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壞人並不知道自己是壞人!大仲馬:惡人是不會簡單的死的

2020-01-07     私家視角


「根據我的觀察,壞人同一切有毒的動植物一樣,是並不知道自己是壞人的,是毒物的。我還發現,壞人是不會改好的。」

季羨林先生曾發文吐槽「壞人」的不合理。

從古至今,我們都喜歡把人分為好人和壞人,比如忠臣肯定都是好人,奸臣肯定都是壞人,而皇帝都是糊塗的。還有我們在生活中,常常說這個是好人,那個是壞人。

但比較弔詭的是,我們都說「好人」好,可社會上還是有那麼多「壞人」。

郭德綱得意弟子岳雲鵬在大紅之前過得很慘澹,他十來歲就來到北京打工,做過保安和服務員,辛辛苦苦賺點微博的薪水,熬了好多年。

就是在草根求存的時候,岳雲鵬真正見識、經歷這個世間的人情冷暖、酸甜苦辣。

他在飯店當服務員,有次就受到了一個客人的羞辱,因為岳雲鵬忙中出錯,客人就罵了他很久,哪怕是岳雲鵬說了所有的好話,賠禮道歉,客人就是一個勁狠罵。

直到多年之後,岳雲鵬回憶起這件事仍然是哽咽落淚,他說自己就是恨他,「我還恨他,我不原諒他。」

人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受傷,而一旦受傷,就會疼上很久,或許還會終生不能癒合。

你說這個罵岳雲鵬的客人是壞人嗎?他得理不饒人,欺負弱者,侮辱人的人格,看起來是壞人。但他也沒有違反法律啊。

這不是替他說話,我們也不清楚當時的具體情況,可想必這個客人是不會認為自己是「壞人」的。

還有前兩年順豐的快遞員在北京被業主打罵,起因就是快遞員的三輪車不小心剮蹭了他的小轎車,我們看視頻,看那男業主那麼囂張,真是義憤填膺,覺得這個人簡直太壞了。

可這個「壞人」自己未必同意這個看法,想必他不會認為自己是壞人的。

季羨林也說過一個例子:一個人搬到新房子裡,照例大事裝修,而裝修的方式又極野蠻,結果把水管鑿破,水往外流。住在樓下的人當然首蒙其害,水滴不止,連半壁牆都浸透了。然而此人卻不聞不問,本單位派人來修,又拒絕入門。倘若牆壁倒塌,樓下的人當然會受害,他自己焉能安全!這是典型的損人又不利己的例子。

這樣的人在生活、工作中比比皆是,據我觀察,他們也從不覺得自己是壞人。因為他們的認知、行為邏輯從來都是如此,他們不覺得這有什麼錯誤。

所以,壞人是不會變好的!

天下哪裡會有不變的事物呢?哪裡會有不變的人呢?我觀察的幾個「壞人」偏偏不變。季羨林說,有時候,我簡直懷疑,天地間是否有一種叫做「壞人基因」的東西……

人性都是自私的,都是貪嗔痴的。你看看身邊的親戚朋友熟人,哪個不是以自己的利益、好處為第一?

所謂好人與壞人的區別,大概就在於「好人」會考慮到別人、不侵犯別人,而「壞人」則是理所當然地自私自利。

對此,「好人」又覺得糾結、鬱悶,他們小心翼翼地做好人,反而不如坦坦蕩蕩做「壞人」的人活得開心自在。

做好人是很難的,至少要比壞人難。

有損人利己的人,有損人不利己的人,在他們的腦子裡,這都是天經地義的做法。不如此,就是笨蛋,傻瓜。

在他們眼裡,「好人」是什麼?就是用來欺負、收割、損害、占便宜的。

狼吃羊,狼又豈會覺得自己是壞人?

所以,我今天對朋友說王陽明的偉大之處就在這裡了,他給好人提供了一套思想方法,讓好人可以用來對付壞人。

好人不能,也不應該是弱者。

我們看歷史上的王陽明在對付政敵、叛亂的時候,套路那麼多,處處都是計謀,可他仍然是聖人,在聖人心裡,「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是無所謂好壞的。

要想做好人,你必須比壞人更聰明更強大才行。

法國作家大仲馬在《基督山伯爵》里說,「惡人是不會簡單的死的,因為上帝似乎還要關照他們,他要用他們來作他報復的工具。」

裡面的主人公愛德蒙·唐泰斯就是個好人,可他太「弱」了,結果就被人陷害,差點死無葬身之地。

後來是法利亞神甫教育了他,讓他變成一個聰明的人,其實不是寶藏讓唐泰斯復仇成功,是他聰明的頭腦讓他復仇成功。

從愛德蒙·唐泰斯到基督山伯爵,代表了一個好人從弱小變強大的過程,他們是同一個人,又好像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物種。

當年那個客人還會、還能欺負現在的岳雲鵬嗎?應該是不會了吧,畢竟岳雲鵬出名了,更有話語權,社會地位更高,有錢有人有資源有勢力,不容小覷。

惡人自有惡人磨,壞人不會自己變好,但我們可以讓他們不敢、不能欺負好人,這不是因為道德感召,而是在於強大的實力——我們掌握懲罰惡行的能力。

情緒、恨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靠恨對付不了壞人。《教父》里說,「不要憎恨你的敵人,那會影響你的判斷力」,個人是如此,國家也是這樣。

世界上確實是有壞人的,好人的任務就是克制、懲罰他們。而所謂「好人」,很多不過是不敢、沒有機會做壞人,這個要另說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nnYhG8BMH2_cNUg5l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