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3281字,預計學習時長9分鐘
圖源:unsplash
2020年實在是太難了,全球公民都在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危機::經濟模式受損、政治停滯、氣候變化和人口老齡化等。單獨來看,每一項都是歷史性挑戰,我們亟需轉變社會意識和找到新的政治解決方式。
它們都對人類文明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在這些持續已久的問題之上,2020年又產生了新的變數,新冠疫情引發了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為嚴重的全球經濟衰退,這表明我們需要一個系統性變革:我稱之為「全自動奢侈型共產主義」。
一是經濟模式受損。在疫情爆發前,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模式就已經開始衰落,許多國家生產力低下,工資水平停滯不前——這在富裕國家表現得尤其明顯。
美國和英國的住房自有率在過去十年中都有所下降,貧困問題也變得更加嚴重。在2007年金融危機過後的幾年裡,美國領取食品券的人數幾乎增加了一倍,增長至當前已達到歷史最高點。
在英國,有數百萬人通過食品銀行購買基本生活用品,這在十年前是聞所未聞的。重點是,在英國成為貧困人口相當於有了一份工作,而不是意味著失業、退休或生病。對許多人來說,工作也不再有報酬。
圖源:unsplash
第二個問題是氣候危機。科學界普遍預計,本世紀氣溫上升2度,這意味著到2050年左右可能將有數以億計的氣候難民。氣溫升高1度,亞馬遜熱帶雨林就會大面積消失,為地球三分之一的地區提供清潔水源的冰川就會融化,更不用說格陵蘭冰原也會融化了。
氣溫上升2度以上都可能引發一系列更嚴重的後果,從3度升到4度,從4度升到5度,以此類推。在一個比現在高6度的世界裡,地球的對流層——我們都賴以呼吸的地方——將會甲烷過量,任何有肺的生物都會死亡。
三是人口老齡化。它也許沒有生態崩潰那麼嚴重,但同樣也是一場災難。人口老齡化的原因主要是出生率下降和預期壽命延長,這聽起來都是好事,可人類與其他物種不同,老齡化會導致老年人的數量遠超年輕人。它也會帶來十分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問題,從高公共債務到低經濟增長率,再到福利體系和公共養老金,都會產生前所未有的壓力。
圖源:unsplash
了解目前人類所面臨的的大問題是很重要的,與此同時,新冠疫情也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性事件,揭示了人類尚未準備好應對未來挑戰的真相。人口老齡化意味著永無止境的預算危機——如今這些危機甚至會更早來臨,因為流行病已經引起了各國赤字,這種情況在和平時期從未出現過。
英國已經有超過65000人死於冠狀病毒,而美國死於冠狀病毒的人數則更多。當氣溫急劇上升後,英國會經常遭遇熱浪,加州乾旱也會日益嚴重,這兩個國家又將如何應對呢? 過去幾個月的事實表明他們無法應對,就算有重大應對措施,也只是亡羊補牢罷了。
疫情為我們敲響了警鐘,讓我們開始重視這些以前被忽視的問題。在《全自動奢侈型共產主義》一書中,我認識到,儘管我們的時代危機四伏,但在技術領域,同時發生眾多變化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
全自動奢侈型共產主義的核心是主張科技革命(圍繞自動化、可再生能源、人工智慧以及其他的「信息產品」)與挑戰並行,共同定義21世紀。像工業革命一樣,這次革命也極具變革性,人工智慧和太陽能在技術革命中的作用之大,就相當於蒸汽機和化石燃料在瓦特和博爾頓時代的作用。
就目前情況而言,自動化只會導致失業,破壞社會公平。但隨著制度的改變,它可以縮短工作時間,提高生活質量,並能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建設綠色經濟。
此外,醫療保健品、甚至是食品等也成為了信息產品,它們的主要價值不再依賴於傳統的生產要素(如土地和勞動力),而是依賴於信息。
在醫療保健領域,我們看到了合成生物學和基因組學成本的降低,這兩個領域的趨勢在製藥業已經明顯增強——毫無疑問,信息是其主要的價值來源。
在食品領域,科技應用於細胞農業和培養肉,它們也屬於信息產品,導致了其價格的下降,我稱之為 「超級供應」。2013年,世界上第一個不用真牛肉做的牛肉漢堡誕生了,定價為32.5萬美元;但到了2021年,該價格將會降到10美元。隨著普及度愈高,價格只會越來越低。
圖源:unsplash
這對於核心假設是「稀缺永遠存在」的資本主義來說是個問題。《牛津經濟學詞典》將經濟學定義為一門「研究稀缺資源如何分配或是否應該被分配的學科」,但是「超級供應」意味著價格持續下跌,回報率下降。
我們的經濟體制的核心意識假設是稀缺永遠存在,在這種體制下,這首先就減少了生產商品和提供服務的動力。其會導致壟斷盛行,智慧財產權保護強化,排他性加強。兩百年來,資本主義不斷創造價值,而如今供給充裕,很少有人願意繼續相信它那以世俗神學為基礎的配給制度。
新冠病毒使形勢變得更為嚴峻,疫情不僅導致大規模裁員和工廠倒閉,還助長了非市場需求,並向人們暗示會以不同的方式利用技術。其中一個例子是疫苗,人們越來越認為它是一種全球共享的基礎設施,這是相當正確的看法。因為無論貧富,任何人都需要接種疫苗。新冠爆發意味著我們需要制定一個全球醫療標準,普及免費疫苗。若把醫療保健變成一種商品,人類將無法負擔。
中國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系統大約覆蓋了9億公民,可以快速搭建臨時基礎設施,降低流行病傳染風險。它證明了公共支付系統的潛力,不僅能簡化稅收征管,還能收集具有社會價值的數據。
圖源:unsplash
隨著人工智慧在未來幾年大規模投入使用,這些數據將對創建深度學習應用程式至關重要,既能預測公共運輸系統的實時需求,又能監測當地流感爆發情況。21世紀20年代的一個重點要求將成為:共同創建和分享數據。
然後是網際網路連接的問題。去年,當英國工黨(Labour Party)提出普及全國免費寬頻服務建設時,曾被嘲笑為不切實際的烏托邦想法。然而,當數以百萬計的人在家遠程工作或學習時,網際網路作為公共基礎設施的重要性是無可爭辯的。如此重要的設施,難道不應該逐漸走向免費嗎?
最後,新冠病毒也引起了一系列商業危機。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2019年英國的零售業的銷售額是有史以來最低的。在過去幾個月里,很多實體店關門倒閉,大量消費者開始網上購物,像亞馬遜和微軟這樣的電商巨頭的市場份額和公司市值就上升了。
除了電商巨頭,那些能通過採用新技術來減少員工人數的企業也將從這場疫情中獲益。英國的PureGym便是這樣的領軍企業,它追求人員配置最小化,計劃重新開業,同時讓會員實時了解當地健身房的情況。
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這些數據導向的無障礙互動非常良好,但對許多企業來說,這使它們可以藉機裁員來提高市場份額。如果像PureGym這樣的企業能夠在未來一年內生存下來,可能會在今後迅速走向壟斷地位。最重要的是,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較少的員工人數使這些公司更能夠應對疫情。
圖源:unsplash
這種市場整合和缺乏競爭的局面將導致技術性失業;也就是說,即使能夠研製出疫苗,也不可能在舊經濟體制中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毋庸置疑,最佳政策應對措施是在綠色環保技術、公共基礎設施和醫療保健等社會必要部門中創造就業崗位,這應由公共控制的機構指導,同時也要注意減少工作時間。
新冠病毒正在加重各種能改變世界的世紀危機,但它也使人們看到了制度變革的必要性。我們應建立這樣的經濟體:既能應對人口老齡化、氣候變化等挑戰,也能將現代化的技術紅利服務於人民,而不是利益至上。
我們未來的道路必然是很艱難的,一些問題可以避免,但需要來自群眾的壓力和大膽的選擇。至少,這場疫情必須是敲醒人類的警鐘。
留言點贊關注
我們一起分享AI學習與發展的乾貨
如轉載,請後台留言,遵守轉載規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uJ1tHMBd8y1i3sJfz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