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何鳴
最近幾天,一篇「宅在家裡的時光,邀你雲遊華僑華人游徑,穿越一場民國舊夢」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火了。沒錯,這就是由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游徑項目組、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虛擬現實課題組合力推出的虛擬文化遺產游徑,讓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未復工宅在家中的你,可以藉助虛擬現實技術,遊覽一番位於江門開平的華僑華人文化遺產游徑的其中一條實體游徑。
圖:開平碉樓群華僑民居游徑。
華僑華人文化遺產游逕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帶著這些疑問,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游徑項目組(以下簡稱項目組)將帶您一起回顧一下華僑華人文化遺產游徑的故事,玩轉大灣區文化遺產游徑。
一、大灣區華僑華人文化遺產游徑的故事
2019年,在省政府的領導和大力地支持下,廣東省開啟了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游徑的工作,經過前期的基礎研究,提出打造多個主題的文化遺產游徑的目標。隨後根據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同年重點打造5條文化遺產游徑,華僑華人文化遺產游徑就是其中之一。
廣東省是沿海省份,地處華南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包含了廣東省九個城市(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江門、東莞、惠州、肇慶),足見與香港和澳門的緊密聯繫。廣東省擁有全國數量最多華僑華人,著名的「中國第一僑鄉」便位於廣東的江門。在歷史上尤其是近代以來,大量的華僑華人便是從這裡走出去;也是從那時起,在國外飽受欺辱和歧視的華僑們,開始在粵港澳大灣區內活動。他們的活動空前繁榮,他們集智營建家園,建設故土;他們率先傳遞思潮,啟迪國人;他們出資創辦實業,報效國家。華僑華人們的活動遍布大灣區,留給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華僑華人這一游徑主題,就是基於近現代的廣東華僑史和豐富的華僑華人史跡而提出來的。
華僑華人文化遺產游徑這一游徑主題確定之後,項目組馬上開展進一步的基礎研究工作。首先對華僑華人概念進行更深入地釐清,限定了研究對象的時間範疇,明確了華僑華人文化遺產游徑的概念,即是指大灣區內由華僑華人創建的各類建築物、華僑華人出資創建的各類建築物、與華僑華人有關的重要歷史事件的場所或遺蹟、能作為該時期華僑華人活動特殊見證的建築或遺蹟等眾多文化遺產串聯形成的遊憩通道,包括和華僑華人相關的重要的文化和自然資源景觀。文物資源點是文化遺產游徑的主要內容。
在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中,廣東省登記不可移動文物37156處,對於華僑華人文化游徑的基礎研究工作,便是從這三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開始的。通過廣東省不可移動文物平台檢索「華僑」「華人」「海外」等幾十個關鍵詞,從三萬多個不可移動文物點中篩選出1284處相關點。提取了名稱、時期、文物類型、文物類型詳情、級別、簡介和位置等信息。在隨後的初步梳理工作中,首先排除粵港澳大灣區九市以外的文物點,然後根據梳理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制定了華僑華人文化遺產資源點的六個選定標準。分別是有典型性、代表性、價值突出的文物點優先;與「港澳」關係密切的文物點優先;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及以上等級文物點優先;在綠道沿線或靠近綠道的文物點優先;已經具備開放展示條件或者比較容易實現開放展示的文物點優先;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文物點優先。按照這六條選定標準,最終篩選出與華僑華人相關的文物點117處,而更加具體的分析研究工作便是針對這117處文物點進行的。
從游徑串線的角度需求出發,針對這117處文物點的進行了分布情況、保護等級、地理位置等三個方面的分析。
粵港澳大灣區九市華僑華人文物點分布表
華僑華人文物點級別統計表
通過對篩選出的117處華僑華人文化遺產資源點進行價值評估,將資源點分成四種類型,分別是有關華僑華人的重要歷史事件的場所和遺蹟12處;著名華僑和重要僑領的相關史跡17處;華僑出資創辦的實業史跡40處;華僑出資創建的各類建築史跡48處。通過這樣的分類,有利於在後續的選線定線工作中做到所選用的文物點類型豐富,種類齊全。
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游徑項目組,針對包含華僑華人文化遺產游徑在內的8大主題游徑,根據基礎研究的成果分別到大灣區九市進行現場調研,通過真實完整性分析、可行性分析、選線分析等多重研究,反覆推敲,並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2019年最終發布了5條文化遺產游徑。華僑華人文化遺產游徑便在其中,包含4條華僑華人實體游徑,涉及廣州、江門和中山三個地區。
二、如何玩轉華僑華人文化遺產游徑
伴隨著5條文化遺產游徑的發布,許多人會疑問文化遺產游徑該怎麼玩?
華僑華人文化遺產游徑怎樣才好玩?
(一)虛擬文化遺產游徑——雲遊歷史,玩轉游徑
正如開頭提到那篇在朋友圈火起來的文章,掃描該文中的二維碼,就可以用手機遊覽位於江門開平的一條華僑華人文化遺產游徑的實體游徑,通過手機螢幕領略華僑建築的獨特風貌並感受其背後承載的傳奇歷史。讓您不用出門,就能遊覽華僑華人文化遺產游徑,輕鬆打卡,感受歷史、旅遊和科學技術的完美融合。這一切的實現,原來是項目組在開展大灣區文化遺產游徑工作的同時,便和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虛擬現實課題組同步合作,採集游徑上文物點的無人機三維影像,實現游徑的虛擬化。隨著大灣區文化遺產游徑工作的持續推進,今後將更多的游徑可以實現虛擬化,更多豐富精彩的虛擬游徑體驗會持續上線。持續關注和參與游徑的線上活化應用,讓您可以率先玩轉游徑,雲遊歷史。
(二)線性文化遊覽——線性遊覽,玩轉游徑
除了在線上遊覽,親自到華僑華人文化遺產游徑賞玩,也是玩轉游徑的必要條件。這是因為華僑華人文化遺產游徑,將原本散落的華僑華人文化遺產串聯起來,將單一的孤點串聯成線,也將原本一個個獨立的華僑故事串聯出一段鮮活的華僑史,呈現粵港澳三地華僑華人共同的文化記憶。
此外,已經發布的華僑華人文化遺產游徑,既有自駕遊覽的線路,也有徒步線路;既可以選擇沿著線路賞玩來感受游徑上的敘述華僑故事,也可以錯落地選擇性遊覽來享受自己專屬的文化體驗。為了保障在實際遊覽過程中的體驗,統一的標識系統、完善的遊覽服務信息、真實詳實的歷史介紹也將陸續實現。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自南粵古驛道網,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