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粵古驛道網綜合
根據省領導在《關於2019年南粵古驛道活化利用工作的設想建議》中提出「11條已利用的南粵古驛道線路充實完善是重點」「增加粵西的古驛道線路」「地方自主性為主地拓展全省的古驛道網絡」等要求,2019年,省自然資源廳從原來的示範段和重點線路中,選取13條古驛道重點線路和示範段開展「鞏固提升」工作與新增了5條古驛道重點線路開展保護修復工作。
其中,清遠成為了入選2019年古驛道示範段和重點線路最多的地市,連州秦漢古道、連州豐陽—東陂古道、陽山古道、英德古道等4條古驛道入選。
想感受一下清遠「鳳城」過年的氣氛嗎?春節期間,驛道君先讓你去看看清遠的傳統習俗!
連山壯鄉「舞火獅」
每年元宵節,連山壯鄉都舉行民間傳統習俗活動「舞火獅」,用獨特的方式慶祝元宵節日。舞火獅是一種原始、粗獷罕見的民間傳統藝術,它集觀賞性、趣味性和愉悅性於一體。
舞獅的村民赤膊上陣,在場周圍的民眾將「火獅」圍成一圈,隨意也將點燃炮竹投向火獅。獅人憑藉著過硬的本領與團結協作(換人)的精神,任憑四面八方密集的炮竹投擲來,毫無懼色,儘管「獅身」會給炸得破破爛爛,舞獅人汗流浹背卻安然無恙,直到在場觀眾將所有炮竹投擲完為止。
清新新洲搶花炮
鑼鼓喧天,鞭炮聲此起彼伏,清新區禾雲鎮新洲北帝廟前人聲鼎沸,由各村組織聯辦的一年一度搶花炮活動在此舉行,以此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據介紹,新洲搶花炮活動一般每年舉辦一次,皆由民間自行組織舉辦,此風俗已延續數百年。搶花炮活動在每年舉辦之前,民間自發組織的活動理事會通過投標產生五個主事人,由這五個主事人主持活動,一般舉辦兩天,第一天為「燒丁炮」。
傳統的「燒丁炮」是添男丁的人家前往燒炮,以示慶賀添丁,如今則是不管生男生女,或家有喜事,均前往燒上一個「燒丁炮」。
第二天則是「搶炮」。炮會上燒的「炮」製作一般為竹籠形狀,外層裹以禾草,再粘貼三色紙,繪上「過五關,斬六將」的圖案,以寓意搶花炮的爭奪激烈。隨著炮聲一響,人們蜂擁而上,爭奪「炮首」。凡搶到「炮首」者,以示吉利,活動理事會予以獎勵。待來年,執「炮首」者再將「炮首」還之炮會。如此往復。
英德大灣舞火麒麟鬧元宵
每年元宵夜,廣東英德市大灣鎮熱鬧非凡,火光四射。由火麒麟、飄色和花燈組成的大灣傳統元宵節目,當天就有光著上身的年輕人在火光中舞動著火麒麟,圍觀村民中傳出陣陣歡呼聲。接著就沿街巡遊、挨家舞拜,吸引了上萬民眾觀賞,大灣鎮人頭涌動。
巡遊隊伍中,打頭陣的是傳統花燈。大灣花燈年年更新,注入時代元素。在女仔舞龍隊的帶領下,龍王獻寶、龍雲亨通、金龍賀歲等惟妙惟肖的花燈相繼出場,傳遞著大灣民眾對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嚮往。緊接著,「色仔」、「色女」凌空而立,神奇而飄逸,三元和合、仙魚得道、凈灑人間等民族傳說獨具風土特色,顯出大灣人無比精湛的製作工藝。
燒火麒麟將元宵夜的氣氛推向了高潮。「火麒麟」分為頭尾兩部分,均用竹枝紮好,再用多層素紙粘封嚴實,有口、耳、眼和角,是獨角麒麟,麒麟的眼睛安裝上直流電燈,舞動起來炯炯有神、虎虎生威、光芒四射。
「火麒麟」頭尾各由一人舞動。勇敢的大灣青年上身赤膊,舞動火麒麟,在鞭炮的火光中躍躍起舞。每到一戶,屋主便點燃鞭炮扔向火麒麟,以示驅邪。鞭炮聲、鑼鼓聲此起彼伏,硝煙瀰漫、火光閃閃,熱鬧的氣氛迷茫在整個大灣鎮。
舞火麒麟、飄色都是大灣鎮元宵節傳統風俗,舞火麒麟由南海商人傳入,有300年歷史。2007年,該項目被列入清遠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陽山雙鳳舞
鳳凰展翅、開口納福。杜步鎮旱坑村村民每年元宵節都會到祠堂前舞起了雙鳳舞,通過這種上百年歷史的舞蹈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雙鳳舞首先由引鳳人手持一木盒,引領雙鳳上場,鳳隨著鑼鼓節奏起舞,時而引頸長鳴、飛撲跳躍,時而交頸掃羽、妙舞相嬉,形象栩栩如生。在祠堂舞完後,引鳳人還會拿著拜匣引領雙鳳穿山過寨,登門到戶作舞,以示驅邪消災,迎祥納福。
據了解,陽山雙鳳舞起源於明萬曆年間,清代咸豐十一年(1861)傳入陽山縣杜步旱坑。雙鳳舞目前已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該舞步亦被《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一書中收錄,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間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文綜合自網絡,南粵古驛道網采編整理。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南粵古驛道網聯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6XD9G8Bgx9BqZZIMka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