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這所高校就是這個冬天全北京最"溫暖"的地方!

立冬已過,小雪剛至,連日的北風讓北京的氣溫直接降到零下。然而再冷的空氣,也抵擋不住一顆"熾熱"的心。北京科技大學或許是這個冬天最溫暖的地方了——

為3歲孩子帶去生的希望

北京科技大學年僅22歲的熙寧(化名),長期積極參加志願活動,6次無償獻血,他將自己的血樣留在了中華骨髓庫,2018年底,他接到了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的消息。與他配型成功的,是一位年僅3歲的血液病患兒。在和中華骨髓庫工作人員充分溝通後,熙寧很快就同意了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一名年僅3歲的血液病患兒帶來生命希望的感人故事在校園內傳開,得到了諸多主流媒體的報道和點贊。

累積獻血超5000毫升

同樣"熱血"的還有魯斯蘭,北京科技大學哈薩克籍國際學生。在中國期間他累積獻血量已經超過5000毫升,相當於把全身的血液都換了一遍,他無償獻血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地。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於2017年5月11日《新聞直播間》專題報道了魯斯蘭在中國八年間堅持獻血5000毫升的故事,人民日報客戶端、搜狐、網易、騰訊、新浪等多家媒體紛紛轉載。

愛心幫扶志願者團

北京科技大學教師劉江山,他把濃濃的愛心和溫暖,帶到了遠在海拔千米之上的"羲里媧鄉",天水秦安的一個小村莊裡。2017年5月,劉江山在與秦安縣掛職的吳豪偉老師聊天時,了解到當地落後的教育狀況和農村艱苦的上學條件,他感到十分憂心的同時萌生了一對一資助的想法。因為一個人的力量是薄弱的,於是他在社交平台發出了"一對一資助"的號召,尋找有資助意向的愛心人士,向秦安縣貧困在讀學生提供經濟資助。信息發出的當天晚上就有十幾名志願者加入其中,隨即15名貧困學生成功得到幫扶。"愛心幫扶志願者團"由此誕生,一場溫暖的愛心傳遞也踏上旅途。

劉江山說,"愛是一種無聲的傳遞,它會越來越大,越傳越廣,還會開花結果。"從最初的11人到如今的160多人,這個群體仍然在擴大,得到資助的孩子也仍在不斷增加。

"學雷鋒"志願服務彩虹計劃

2019年"學雷鋒"志願服務彩虹計劃由北科大志願者聯合會發布。紅色赤誠——"赤誠愛國"志願服務行動;橙暖校園——"溫暖貝殼"志願服務行動;黃土深情——"西部計劃"志願服務行動;綠色希望——"綠色支教"志願服務行動;青春擔當——"五大青年"志願服務行動;藍圖使命——"國家力量"志願服務行動;奼紫京城——"志願北京"公益服務行動。2019年"學雷鋒"志願服務彩虹計劃得到北科大青年志願者的積極響應,陽光貝殼普法走進課堂、研究生支教團、關愛社區老人、擔任大賽志願者、探訪患病兒童……他們通過實際行動傳播溫暖,踐行新時代的雷鋒精神。

照料患癌退休教師

能環學院能動1502班李寧,堅守志願服務三載有餘。他連續三年堅持照料退休教師劉秉慧,大到陪同挂號就診,小到訂報紙和買生活用品,他是劉老師抗癌路上最信任的親人。2017年年底,接到劉老師的一通病危電話,剛下課的他第一時間陪同老師前往北醫三院,之後又連夜轉院到安貞醫院接受治療;短短几天時間進出五六次搶救室,他成為劉老師生命關鍵時刻唯一的陪伴。

獎助學金近1000萬元

北京科技大學有著完善的獎助學金政策,學校成立學習與發展指導中心、心理素質教育中心、資助管理中心、就業指導中心、創新創業中心、人文素質教育中心六家中心,全程保障和指導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

本科生獎學金共計34項,獎勵金額每年多達770多萬元。獎學金額度高、覆蓋面積大。最高額獎學金2萬元, 獎學金金額1萬元的有5項。學校獎學金覆蓋率近50%。

各類助學金近1000萬元,100%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校設置校內勤工助學崗位2000餘個,校外崗位近200個,不會因為家庭貧困等經濟原因讓任何一個孩子失去學習機會是北科大的承諾。

從捐獻造血幹細胞到陪伴患癌退休教師,從一對一資助到去西部支教,從發布彩虹志願者計劃到近1000萬獎助學金,北京科技大學一直在用行動傳遞著溫暖。這個冬天,北京科技大學就是最溫暖的地方。

更多校園資訊,歡迎關注北京科技大學招生辦頭條號!

部分素材來源:北京科技大學官網、官微,北京科技大學招生辦官微,北晚新視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UoH124BMH2_cNUgy2g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