,以完整8個角的為質優,儘量買這種完整的。之前看過新聞,市面上有不法分子用其他的東西來冒充八角,最大的區別點就在於角的數量不同,所以如果碎了就不容易判斷,容易買到假的。
2.桂皮
上桂皮,下肉桂
接下來是桂皮。注意區別肉桂和桂皮(實際上,肉桂也是桂皮,都是某種桂樹的皮哈哈哈),別說,還真有人會認錯(不是我不是我不是我 )。兩種東西在外形和味道上都非常相似,但區別在於桂皮顏色更深一些,呈深褐色,而肉桂則稍稍帶一些紅,更淺一些,比較像紅棕色。
我們平時在市場,超市上買的香料以桂皮為主(當然也能買到肉桂)。桂皮同樣是以香甜為主,味道雖然給人甜膩的感覺,但相對肉桂寡淡一些,是八角的好搭檔~
而肉桂在平常料理上也會用到,味道會比桂皮更加濃郁,帶有一絲苦澀和辛辣。有一些糕點也會用上肉桂增香,咖啡店也有肉桂粉可以加,都能夠增加口味的層次感~
3.胡椒
這裡有黑胡椒和白鬍椒,簡單來說白鬍椒就是去了皮的黑胡椒,白鬍椒就是胡椒漿果的核。相比黑胡椒,白鬍椒會更加辛辣,但因為去掉了漿果肉和皮,所以相對來說黑胡椒的味道又比白鬍椒濃烈。一般在做菜的時候,黑胡椒更多的是用即時研磨的方式,能最大限度的讓他散發香氣;而白鬍椒我們一般用的都是研磨後的粉末,因為白鬍椒香氣比較穩定,並且更多的時候我們也需要更細膩的粉末來增加辛辣感。
一般黑胡椒我們用來烹飪肉類會比較多,像牛肉,雞肉;白鬍椒我喜歡跟豬肉搭配,潮式的清湯也喜歡放胡椒,能讓湯頭更加鮮香。
4.香葉
香葉即月桂葉乾燥後的產物,雖然是月桂,但他跟前面的桂皮,肉桂並沒有關係。香葉用途會更加廣泛一些,因為味道相對比較濃烈,所以跟其他香料搭配使用不宜太多,容易產生喧賓奪主的感覺,使用更多的是出於去腥增香的作用。同時是我非常喜歡使用的一個香料。(我才不會告訴你是因為女朋友買了一斤香葉放家裡的原因,微笑)
5.茴香
小茴香會比孜然更大一些
說到茴香很多人要問大小茴香,大茴香跟小茴香是不同種類的東西。而大茴香我們才剛剛提過,是噠,就是八角,八角成為大茴香;小茴香則是小種子一般的顆粒物,香氣清新,有微微的辛感,同樣是適合用來烹制肉類的,長這個樣子。
好了,看到照片你可能又會問,這不是孜然嗎?不……他們只是長得像而已,小茴香相對來說會比較大,孜然則小,他們的味道也完全不一樣,孜然的香氣會更加濃烈一些,也更加獨特,聞過就不會忘~
五、青菜怎麼煮可以又綠又嫩?
我們先來看看飯店是怎麼做的,一般在飯店吃都能看到一盤油亮亮,翠綠綠的蔬菜,看著就讓人食慾倍增,但吃多幾個又不免有點點澀——其實原因很簡單,很多飯店做蔬菜為了保證蔬菜的賣相,會將蔬菜過一遍鹼水,這樣蔬菜就能夠保持良好的光澤和鮮艷的綠色,但這樣做就容易影響口感,讓菜有一股鹼味,雖然並不是不好,對健康也沒啥問題,甚至有些人會喜歡這股鹼味,但比如我就不太喜歡……
所以如何將蔬菜烹飪得又綠又嫩,用鹼水焯一遍是非常好的方法,但同時還有一個很好的方法,比上面那個更有效~
就是——洗菜的時候加入一點小蘇打浸泡一下。這個方法相較於過鹼水更加實在,首先鹼性的水有利於去除菜表面的農藥殘留,讓菜更加乾淨健康;再者,用小蘇打浸泡過的蔬菜,烹飪的時候會更加翠綠不容易變黃,即時出鍋後放一段時間也能保持著翠綠翠綠的樣子~炒和灼都通用的哦~(因為小蘇打太好用了,所以買東西的時候時常會加購湊單,不知不覺家裡已經屯了這麼多了……)
雖然看著挺多,但日常消耗量還可以,用來洗洗抹布效果也很好
這個是我早上8點鐘做,拿到公司12點開吃的生菜,經過微波爐的2次加熱都是非常青翠漂亮~讓人食慾倍增呀~
青菜不發黃會讓人更有食慾~
再分享一個做出漂亮水煮青菜的方法:就是水煮開後,往水裡加油加鹽再放青菜,因為水溫高,所以基本上感覺到青菜變色了,翻幾下就可以出鍋(生菜甚至是以秒計的),但要注意每次放青菜的量不要太多,炒菜同理如果太多建議分兩鍋炒。
六、處理生肉以及如何去腥去血水
生肉處理,這裡以整雞作為例子,一般雞皮的表面都會有一層粘液,單用水沖洗雖然能夠清洗,但如果要認真的處理,達到去味去腥的效果,那就需要用到兩種東西——粗鹽和小蘇打,粗鹽的大顆粒可以起到高效的摩擦效果,小蘇打的潔凈和去味能力又是槓槓的,搭配起來非常好用~
那麼後續應該怎麼做?很簡單,焯水,然後撇去浮沫——將水燒開加入薑片和料酒,根據肉的大小選擇焯水的時間,一般不需要熟透,只處理表層,將部分血水逼出即可,血水出來後會變成浮沫,也就是嘌呤,清理掉即可~基本上帶皮的禽類肉類都可以這樣處理,如果是像牛腩這樣的肉可以省略小蘇打鹽抓洗這一步。
那麼總會有菜品里的肉不不焯水吧?當然,像蒸排骨就沒必要焯水,因為焯水會導致蒸出來的排骨不夠嫩滑,這裡就需要做,泡水去腥的操作,一般飯館會用流水浸泡,通過水流的流動將血水浸出並隨著流水衝掉,在家裡沒條件,可以將水流開到最小,讓浸泡排骨的水盆保持飽和,慢慢將血水衝掉;如果覺得費水,也可以直接浸泡,過一段時間換次水即可。
七、加速燉肉的方法
總會有碰到肉燉不爛的時候把?肯定的,特別是牛肉,牛腩,牛肋條這些纖維比較粗的肉類,很容易出現久煮不爛的現象。那麼怎樣加快速度呢?那就是用高壓鍋啦,嘻嘻。有些人是會害怕高壓鍋的,但是不用怕啦,高壓鍋真的不會爆炸,相反他可以幫助我們很高效的完成各種燉肉同時又不失風味(當然如果能用鍋慢燉是更好的,因為能夠更加入味濃香)。
高壓鍋也有普通鍋和電高壓鍋之分,但安全性各方面都大同小異,其實都是起到一個增壓增溫,讓肉更快進入第二個熟點的作用(肉一般有兩個熟點,第一個熟點就是斷生,第二個熟點就會軟爛)~以前老家是開百貨商店的,從小用到大都是雙喜的高壓鍋,國產的老牌子~印象特別好,逢人必推hhh
那除了這個還有沒有什么小方法呢?也有,就是在煮肉的適合加入一點山楂,山楂的酸甜不僅可以起到去腥提味的作用,還可以很有效的和肉產生反應,讓肉變得更加酥爛軟糯~ 肉里的肥油也會因為山楂的加入也沒那麼膩,更容易消化~
當然還有一個要點,就是不要讓肉冷卻,即不要澆冷水。我們在焯水的時候,難免會將肉撈出用清水沖洗,這一步如果用涼水的話,容易讓肉急劇收縮,這樣有可能導致肉不容易燉爛;在煮的時候也需要避免加冷水,儘量一性加入足夠的水,中途加水(特別是冷水)鍋內溫度會變化,也容易讓肉收縮,不容易燉爛。
八、關於炒糖色
煮出來的肉白白的,放醬油的顏色不夠怎麼辦?
放老抽呀~
都說做燉肉不炒糖色是沒有靈魂的。炒糖色是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就是用把冰糖加熱到微焦,變成焦糖的時候,將肉均勻的裹上糖漿,這樣肉就會有上色的效果啦。那像上面說的,不想炒糖色可以放老抽嗎?當然沒問題,我覺得其實炒糖色和放老抽都有一個目的,就是上色。
但是其實炒糖色還有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炒肉。
將糖漿裹上肉後,不斷的翻炒至表面焦化,有一股焦香焦香的味道。這個目的是為了炒出肉香,下鍋的時候更容易燉爛出味,同時也更容易吃進汁水。如果說我們不炒糖色,有的人可能會將炒肉的過程省略掉,這就會導致燉煮出來的肉不夠炒制過的好吃(風味不足~)。所以說炒糖色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沒有問題~
一般炒糖色我會用冰糖或者黃糖,有啥用啥,感覺應該差不多hhh,不過牌子的話我還是比較信太古~
九、炒肉煮肉買到很老的應該怎麼辦
有時候我們經常會買到一些比較老的肉,豬肉,牛肉這些(主要是牛肉)。如果拿來燉還好,那如果拿來炒或者煮呢?牙口好一回事,牙口不好的恐怕得嚼到下巴脫臼吧……對於不是很老的肉,我們可以用澱粉腌肉,充分抓腌後還是可以達到軟化肉質的作用的,但是就要注意炒肉的時候控制火力和翻炒頻率,加了澱粉會容易粘鍋。
那如果買的肉老到連加生粉腌制都救不了的呢……?注意,只針對老得很的肉。那這個適合就需要用到一個東西啦,就是嫩肉粉,嫩肉粉的成分是蛋白酶,可以起到軟化肉質的作用,撒點點在肉上充分抓腌(記住不要腌制過久,會影響肉質)就可以炒制了~
懶得去買嫩肉粉?那也可以用我們之前用剩下的小蘇打~萬能哦!適量的小蘇打也可以起到嫩肉的作用,一物萬用簡直太完美啦~~~我就是來吹小蘇打的!做出來的肉還經常會有一股餐館的感覺——是的餐館也喜歡用小蘇打嫩肉~但是還是要注意用量,一丟丟就可以,多的話容易出現一股鹼味,也會讓肉變得軟趴趴,很嚴重的影響口感。
十、煎魚怎麼不粘鍋?
以前偶爾做煎魚的時候經常發些煎魚很容易粘鍋,所以做出來的魚肉都是碎碎的,醜醜的 。
煎魚想要不沾?買個不沾鍋啊!我覺得一般家庭還是非常有必要備一個不粘鍋的~因為可以剩下很多事情,不用去做過多的操作,一個不粘鍋全搞定~以前一般用的都是蘇泊爾的不粘鍋(因為店裡在賣),也是蠻經久耐用的,塗層蠻結實。
好的先打住,我知道你們不是來聽這個的,還是認認真真講講如何煎魚不粘鍋的技巧吧 ~雖然我也可以做到煎魚不粘鍋,但是因為我不是特別經常吃魚也比較少做魚(對的,不吃就不做,成年人的任性),相比之下我爸作為喜好吃魚的人,他在煎魚方面比我更有經驗~
順便插一個之前煎扒皮魚的成品圖。
果然我應該用不粘鍋的,嘖
經過深刻的探討後,我在這裡總結一下關於煎魚的技巧:
1、魚需要洗去表面粘液;
2、用鹽腌漬表面;
3、下鍋必須擦乾,然後在魚表面抹一點點油;
4、煎魚油要稍多些or充分滑鍋;
5、不著急翻面,將一面小火慢煎至稍焦再翻。
一共五點,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使用~相信你一定會變成煎魚高手的~~
結語
其實做飯這件事說簡單是非常簡單的,門檻低,每個人都可以嘗試自己下廚做點東西(只要吃不死就行hhh )。同時現在媒體,網絡都非常便捷,我們能通過很多方式路徑來學習到做飯下廚的知識,這也能夠從知識層面上提高我們對做飯的認識和經驗。但最終實踐的落實過程也遠遠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作為一個在廚房摸滾帶爬的小白,做飯一直是我平日裡的愛好,但因為經驗不足也走過很多歪路,也在不斷地學習,糾正,交學費,重新嘗試和進步。
所以,做不好飯不要緊~就當交了學費~下次我們就有更多的準備和經驗來做好啦,相信每個人都能成功進階~
好的今天就寫到這啦~慣例放個小朋友翠花兒鎮樓~
笑顏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