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天,什麼最解暑?當然是鬼片!
本來呢,我是想跟小夥伴們推薦幾部鬼片來解暑,但考慮到很多人都是睡前玩手機,為了不讓你們看完文章做噩夢,想想還是算了。
不過,最近我發現了一部靈異題材的台劇,故事不算恐怖,但氣氛詭異,保證你們看完後渾身感覺涼颼颼的——《靈異街11號》。
劇中的男主名叫高志海,是個黑幫小混混。
他從小和父親相依為命,但由於父親的工作原因,兩人關係並不和睦。
他的父親從事的是殯葬業,劇名「靈異街11號」,就是父親的葬儀社名稱。
因為這個關係,男主從小就受盡了同學的嘲笑。
而在父母那裡,男主也沒有得到過多少關愛。
因為父親極其敬業,關注工作多過關心家人,就連母親去世的當晚,父親都是在替別人收屍。
因此,男主在高中時就輟學離家,主動加入了黑幫。
他想要向父親證明,自己不靠他的幫助,也能在社會上立足。
劇集開場,男主所在的幫派與其他幫派發生械鬥,眼看男主這一方已經勝券在握。
誰知,就在這時,男主突然被一個神秘人一槍打中後腦,當場死亡。
是的你沒看錯,開場三分鐘男主就死了,被人送去醫院後也沒搶救過來。
難道說,後續的劇情男主要以鬼魂的形式出現了?
然而並沒有,在「死去」了幾個小時後,男主又奇蹟般地「復活」了!
詐屍現場還直接嚇跑了停屍房的工作人員……
這又是怎麼回事?
醫生說不出個所以然,男主自己也是一臉懵逼。
在醫院住了一段時間後,男主就康復出院了,看上去跟正常人也沒什麼兩樣。
但實際上,這段短暫的「死亡經歷」,給男主留下了後遺症——現在他經常會出現「幻覺」,能看見已經死去的人。
比如,他在跟人打架時,眼前會浮現之前被他殺死的人的臉;
在暗巷抽煙時,會看見一個騎著自行車的鬼影經過。
一開始,男主還以為這是自己的頭部受過重創所致。
但閱片無數的我們知道,男主這就是突然擁有了陰陽眼。
而後續的劇情,就圍繞著男主利用自己的陰陽眼,幫助鬼魂還願展開。
說到這種「見鬼」設定,其實在靈異題材的影視作品中非常常見,風格也不一而足。
比如前不久我們才聊過的《洗屋》,就通過女主能夠見鬼的設定,講述了一個充滿溫情的治癒故事。
比如韓國電影《開心家族》,講的是男主和死去的家人們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用靈異的設定包裹著家庭喜劇片的內核。
還有給很多人留下過心理陰影的《見鬼》,則是片如其名,老老實實拍成了讓人後背發涼的恐怖片……
換句話說,「見鬼」是十足的老梗,只看如何拍出新意。
而這部《靈異街11號》,選擇的是懸疑路線——男主將利用自己的陰陽眼,協助刑警破案。
因此,和許多刑偵推理劇一樣,本劇也採取了單元劇的模式,一共13集,分為5個單元,每2-3集講述一個獨立故事。
劇中的男主,後來不僅接管葬儀社家業,成為了一名收屍人,還在父親的刑警好友要求下,常常去兇案現場收屍。
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他結識了做法醫的女主。
女主的人設非常嚴肅高冷,和男主剛一見面就毫不客氣地請他「不要破壞現場」。
就連負責案件的資深刑警,也經常遭到她的驅趕。
但她這樣做,不是因為不近人情,而是出於對工作的極度負責。
對她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還原真相,讓死者走得無憾。
因為這樣的工作態度,女主經常能通過屍檢,發現原本被辦案警察忽視的疑點。
比如在第一個案件中,死者被定性為自殺,但女主覺得事情沒這麼簡單——
一個墜樓而亡的年輕女性,腳背上為什麼會有摩擦的痕跡?這明顯是被人拖行導致的。
而果不其然,死者的鬼魂隨後也找到了男主,像是有冤情要訴說的樣子。
可見,對於警方來說,男主的陰陽眼無異於一個外掛,能讓死者開口說話。
但這並不意味著案件就不攻自破了,畢竟沒有人能開啟上帝視角。更何況,鬼魂騙人怎麼辦?證據又去哪裡找?目前劇集只更新了一集,真相還遠未可知。
而除了墜樓女的案件之外,本劇在長線上也留下不少懸念——比如男主為何會死而復生?開槍打死男主的神秘人又是誰?
這些問題的答案,也只能等待後續劇情來填坑了。
不過就整體而言,本劇第一集的觀感很不錯,不管是演員表演、氛圍營造還是服化道方面,都不讓人出戲,看得出來是部很有誠意的作品。
因此,劇集在播出之後口碑相當不錯,豆瓣評分8.1,評論區里好評一片。
不難發現,近幾年台劇的質量越來越高,風格越來越多元,探討的話題也越來越寬泛。
因此,最近我也先後和大家分享了好幾部台劇作品——
從豆瓣9.5的高分爆款《我們與惡的距離》,到至今也只有200人看過的冷門佳作《噬罪者》;
從關注器官捐贈話題的職業劇《生死接線員》,到探討婚前劈腿的情感劇《我們不能是朋友》……
而相比之下,內地的情況則略為遜色,今年豆瓣8分以上的只有《長安十二時辰》和《大宋少年志》兩部風格迥異的古裝劇。
可以說,台劇已經擺脫了很多人心中的刻板印象,不光只有瑪麗蘇愛情偶像甜寵風,在類型多元化和對社會議題的關註上,都稍勝內地一籌。
而說回這部《靈異街11號》,它雖然題材和設定不算新鮮,但仍不缺乏突破和亮點。
比如,在尋常劇集中,高冷的霸道總裁人設通常都是男性;但在這部劇中,高冷又強勢的卻是法醫女主角。
而且,她並非故作高冷,這種性格一方面是由於工作狂屬性;
另一方面,也是她因為從小被父親拋棄的心理陰影,而採取的自我保護方式。
又比如,雖然陰陽眼設定並不罕見,但將通靈、殯葬業、法醫、刑偵四個元素結合在一起,還是能在劇情上玩出不少新花樣的。
值得一提的是,「繼承葬儀社家業的黑道混混」的人設,看起來很抓馬,但其實還有個真實人物原型。
這個原型本尊,還在劇中打了個醬油,演的是男主的同行小冬瓜。
另外,常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殯葬業,在劇中也沒有淪為背景板。
一方面,劇集通過男主的經歷試圖告訴觀眾,收屍也只是一項正常的工作,是千千萬萬種不同職業中的一個,沒有那麼可怕與不吉。
另一方面,這個職業設定也成為推動劇情的線索。
男主經常因為「收屍人」的工作,發現一些警察發現不了的疑點。
男主靠父親的收屍筆記發現疑點
在一次次收屍、見鬼、破案的過程中,主角們尋回的不僅僅是被掩埋的真相,還有對生命的敬畏。
可能因為都是事關生死離別的故事,看完第一集後,我忽然想到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那句經典台詞——「到頭來,我相信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然而最痛心的是,我都沒能好好地與他們道別。」
相信大多數人覺得離別揪心痛苦,都是出自這個原因。但與其因此就對死亡恐懼,不如好好珍惜與在乎的人相處的每一天,不給自己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