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視:"智能物聯"讓機器人學會團隊合作

2019-08-20     亞時中文網

計算機視覺技術被業界普遍認為是目前落地應用最廣的人工智慧技術。計算機視覺技術中,商業化落地最快的又當屬人臉識別技術。

根據深圳市人工智慧行業協會發布的《2019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白皮書》,中國在人臉識別領域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曠視、商湯、依圖、雲從、漢王科技五家公司合計占據中國計算機視覺應用市場80%的份額。

亞洲時報從人工智慧公司曠視了解到,將人工智慧科技和計算機視覺算法應用於物聯網領域是一個必然趨勢。


(圖源:網絡)


曠視副總裁謝憶楠接受亞洲時報採訪時表示,曠視在2018年年底、2019年年初提出「智能物聯方案」概念,現在作業場景里的設備越來越多,機器人單體控制已經無法滿足需求,需要「智能物聯」實現統一化管理,做到群體智能。

2019年1月,曠視發布名為「河圖(Hetu)」的機器人戰略核心產品,標誌著這家被譽為中國「AI四小龍」的獨角獸企業正式進軍「AIoT+物流供應鏈」領域。

媒體報道稱,「河圖」是業內首個智能機器人網絡協同作業系統,能夠在一個場景裡面,同時控制上百個機器人,按照中央系統統一規划進行作業,像人類一樣也學會團隊合作。


(圖源:網絡)


以落地需求極大的「倉庫」場景為例,智能物聯方案能夠解決貨物搬運機器人、機械臂、自動傳送帶等單體設備的統一協作。這些設備在智能物聯方案提出之前是單體的、分離的,而當智能物聯概念介入後,倉庫便能實現群體協作、完全智能。

據曠視介紹,「河圖」可以做到每天200萬訂單、三百個機器人的協作工作量。目前,曠視在天津經營著一個近400台機器人協作辦公的智能倉庫,這是亞洲範圍內最大的自動化倉庫。

作為中國最受關注的AI科技企業之一,曠視科技今年宣布完成了D輪7.5億美元融資,投資者包括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BOCGI)、阿布達比投資局 (ADIA) 旗下全資子公司、麥格理集團以及工銀資管(全球)有限公司等大機構投資者。

曠視副總裁謝憶楠向亞洲時報表示,曠視將繼續加大AI引擎Brain++的研發,探索個人設備,城市、供應鏈三大領域的研發,同時加大AI人才的投入。(撰文/黃婉儀)

原文連結:http://atimescn.com/TechnologyView-7413.html更多內容請複製連結搜索官方頁面【http://atimescn.com/index.aspx】

特別聲明: 本站轉載或引用之圖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站聯繫,本站將及時更正、刪除。版權問題及網站合作,請通過亞時中文網郵箱聯繫:[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HsLrmwBvvf6VcSZK8p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