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不想用?試下用高湯給菜提鮮味,教你家庭高湯的做法,很簡單

2020-02-28     小喬的美食美客

平時做菜,最高的標準就是將菜品做到一個「色香味俱全」的效果,而在這個「味」中,除了中國菜里「咸酸辛甘苦」的五味之外,鮮味也是一道好菜品不可或缺的一種味道。現在給菜品提鮮味,大部分都是用味精、雞精、耗油之類的調味料,但是很多人對於這些調味料還是有牴觸情緒,不願意用,這裡就給大家介紹一種最原始的提鮮方法,那就是用高湯給菜品提鮮。熬出一鍋高湯,保存起來,下麵條、炒菜、燉菜都能用到。味精不想用?試下用高湯給菜提鮮味,教你家庭高湯的做法,很簡單。

高湯源於魯菜,屬於老魯菜的靈魂

在「前味精時代」,廚師做菜沒有味精,那時候是怎麼給菜品提鮮味的呢?這就要說到魯菜的「吊高湯」了。以前的廚師界有句行話,叫做「當兵的槍,廚子的湯」,可見高湯對於廚師的重要性。以前的老山東魯菜館,講究的是「一鍋湯」,每天營業開火之前,就是熬好一鍋高湯,這鍋高湯用完了,立馬關門打烊,客人再怎麼要求也不行,就怕壞了魯菜的口碑。

高湯和老湯的區別

高湯和老湯的區別,從味道上來說是差不多的,都是用動物食材小火慢燉熬制出來的,只是說高湯屬於一種對老湯的再加工。老湯熬出來之後,裡面會有很多肉渣、血沫之類的髒東西,而魯菜的「吊高湯」的工藝,就是利用「吊」的辦法,將這些雜質分離出來。「吊」好的高湯清澈透明,無論是是用來燉菜、炒菜,都不影響菜的品相,而且味道更鮮、口感更醇厚,深得廚師的喜愛。下圖就是老湯和高湯,高湯更加清澈。

高湯的家庭做法,借鑑於魯菜的「吊高湯」的方法,但是更簡單

魯菜的高湯,講究的是「無雞不鮮,無肘不濃,無骨不香,無水不純」,首先雞、肘子、豬大骨是老三樣,是必須要用到的。雞,主要是提鮮味,肘子主要是稀釋出膠類物質,讓高湯更醇厚,豬大骨則是給高湯增香的。家庭的做法可以簡化,雞和豬大骨不變,肘子可以用便宜的豬皮代替,效果上來說差不很多。食材和水的比例控制在1:1,就是說5斤食材,要用5斤水來熬制,水不能太多,家庭做法水可以稍微多點。

高湯具體的熬制過程

食材要洗乾淨,在水裡浸泡兩個小時以便去除血水,這也是給食材去腥的最根本的做法,然後下鍋燉制。燉制的時候,鍋里要放入適量的大蔥段和姜塊,可以進一步去腥,大火燒開後,改為中火燉制30分鐘,以便完全激發出食材的鮮味和香味,然後全程開小火慢燉,中間要撇去漂在上面的浮沫。整個小火慢燉的時間,最低要1個小時。

高湯熬制時間到,開始「吊湯」,家庭做法可以簡化

小火慢燉1個小時之後,為了去除湯中的雜質,就要開始「吊湯」了。魯菜的「吊高湯」分兩步,第一步是「吊紅哨」,是為了吸附出大顆粒的雜質,第二部是「吊白哨」,是為了吸附出小顆粒的雜質。家庭的做法可以簡化,做法是這樣的:將食材全部撈出,家裡有砂鍋的最好將湯倒入砂鍋中,燒開。然後取一塊雞腿肉,剁碎後用水攪拌成肉茸狀,倒入燒開的湯中。

撇出雞肉茸所吸附出來的雜質,一鍋家庭版的高湯就做好了

雞肉茸加到翻滾的高湯里,立刻就會因為吸附了雜質,而變成厚厚的一層浮沫,時間控制在10分鐘,然後再將這些浮沫撇走,高湯即成。這裡為什麼要用雞肉茸呢,原因有兩點:1,雞肉剁碎和水一起打成肉茸,吸附雜質的效果非常好;2,因為雞肉繼續在高湯里燉制10分鐘,雞肉的鮮味更進一步融入到高湯里,使高湯的味道更加鮮美,這也是魯菜「吊高湯」的精髓所在。一鍋鮮美無比、清澈透亮的高湯,見下圖。

上面所介紹的高湯的家庭做法,操作很簡單,但是保留了魯菜「吊高湯」的精華。用這個方法做出來的高湯,不僅味道鮮,口感醇厚,而且顏色清亮,家裡來客人了用它做出幾道家常菜,可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有時間大家可以試著做一下,想要做出好吃的家常菜,這個高湯還是很起作用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X7zCkXABjYh_GJGVYrf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