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娛樂圈裡,有哪個明星的人設是十年如一日的穩固,那大概只有黃曉明了。
其他的藝人,不是人設崩塌就是人設進化,有出軌吸毒從此一蹶不振的,有從創作才子變靠譜奶爸的,還有從流量鮮肉變演技擔當的,只有黃曉明,由內而外堅持著霸道總裁的氣質。
十年前他有多霸道:
現在,就還有多霸道:
總裁語錄之:你太倔強了,你別乾了
以前,大家以為黃曉明這麼霸道,只是劇情需要;但看了他最近的真人秀節目才恍然大悟,難道他的霸道是渾然天成、深入骨髓的?
在最新一季的綜藝《中餐廳》里,黃曉明的「邪魅狂狷式」性格在鏡頭前得到了360度全方位的展現。
他在節目裡作為本季的店主,負責統籌管理整個餐廳的運營,凡事「我說了才算」的作風不但引起了其他嘉賓的不滿,也招來了網友們一邊倒的吐槽。
隨便點開一個本季《中餐廳》的視頻,彈幕里幾乎都是一片嘲諷。
這檔原本反響平平的綜藝,因為看完的觀眾忍不住上網吐槽,硬生生被刷上了熱搜。
於是就出現了一個詭異的現象,《中餐廳》本季的收視率達到了雙網第一:
而口碑則跌到了史上最低點,豆瓣評分只有可憐巴巴的3.9:
能有這種盛況出現,不用說,功勞至少有一半是黃曉明的。
那他到底乾了些什麼,被網友這麼吐槽呢?
總結起來很簡單,就是三點:沒能力,不聽勸,愛甩鍋。
第一,作為一個領導,他該有的領導力、判斷力,甚至邏輯思維能力都是肉眼可見的糟糕。
縱觀前幾期節目,分工混亂不合理的情況,幾乎從頭到尾存在。
員工出現分歧的時候,黃曉明也沒有發揮出店長應有的作用,只會夾在中間和稀泥。
比如負責把控成本的秦海璐和負責食物品質的林大廚,因為出發點不同,在買菜時有了不同意見,一個據理力爭要少花錢,一個堅持要買好材料:
黃曉明一會對秦海璐說「你說得對」,一會又對林大廚說「可以,買吧」,結果就是什麼問題都沒解決,還讓兩個都為餐廳著想的員工平白生出了矛盾。
再比如王俊凱告訴他,這邊的海鮮早上九點前就賣完了,提示他去晚了可能買不到好食材。
而黃曉明聽完後的反應是:這樣啊,那以防萬一,我們就九點出發吧。
大家看到這裡都懵了:不是告訴你九點就買不到了嗎!為啥還要九點出發?!
這負分的理解能力和邏輯能力,把王俊凱一個好好的TFboy都逼成了WTFboy,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接話:
第二,雖然黃曉明的能力堪憂,很難撐得起一個領導的責任,但他硬要撐,強迫別人都聽自己的。
看了他在前幾期節目裡的表現,很多網友都會從心底油然而生一個疑問:都這麼沒能力了,自己心裡沒點數嗎?
是的,他還真沒有……
表面上,他一直在召集大家開會討論問題,看著很民主、很和諧,但其實只要別人一提出不同意見,他就皺眉、甩臉色、強勢反駁。
在節目裡,不管是開會、營業還是休息時間,嘉賓們一直忍受著來自黃曉明的魔音穿腦:聽我的,我說了算,不需要討論。
有時候,他下的指令實在是不合理,嘉賓們無法執行下去,只好跟他提出問題。
而黃曉明的解決方法永遠只有一個:買,錢不是問題。
不僅是工作問題,生活中的問題也一概由他大包大攬地決定。
楊紫不小心弄傷手指了,就說她覺得買個藥膏就好了,黃曉明果斷甩出了本季頭號金句: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不行,就得去醫院看。
這一句話甩出來,熱搜就預定了
其實單就這個片段來說,還是挺暖心的,畢竟他的出發點是關懷楊紫的身體狀況。
但你要想想,如果有人針對所有問題都是這種「你的意見沒有用,必須以我的為準」的態度,是不是就很讓人崩潰了?
第三,自己的錯誤不但不承認,還要強行推到別人頭上。
其實,黃曉明在節目中最讓網友不能忍的,是他的甩鍋。
明明是自己的管理混亂、經營策略出了問題,事後反省卻先推鍋給林大廚:
而談起餐廳的成功原因,卻先給自己總結功勞:
偶爾承認一下錯誤,就跟蜻蜓點水一樣飛快地結束話題,臉上滿是無奈的表情:
網友們看完立刻開始為林大廚鳴不平:人家辛辛苦苦備菜做飯,聽從你莫名其妙的「套餐策略」,完了還要替你背鍋,被你開會批評,大廚太難了!
網友總結林大廚工作表
再說,黃曉明自己開餐廳也沒多成功,不知道他這個經驗是從哪總結的……
沒能力、不聽勸、愛推鍋,單獨列出來都不是什麼致命缺點,但三點結合起來,簡直就是地獄級別的災難,可以說是大家在職場中最怕遇到的領導類型。
也難怪這節目一播出來,很多人都感覺經歷了一場噩夢:晚上要是夢見自己的領導變成黃曉明,保證分分鐘嚇醒。
不過吐槽歸吐槽,黃曉明這些雷人的行為,也不是全無好處的。
起碼,他就讓我們意識到了前兩季《中餐廳》店長趙薇的能力之高。
趙薇當值店長的時候,遇到有挑戰性的要求,總是先穩定軍心,給員工們有條不紊地分配任務,然後按部就班地推動工作,帶著大家一起完成:
這樣的場面,在前兩季節目裡比比皆是。
直到第三季出來我們才發現:此店可待成追憶,當時只道是尋常啊。
關鍵是,趙薇當店長的時候,還能穩穩地鎮住黃曉明,讓他乖乖聽話做任務,偶爾出錯了立馬開懟。以至於單純的網友當時根本沒發現,黃曉明還有這麼「魔鬼總裁」的一面。
有網友開玩笑說:這一季上位當店長的黃曉明,沒了趙薇的鎮壓,就仿佛沒了老婆管束的蘇大強,戰鬥力直線上升。
跟趙薇當店長的時候一對比,我才明白《中餐廳》老粉絲們如今的感受:這就相當於看著安陵容幹掉甄嬛當了皇后,爾晴擠掉皇后掌控後宮一樣,氣啊。
所以,現在看節目的觀眾心情都很複雜,嘴上罵著黃曉明,心裡心疼著其他老實做事的嘉賓,順便暗搓搓期待著能有一個治得住他的人出現。
而黃曉明在節目裡的經典發言,也被網友們給玩成了網絡流行梗,甚至還發展出一門新的語言學——明學,配套表情包一應俱全。
估計黃曉明也沒想到,都這麼多年了,自己還能憑總裁語錄衝上熱搜。
他在採訪中大方回應道:大家開心就挺好的,我心態不好也不行啊。
而如今,在黃曉明一己之力的推動下,《中餐廳》已經變成了明學經典語錄+職場生存手冊。
只可惜這麼一檔本意弘揚中華美食文化、體現匠人精神的節目,最終紅起來居然是因為這些。難道,這就是國產綜藝里的魔幻世界?
其實,在我看來,節目中呈現出來的也只是黃曉明的一個側面,同時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節目的效果的「加成」,我們吐槽的應該是《中餐廳》這檔節目裡的黃曉明。真的認為生活中的他就是這個樣子,則完全沒有必要。
而且,整件事情發展到現在,也有了一些積極的意義,雖然《中餐廳》給國產低分綜藝大隊又添一員猛將,但看的人多了,它也有了某種反面教育意義。
比如,很多人就從節目中學到了職場生存技能,更加懂得應該去體諒與尊重別人,不要太自以為是。
我想「明學」的存在意義,大概就是告訴人們生活中多聽點「你覺得」,而不是一味地堅持「我覺得」。
PS:發文前在網絡上看到一張截圖,也不知道究竟是誰學的誰,單純覺得這句話放在這兒還挺逗。貼在文末,供大家一笑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