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科技大學公布2019年度"感動北科"新聞人物名單。一張張至剛至偉的面孔點亮了北科人的目光,一段段至真至柔的故事震撼著北科人的心靈。本期推送,帶你走進2019年度"感動北科"新聞人物,他們都是最堅毅勇敢的北科人,是北科閃亮的星。
"感動北科"新聞人物評選活動,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是立德樹人的有效途徑,是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品牌活動之一。自2019年12月9日發布評選通知以來,歷時4個月,經過推薦、初審、展示投票、終審和公示等環節,最終有10名個人和團隊入選2019年度"感動北科"新聞人物。
曲選輝教授團隊
——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
曲選輝教授團隊,始終堅守報國初心,立足國家重大需求,獨立自主致力創新。歷過十多年攻關,創立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性能特種粉體材料近終形製造新原理和新方法。該成果實現了多種高性能難加工材料的近終形製造,在成形能力和材料性能方面達到甚至超過了國際同類技術的先進水平,榮獲2019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曲選輝教授團隊先後與多個企業合作建立了產學研創新平台,引領和推動了我國粉末注射成形產業的形成和發展。研發和生產的產品已廣泛應用於高端裝備、智慧型手機、光纖通訊、筆記本電腦、醫療器械、電動工具、汽車等高技術領域。相關技術還推廣應用於其他20餘家企業。近三年新增銷售54.09億元,新增利潤7.05億元,取得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他們將學術實力和科研資源與人才培養有機結合,成功構建起一支以導師為首,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參與的科研創新團隊,給學校本科生全程導師制落地落實提供了堅實的團隊保障。
數學教學工作室
——解放思想、求真務實的"改革精神"
數學教研工作室於2011年3月組建而成,由數學學科老、中、青三代一線教學骨幹教師構成,現有教師25人。其中"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2人,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人,北京市優秀教師1人,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2人,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1人,寶鋼優秀教師4人,北京科技大學教學名師3人。
2019年,工作室先後獲得"北京市工人先鋒號""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北京高校優質本科教材課件""第十一屆北京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第五屆全國數學微課程設計競賽一等獎"等多項集體和個人榮譽稱號。工作室教師目前指導在校本科生289人,他們在立德樹人、學業指導、學術指導、規劃指導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讓本科生全程導師制落地生根。
北科大秦安扶貧團隊
——為民服務、艱苦奮鬥的"公僕精神"
北科大秦安扶貧團隊,遵循"秦安實踐出題,科大智庫答卷"的基本邏輯,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加強幫扶對接,助力學校在教育、人才、產業、科技、文化等方面打造立體幫扶模式。主要舉措有: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匯聚幫扶工作力量;實施教育扶貧,構建教育精準扶貧體系;開展產業扶貧,破解產業發展升級難題;加強科技扶貧,推動秦安鄉村振興戰略。
一年來,學校對秦安縣投入幫扶資金386.7萬元,引進幫扶資金311萬元,培訓基層幹部人數387人,培訓技術人員人數1420人,購買貧困地區農產品226.18萬元,幫助銷售農產品461.78萬元。2019年,學校全面超額完成定點扶貧工作責任書各項任務,助力秦安縣脫貧攻堅戰,如期實現整縣脫貧摘帽。學校被推薦為"甘肅省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先進集體"。國務院《扶貧開發》、教育部網站、中央電視台、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對學校定點扶貧工作成效進行了廣泛報道。
服務保障國慶70周年活動全體師生團隊
——聽黨指揮,堅定信念的"鐵軍精神"
在國慶70周年活動中,北京科技大學2126名師生和260餘名服務保障工作人員,承擔群眾遊行"希望田野"方陣、"人類命運共同體"方陣、廣場合唱、群眾聯歡、志願服務等五項任務,參與到這場舉世矚目的盛典中。
參與國慶活動的師生員工放棄假期和周末,衝鋒在前,艱苦訓練,眾志成城,用高度的政治責任、飽滿的工作熱情、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全身心投入國慶相關工作,向祖國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圓滿的答卷,學校各項工作多次獲得上級的嘉獎和表揚,並受到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多家主流媒體的集中報道。
萬向元
——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萬向元,北京科技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特崗教授,融合創新研究院/生物前沿技術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從業以來一直持之以恆,苦心鑽研,用科技助力國家糧食安全,20年來堅守生物育種科研工作,在國內率先啟動作物第三代雜交育種技術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用科技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萬向元積極參加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推動建立北京中智生物農業國際研究院,個人捐款200萬元。多次參加我國關於政策法規、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座談會,積極獻言獻策,並投身扶貧攻堅工作。得到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北京電視台等眾多媒體的廣泛報道,總點擊和關注量超過5萬次。
楊國慶
——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
楊國慶,北京科技大學金融研18班,大學期間積極投身大學生創業扶貧活動,組建孟子居創業團隊,前往貧困地區進行公益創業扶貧。5年里,楊國慶累計組織28個實踐團302名大學生前往十餘省市的貧困縣進行實踐幫扶,累計幫助銷售農產品300餘萬元。楊國慶同學的創業扶貧事跡三次受到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節目報道,兩次受到人民日報報道。
2019年,楊國慶帶領孟子居創業團隊組織6個實踐團前往貧困地區進行實踐扶貧,與山東農戶一起建立了孟子居花生博士科研工作站,申請成為山東省農商互聯建設項目試點企業。楊國慶個人獲得"山東省鄉村好青年""濟寧市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其創建的孟子居創業團隊還獲評"第十二屆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組織獎"。
吳繼庚
——不求回報,無論得失的"奉獻精神"
自2007年以來,吳繼庚連續十幾年在北京科技大學老年大學任教,擔任計算機應用專業初、中、高級班、智慧型手機專業任課教師。不計報酬,自己動手編寫適合老年人的教材、課件等。
不惜時間和精力,課後免費輔導,不厭其煩答疑解惑。耐心細緻、毫無怨言,從沒缺過一次課,把生命中最好的年華奉獻給了北科大,他也把自己的餘熱揮灑在銘德樓,他的無私,他的奉獻,他的敬業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大學英語系黨支部
——一心育人、桃李芬芳的"敬業精神"
大學英語系黨支部,植根三全育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執教原則,為學生成長成才嘔心瀝血。同時團隊砥礪創新,不斷推進"課程思政+教學+網際網路"模式的深度融合,實現基層黨建與課程建設的"並蒂花開",用一流的本科教學服務於全校各學科,為三全育人的目標實現做出有效的探索。
團隊的團結奮進和開拓創新也換來了累累碩果。以團隊為主體創建推出的"貝殼英語"微信公眾號關注量高達6.4萬多人,在中國大學慕課網上推出的三門慕課的選課人數累計接近70萬人次,在全國高校外語教學中發揮了示範輻射作用,為提升學校、學院聲譽做出了一定貢獻,成為"網際網路+教育"時代背景下的優秀代表。
睿羹CalmSpoon團隊
——銳意進取、開拓鼎新的"創新精神"
睿羹CalmSpoo防抖餐具團隊,利用專業所學研發了能為震顫患者自主吃飯提供便利的防抖餐具。團隊通過兩年的調研,作品不斷打磨,完成了樣機研發、APP開發、網站建設等,團隊作品獲得"西門子杯"中國智能製造挑戰賽全國決賽一等獎、"華為杯"中國大學生智能設計競賽全國決賽特等獎(亞軍)、iCAN國際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全國五強等國家級獎項4項、省部級獎1項。
團隊多次獲得校內外媒體平台報道,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震顫患者。團隊擁有軟體著作權三項,發明、實用新型專利已經受理。現團隊正在逐步擴大規模,爭取儘快完成初代產品的患者驗證。
趙軍
——愛國奮進、求實奉獻的"工匠精神"
趙軍,1992年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鋼鐵冶煉專業,2006年擔任河鋼唐鋼公司煉鐵廠副廠長職務,2013年擔任唐鋼煉鐵部部長職務。同時,還是公司煉鐵專業首席專家。2016年擔任河北鋼鐵集團塞爾維亞公司總經理。
趙軍校友參加工作以來,始終奮戰在唐鋼煉鐵一線。他研究的十幾項課題成果多次在全國冶金系統、河北省、唐山市和河北鋼鐵集團獲獎。曾榮獲"唐鋼勞動模範""唐山市優秀科技工作者""河北省勞動模範""河北省優秀共產黨員"等多項榮譽稱號。
2016年,趙軍校友作為河鋼塞爾維亞公司總經理,與其餘8名管理團隊成員,帶領塞鋼5000餘名外籍員工實現百年鋼企扭虧為盈、重獲新生,使河鋼塞鋼成為塞爾維亞就業人數最多的企業和第一大出口企業,2019年河鋼塞爾維亞公司管理團隊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在歷屆"感動北科"新聞人物評選中,一位位師生代表秉承"求實鼎新"的校訓精神,體現了北科人愛校、興校、榮校的精神風範,向廣大師生、校友及社會各界傳遞北京科技大學的精神內涵,充分展示出北科大人"追求卓越、勇於爭先"的新時代新特質!
更多精彩資訊,歡迎關注頭條號:北京科技大學本科招生
註:文章部分素材來自北京科技大學官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s9w03EBnkjnB-0zJ7Q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