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正的共享!區塊鏈技術是如何幫助共享經濟崛起的?

2020-08-03     讀芯術

原標題:這才是真正的共享!區塊鏈技術是如何幫助共享經濟崛起的?

全文共2134字,預計學習時長6分鐘

圖源:unsplash

共享經濟在五年前可能是個新鮮詞,而今我們肯定都已不再陌生了。從退押金還沒排上號的小黃車,到商場裡隨處可見的共享充電寶,再到共享臥室的Airbnb,共享經濟正在迅速改變我們生活和工作的交流方式。五年前,共享經濟的價值約為150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其價值將超過3350億美元,該行業潛力巨大。

基於點對點(P2P)活動,個人通過平台獲取、提供或共享使用商品和服務的權利,一些懷疑論者認為,區塊鏈在這個行業中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恰恰相反,區塊鏈的作用實際上至關重要。

共享經濟的問題

致力於技術研發的專家小組區塊鏈委員會表示,共享經濟正在受到一種糟糕模式的影響,即所產生的收入無法與所有相關成員公平分享。此外,Uber和Airbnb等平台如何在所謂的點對點交易中充當中介也是一個問題,這樣的交易讓參與者別無選擇,只能遵守所提供的條款和條件。

直接連接是非常不推薦的:雖然這些平台可以提供不錯的用戶介面,但是個人無法在不違反服務條款的情況下在平台之外交流。

這些公司有權定價,他們在「點對點」系統中獲取了可觀的收益,甚至還存在安全和犯罪案件。雖然此類事件很少發生,但有報道稱,根據Uber的記錄顯示,僅在美國2017年發生了2936起性侵案件,2018年發生了3045起性侵案件。其他拼車公司也有類似的案例報道,如馬來西亞的Grab和印度的Ola。

圖源:unsplash

你甚至可以找到專門講述Airbnb恐怖故事的網站。從萬聖節期間的槍擊案、盜竊案、賣淫案,到偷窺狂主人使用間諜相機監視客人的案件,這實在令人震驚。雖然Airbnb等平台確實進行了背景調查以提高安全性,但是其驗證過程仍然是有很大改進空間的。

區塊鏈有助於進行身份驗證和背景檢查,從而提高流程效率,甚至可以更進一步地激勵良好行為,懲罰不良行為。該技術的分散性確保了資料庫的安全性,減少了集中式伺服器的漏洞。

基於區塊鏈的共享經濟平台的興起

區塊鏈技術給共享經濟帶來的諸多好處逐漸顯露出來,我們正在見證基於區塊鏈的平台在該領域的興起。諸如TimeCoinPrototol之類的協議促進了區塊鏈在共享經濟中發揮作用,該協議提供了一個平台,新項目可以在此平台上構建共享經濟服務。

該項目還認為它可以解決零工經濟中的一些問題。它於去年啟動,使用「工時卡」,允許用戶標記他們的工作時間。可以通過購買這些工時卡以換取各種服務,包括諮詢、攝影和關係諮詢。它的未來開發潛力還包括提供財務建議、算命、編程和培訓。

Cointelegraph稱:「TimeTicket已經成功籌集了320萬美元的股本,目前正計劃在香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以啟動並運營TimeCoinProtocol。總共將發行1億張TimeCoins代幣(簡稱TMCN),其中58%將用於代幣銷售。」

TimeCoinProtocol只是其中一個,還有像基於以太坊區塊鏈的Origin等平台,以及一些在DeFiprime.com(一個列出了頂級DeFi項目的平台)上顯示的其他平台。

共享經濟預計將比傳統運營公司增長更快。普華永道的研究顯示,2013年至2025年間,共享經濟的收入將以驚人的2233%的速度增長。相比之下,採用傳統運營模式的公司,收入將僅增加39.6%。

圖源:unsplash

2015年進行的一項研究還發現,約44%的美國人熟悉共享經濟商業模式,而19%的人已經嘗試過。快進到2020年,這個數字急劇增長。Statista預測,到2021年,超過8600萬美國人將參與共享經濟。這個數字幾乎是2016年4480萬參與共享經濟的美國人的兩倍。

瑞士信貸的數據顯示,17%的人願意共享沙發。這表明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分享他們不經常需要的物品,共享經濟正變得越來越受歡迎。《中國日報》的數據也顯示,早在2017年,就有超過7億中國公民參與了共享經濟,超過了中國一半的人口,當時該行業價值估計超過7600億美元。

Airbnb稱,全球酒店因該平台每年虧損超過4500億美元,因為它更便宜,所以受人喜愛。在Airbnb上,你甚至可以從1400個可供使用的島嶼中租用一個,也可以從3000個可供選擇的城堡中挑選一個。

通過取消管理人員、中介人員和雇員,企業成本將大幅降低;使用具有抗審查性的應用程式內評級系統可確保安全性,因為該系統基於區塊鏈;當用戶共同管理平台時,還可以通過財務激勵來確保公平。最終,區塊鏈將幫助共享經濟領域的平台減少對企業的依賴,開創出不同於以往的新未來。

留言點贊關注

我們一起分享AI學習與發展的乾貨

如轉載,請後台留言,遵守轉載規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uIntXMBeElxlkka6c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