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泄密?俄羅斯允許美國人考察高超音速武器,背後原因很複雜

2019-11-28     諍聞軍事

俄羅斯國防部在2019年11月26日的一份聲明中宣布,美國的一個團隊有機會根據新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條款,檢查其新發射的「先鋒」(Avangard)高超音速飛彈。美國人員早在兩天前就已經抵達訪問檢查。此前的報道稱,俄羅斯已在本月早些時候將「先鋒」的前兩個實戰彈頭放在發射筒中,該武器系統將在12月達到初始作戰能力。

美國考察「先鋒」高超音速飛彈,一個是要看看俄方最先進飛彈的虛實,另外《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這項雙邊協議的未來存在越來越多的問題,除非美國和俄羅斯官員同意延長,否則該協議可能會在2021年解體。儘管許多報道將這一事件描述為「先鋒」高超音速飛彈的「示範」,但目前尚不清楚美國團隊是否能觀察任何形式的實際飛行測試。這似乎不太可能,因為大型遠程飛彈的測試需要實現劃出空域,設定飛行路徑。

美國方面訪問俄羅斯,可能只是為了看看「先鋒」高超音速飛彈的部署情況,甚至僅僅看看它的高超音速彈頭——一種無動力的高超音速助推滑翔飛行器,隨後還要了解為什麼俄羅斯認為這種武器符合「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條款。兩國在2009年簽署的這項條約,對雙方在任何時候可以部署的洲際彈道飛彈(IBCM)、潛射彈道飛彈(SLBM)和重型轟炸機的總數進行了嚴格限制。

這意味著兩國可以擁有的「核彈頭」和已部署和未部署的「發射器」數量也有限制。條約中術語的定義有些混亂,ICBM或SLBM攜帶的每一個再入飛行器和每一架有核能力的重型轟炸機都被算作「彈頭」,此外轟炸機以及彈道飛彈潛艇上的飛彈發射管和單獨的發射井都有資格成為「發射器」。

過去,對於俄羅斯是否會同意將「先鋒」高超音速飛彈納入「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範圍,曾有一些疑問。2019年1月,俄羅斯政府向國會議員發出了一封信,,信中明確指出,「俄羅斯正在研發的不使用飛行彈道飛行軌跡的高超音速武器與」條約「涵蓋的戰略進攻性武器類別無關」。

「先鋒」高超音速飛彈使用UR-100N UTTKh洲際彈道飛彈作為火箭助推器,將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助推至適當的高度和速度。然後高超音速彈頭沿著更平坦的、明顯非彈道的路徑朝目標移動。這是高超聲速武器相對於傳統洲際彈道飛彈的核心優勢之一,傳統洲際彈道飛彈在發射後具有更可預測的飛行路徑和特徵。這使得高超音速武器更難發現,飛彈防禦系統更難攔截。這也意味著給對手更短的預警時間,沒有時間對即將到來的攻擊作出反應。

但是俄羅斯隨後又澄清說,他們認為「先鋒」高超音速飛彈使用了洲際彈道飛彈助推器,完全符合「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條款並受其約束。俄羅斯外交部防擴散和軍備控制司副司長弗拉基米爾·列昂蒂耶夫在2019年11月1日的公開講話中重申,「先鋒」高超音速飛彈受制於該條約,完全沒有問題,因為它是相應類型洲際彈道飛彈的可選彈頭,該條約也適用於高超音速彈頭。」

這次美方檢查似乎並沒有阻止俄羅斯按計劃宣布「先鋒」高超音速飛彈在下個月投入現役。這意味著俄羅斯將需要計算已部署和未部署的「先鋒」飛彈的彈頭和發射井,以符合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規定的限制。根據美國的數據,截至2019年9月,俄羅斯總共部署了513枚(架)洲際彈道飛彈、潛射彈道飛彈和重型轟炸機,以及1426枚部署的彈頭和757個發射器。這些總數都低於條約允許的最大數量,這意味著俄羅斯可以讓一定數量的「先鋒」高超音速飛彈投入使用,而不必退役其他戰略武器。

除了「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之外,「先鋒」高超音速飛彈開始服役可能會改變美國及其北約盟國的安全考量。多年來,美國軍方一直在警告需要發展新的早期預警能力,以便更好地發現高超音速武器發射,並在飛行中跟蹤並實施攔截。就在本月,歐盟還啟動了自己的多國飛彈防禦計劃,稱為「天基戰區監視的及時警告和攔截」(Time Warning and Intercept with Space-Based Theater Monitoring),或稱「龍捲風」(Twister),主要致力於對抗高超音速飛彈威脅。

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尚未確定未來幾年在UR-100N UTTKh洲際彈道飛彈上部署多少「先鋒」高超音速滑翔器。基於這種洲際飛彈的數量相對較少,即便俄方宣布在12月將其投入現役,但這種新武器在短期內的戰略威懾能力可能很有限。對俄羅斯來說,允許美方視察也是一個公開展示履行其對國際軍控協議承諾的機會。今年早些時候,美國政府退出了與俄羅斯簽訂的「中導條約」(INF),其中提到了俄羅斯的違規行為,而克里姆林宮繼續否認這一點。

當談到新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時,美國和俄羅斯政府都相互指責對方的各種違規行為。美國政府對該協議的批評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在它是否會覆蓋包括「先鋒」高超音速在內的各種新戰略武器。儘管俄羅斯已經明確決定,這種武器系統確實屬於該條約的範圍,但「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和「波塞冬」核動力魚雷則是例外,而美方對此持強烈反對態度。此外,對該協議持批評態度的美國人指出,雙邊協議已經落伍,未來需要中美俄三方戰略武器協議。但是美國人挖的坑,未必有人願意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hLir24BMH2_cNUgZle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