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註定是賺不到大錢的

2020-03-23     力哥說理財

01

這兩天,後台嘩啦啦流水一樣的留言,都在問同一個問題——

南方原油老鼠倉偷吃,被投訴出圈上熱搜,力哥你怎麼看?

我先幫大家縷一縷時間線。

3月9日,國際油價創紀錄暴跌,突然從40多美元跌到最低27美元,從而和新冠疫情產生共振,引爆新一輪全球股災,巴菲特也是在這之後興高采烈接受採訪,表達「活久見」的感慨。


WTI原油現貨近期價格走勢

當天上午我看到這個核彈級新聞,也是大吃一驚,沒想到沙特直接掀桌子,俄羅斯說我奉陪到底,怎麼大國外交弄得和小孩子鬥氣一樣,太不可思議了…

在我的七步定投估值體系中,油價跌破30美元屬於明顯低估,理應加碼定投(現在跌破25美元屬於極端低估,可以閉眼定投)。

要知道,過去幾年,只有2016年初短暫出現過這種「黃金坑」,怎能輕易放過?

WTI原油現貨近五年價格走勢,圓圈中是2016年油價的「黃金坑」

所以我當即決定,七步定投實盤組合臨時發車,全倉買入當時市場上相對最適宜的一款跟蹤國際油價走勢的QDII基金——南方原油。

包括南方原油在內,國內許多跟蹤油價的QDII基金都是LOF基金,也就是同時可在支付寶、理財通、天天基金網等場外市場,根據凈值來申購贖回,也可在證券交易系統中(場內市場),像股票一樣,根據實時市場價格便捷買賣。

考慮到當時油價跌幅超30%,而場內基金和股票一樣,有10%漲跌幅限制,如果當天油價跌幅不能大幅收窄,現在衝到場內跌停板掃貨的,第二天大機率會再吃一個跌停,白白送人頭。

所以當天上午,我緊急推文提醒大家千萬別眼一閉,心一黑,跑去場內拚命撈貨。

那一刻,我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

和2015年一樣,我再次低估了廣大散戶的無知和貪婪。

無知不可怕,知道自己看不懂,不碰就沒事。

貪婪也不可怕,只要真的懂投資,知道自己在幹什麼,買和賣的邏輯都很清晰,不管短期盈虧,都能提前預見到,在可承受的認知範圍內,最終賺錢是必然的。

但市場中的絕大部分散戶,屬於無知又貪婪,這就問題大了……

02

上個月,我剛第N次深刻反思我在2015年牛市和股災中犯下的錯誤。

包括不該預測股市,更不該給大眾推薦像分級基金這種帶有槓桿的超複雜的投資工具。

因為哪怕你講得再全再細再怎麼提示風險,還是會有一大堆人因貪婪殺紅了眼,在根本沒搞明白是怎麼回事的情況下,完全沒做任何資產配置和風險防控,就全倉殺了進去,最後虧得一塌糊塗,把你罵得半死。

以後,我給自己立下兩條準則:

一,絕不預測股市,更不推薦個股;

二,絕不推薦結構複雜、不易理解的高風險投資品種。

這兩條準則,我自信過去幾年一直守住了,無論是期貨、期權、現貨T+D這種帶槓桿會爆倉的高風險投資品種,還是像比特幣這種類似賭場的投機工具,我自己雖然小倉位試水,偶爾聊到幾句,但一直沒給大家安利,無數人問我哪裡能買比特幣,我也堅持閉口不談。

原以為,這樣就OK了。

然而南方原油一役,讓我再次見識到,哪怕我推薦的基金不帶槓桿,當市場出現極端行情,無知大眾的貪婪被瘋狂激發出來後,依然是件相當可怕的事。

萬幸的是,雖然3月9日跟車力哥定投南方原油的小夥伴,現在帳面上都已浮虧20%,但後台數百條詢問信息中,沒有一條咒罵我的,甚至連一條質問我的都沒,清一色和和氣氣請教我,能不能表達下力哥對這個新聞的看法。

講真,我挺感動的。

不是感動於你們的理性,而是感動於我這些年無論苦口婆心碎碎念,還是挖空心思耍寶賣萌的理財教育,多少有些成效了~

嗯,真不要臉,我竟然被自己感動到了……

南方原油、華寶油氣這些基金買的是啥,有啥特點,過去幾年,力哥和小林老師多次寫過,但我們科普的速度永遠趕不上小白入場的速度,今天就藉機再解釋下吧~

03

無數基民在網上瘋狂聲討南方原油,是因為近期南方原油凈值反彈力度,跟不上國際油價反彈力度。

最典型的是3月19日,很多小白說,當天國際油價漲幅超20%,但南方原油凈值才漲2.95%,這不科學啊~

而此前油價大跌時,沒看你少跌!

跟漲不跟跌,這是為啥?

想破腦袋瓜子,唯一能想到的合理解釋是:對,一定有老鼠倉!我的收益被基金公司偷吃了!碧池!太特娘無恥!我要舉報!我要投訴!

指數基金的構建模式決定了,壓根不可能搞老鼠倉。

這個我從2007年就在媒體上寫文章科普的指數基金入門ABC,辛辛苦苦科普13年,從媒體記者變成自媒體人,然而今天還是有成千上萬的基民壓根不知道……

所謂「跟跌不跟漲」背後的原因,南方基金早就做出過官方解釋。

但很多基民根本看不到,他們不知如何獲取真正有效的投資信息,反而喜歡在股吧基金吧或支付寶評論席里刷毫無營養,只會放大貪婪恐懼情緒,讓自己永遠無法成長的各種水貼……

就算少數人看到了,因為官宣寫得太過嚴謹專業,普通人也還是看不懂,繼續罵丫偷吃……

總之,老子抄底不成反被套,本就不爽,沒想到你丫還跟跌不跟漲,再怎麼解釋,老子還是要罵!

就算不懂相關知識,只要對比下同類基金凈值變化,也能明顯看出,南方原油沒偷吃。

3月19日,不僅南方原油只漲了2.95%,同類型的易方達原油漲了2.61%,嘉實原油漲了1.28%。

如果要偷吃,有可能三家位列中國基金業TOP5的行業巨頭,同時約好搞老鼠倉?

如果這樣問,你的回答依然是肯定的……我只能說,你對世界的認知水平決定了,不僅是投資,任何領域,你都只有被收割的命~

04

目前A股和油價相關的QDII基金,共9個。

其中有4個,直接買原油類上市公司股票。

優點是持有成本相對較低,缺點是原油類上市公司股價不一定完全跟著油價走,很大程度上還受本國股市漲跌影響。

比如油價跌10%,中石油不見得也馬上跟跌10%,如果我們想跟著油價做投資,這類基金就不是最合適。

最典型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華寶油氣,作為A股規模最大的QDII基金,這貨投機成分比較重,這也是力哥多次提示不建議定投華寶油氣的根本原因。

還有5個,屬於FOF基金,也就是買基金的基金。它們買的是一籃子不同交易所發行的跟蹤不同油價的原油期貨ETF。

具體來說,可能涉及到紐約、倫敦、蘇黎世、東京、杜拜、新加坡等多個交易所。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們的上海期貨交易所,也有自己的原油期貨,但和我們自己的黃金期貨一樣,缺乏國際影響力,不掌握定價權,只能跟隨外盤,打打醬油。

大家在新聞里最常看到的國際油價,一個是紐約市場的WTI(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一個是倫敦市場的BRENT(北海布倫特原油),因為成本關係,前者一般比後者更低一些。

沒錯,國際油價定價權,至今還牢牢掌握在英美帝國主義手裡~

我國進口原油更多來自中東和東南亞,所以我們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是根據布倫特、杜拜、辛塔(印尼)三地油價,經過加權計算後得出的。

全球不僅有許多交易所都會產生自己的原油價格,最要命的是,期貨市場不像股市,下午三四點就敲鐘收盤,下班走人,很多期貨市場從周一凌晨到周六凌晨,「日不落」滾動交易。

所以世界上並不存在某一天的標準國際油價。

再加上時差關係,每個交易所每天報出收盤價的時間並不同步。

我們的北京時間位於東八區,杜拜比我們晚4小時,倫敦晚8小時,紐約晚13小時。

比如某一天倫敦油價暴漲到28美元,南方原油中相關基金就以這個時間的價格來計算,但紐約比倫敦晚了5個小時,可能在這接下去5小時里,國際市場風雲突變,紐約油價又突然暴跌回22美元,相關基金的跌幅,南方原油也要計算進去……

油價本身計算方法的複雜性+加上FOF基金投資品種的多樣性,決定了像南方原油這類基金的凈值計算,非常複雜,難以準確預測。

平日裡油價波動不大,覺得基金凈值和油價走勢大差不差就得了,沒幾個人關心這些細節。

但最近油價發了羊癲瘋,整天暴漲暴跌,無數抄底小白天天盯著油價,結果只看到某個交易所當天某個時段油價暴漲,卻沒看到其他交易所過了幾個小時又暴跌回去了……

然後就盯著某個交易所暴漲高點,要求南方原油凈值也有一樣的漲幅,這個臣妾真做不到……

這就是所謂「跟跌不跟漲」的根本原因。

對於油價與原油類QDII基金凈值變化關係,我們不能拿著放大鏡,每天盯著看,根本看不清,很容易產生誤解。

得用望遠鏡,看一個區間內凈值和油價的變化情況,就會發現,並不存在「跟跌不跟漲」的問題。

這輪國際油價大跌從2月20日開始,當天紐約油價收在53.78美元,而到了一個月後的3月19日,則收在25.22美元,跌幅53.1%。

同時期,5個相關QDII基金的凈值跌幅分別是——

嘉實原油:-42.12%

諾安油氣:-43.91%

南方原油:-44.78%

易方達原油:-45.68%

國泰商品:-47.52%

因為買的具體的海外原油類基金的品種和比例,管理費水平,倉位水平都有差異,各個基金的凈值跌幅不可能完全一樣,但差異都在合理區間內。

其中國泰商品不是純粹跟蹤原油的基金,所以和其他四個差的稍微大一些。

但是凈值跌幅都明顯小於油價絕對跌幅,大概是油價跌幅的80%-86%之間,主要是因為這些都是LOF基金,要留出一定比例資金應對日常贖回需求,不可能像ETF那樣99%的錢都買石油。

倉位不足,自然跌幅趕不上油價,未來油價上漲時,同樣的道理,凈值漲幅也一定會落後於油價。

05

此外,還有一些因素,也會導致原油基金的凈值漲幅跟不上油價漲幅。

一是摩擦成本。

我國是外匯管制國,基金公司要出海買基金,得向外管局申請換匯額度,這一波海外市場急跌,無數基民瘋狂抄底,導致很多QDII基金的換匯額度迅速耗盡,不得不暫停申購。

而把人民幣換成美元出海投資,以後再把美元換回人民幣還給你,這中間有各種換匯成本和潛在的匯率損失風險。

做過海外投資的人都知道,無論售結匯還是跨境匯款,這中間各家銀行要扒掉你好幾層皮,坑得很,如果換的不是美元,而是其他小幣種,更坑。

所以黃金ETF,我投資的都是直接掛鉤上海金交所,而不是掛鉤倫敦金的,錢不用出海,就能省去這些成本。

此外,QDII基金操作難度大,管理費和託管費本身就比一般基金更高,而這類FOF基金,買的又是海外的基金,海外基金本身還要收管理費和託管費,又要再扒一層皮,即雙重收費。

更鬱悶的是,這類原油基金買的底層資產主要是原油期貨。

不像股票,只要不退市,你可以無成本永遠持有下去,期貨本質上是一份合約,約定未來某個時間要交割,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換約。長期看,期限越短的期貨合約,交割成本就越高,長期持有就越吃虧。

以上這些,都是逃不掉的摩擦成本。

加上前面說的倉位不足(這類基金只要求持倉比例不低於80%),結果是如果油價漲了50%,我們買的原油基金很可能只會漲35%-40%。

反之,如果油價跌了50%,這些原油基金的跌幅大概有40%-45%。

雖然不至於說「跟跌不跟漲」,但油價上漲時的跟蹤誤差,的確會比油價下跌時更大。

你可能會問:這麼多坑的基金,力哥為啥還要推薦給我們?

答案是:很多QDII基金都有這問題,我們作為勢單力薄的散戶,很難找到更好的選擇……要麼將就著買,要麼放棄這塊潛在的大肉。

二是規模變化。

力哥一直說,指數基金最好買規模大的,因為一般來說,規模越大,盤子越穩,越不容易受申購贖回潮的影響,對指數的跟蹤誤差就更小。

記住,衡量一個指數基金是否優秀,不是看收益率高不高,而是看跟蹤誤差是否足夠小。

可惜,除了華寶油氣,其他原油類QDII基金的規模都不大。

其中南方原油算最大的,之前也不過3億多,但我估計3月9日那天規模至少暴漲一倍以上。

突然一夜間規模暴漲一倍,但有外匯管制,這多出來的幾億人民幣沒法一下子馬上變成美元並投入海外市場。

結果可能持倉基金大漲10%,原本8成倉位,凈值能漲8%,但突然規模暴增,倉位被動降到4成,凈值就只能漲4%……

原油價格暴漲暴跌不僅會帶來規模驟增,也可能帶來規模驟減。

因為太多小白就是腦子一熱全倉抄底,覺得自己這次一定賺大發了,天曉得30美元的油價還能再跌到20美元,瞬間慌了神,很多人會瞬間貪婪轉恐慌,紛紛割肉走人……

跌到30美元貪婪,跌到20美元恐慌,對,這就是人性……

這麼一來,基金公司就又不得不緊急拋售資產來應對贖回,有些基金可能不僅割肉在底部,甚至被迫折價拋售……

最後倒霉的,還是所有基金持有人。

06

為啥大部分人總是沒法靠理財讓財富穩健增長?

答案是:「不懂」。

很多人不僅不懂,還不懂裝懂,覺得自己無比正確,你怎麼教都沒用。

力哥的工作是科普科學理財觀念,傳授專業理財技巧,但在頑固的人性弱點面前,常常感到深深的挫敗感。

雖然多年下來,我已基本免疫,再有人罵我十八代祖宗,我也能回以微微一笑很傾城:兄弟消消氣,來碗大麥茶,解渴了接著罵~

但我還是不希望因為我好心提示機會,反而激發小白貪念,好心辦壞事。

回想3月9日那天,我分明是加粗標紅提示風險,雖然我也看到了機會,但也只是臨時增加一次定投。

然而我多定投一次的操作,在有些人眼裡,卻成了all in抄底賺大錢的信號……

有個荔枝留言,他全部身家6萬,那天第一次買了2萬,想想不甘心,又一剁手再買2萬……

才幾天功夫,虧掉小一萬,抄底變深套,心態立馬崩,天天來問我怎麼辦?

力哥:我…………

穿透人類創造的法律道德禮儀,世界本質無比殘酷,資本市場更是弱肉強食,認知上的強者永遠收割認知上的弱者。

我不可能幫到所有人,我希望不僅主觀上問心無愧,客觀上也別傷到任何人。

不希望再有人說:如果不是力哥,我根本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南方原油/華寶油氣這東西,也不會虧這麼慘了……

這話我聽過太多次,哪怕完全經不起推敲,我也不想再聽到。

對,這鍋我甩得理直氣壯~

總有人要流血,但別把血往我身上擦。

我做不了耶穌,至少我可以學彼拉多:「流這義人的血,罪不在我,你們自己承當吧!」

所以我決定了,這種蠢事,以後永遠不會再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KZB3EBfwtFQPkd_Ts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