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醫療廢物廢水如何處理?帶你到陽江定點救治醫院看看

2020-02-06     陽江日報

「每天及時處理醫療廢物廢水,隔離病區醫療廢物專車直達轉運處理……」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生態環境系統高度重視,迅速行動,馬上成立領導小組,制訂工作方案並組織開展對全市醫療機構的醫療廢棄物、醫療廢水規範化處理的檢查督導,為我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市人民醫院是我市確診病例定點救治醫院之一。2月2日上午,記者走訪市人民醫院獲悉,目前該醫院醫療廢物處理分兩類,一是隔離病區醫療廢物處理,二是其他醫療廢物處理。目前,隔離病區的醫療廢物在經過消毒、浸泡、封閉打包等程序後,每天由專車直接送到市醫療廢物處理中心處理。其他醫療廢物先集中放到醫院醫療廢物暫貯室,再由醫療廢物轉運車,直接收集轉運到市醫療廢物轉運中心處理,不能放在醫院暫時儲存室。目前,市人民醫院每天醫療廢物大約有850多公斤,其中來自隔離病區的有130多公斤。醫療廢水則通過醫院的污水處理站,經過格柵池、調節池、好氧池、沉澱池、消毒池、脫氯池等多個物理、化學程序後達標排放,並接受市生態環境部門在線監測。

記者採訪時,市生態環境局的工作組正在醫院裡檢查當天醫療廢物處理登記台帳,督導醫療廢物廢水處理工作。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在疫情防控期間,生態環境部門對全市醫療廢物處理實行了更加嚴格的監管制度,要求各醫療機構切實做好醫療廢物的收集和貯存工作,其容器、包裝、設施標式要清楚,分類要規範,特別是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醫療廢物,要做好標記,並立即做好殺菌消毒,防止二次污染。

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市生態環境局對全市339家醫療機構醫療廢棄物收集點的收集、貯存、轉運、台帳、處置情況進行巡查督導,巡查頻率由原來的每月一次調整為每日一次。醫療廢棄物由原來48小時內清運調整為24小時內清運,做到當日清運、當日處理;巡查範圍由鎮以上醫院,擴大到鎮村衛生院(站),實施網格化管理,實現監管全覆蓋,確保規範處理,不留死角。

隨後,記者來到位於陽東區北慣鎮的市醫療廢物回收處理中心,發現這裡醫療廢物處理措施也進一步升級。凡是進入該中心的人員都要實行進出兩次體溫測量登記,來自市人民醫院隔離病區的醫療廢物優先處理。醫療廢物處理採用熱解氣化焚燒工藝處理系統,全自動化運作。焚燒處理車間目前已列為隔離區,除身穿專業防護服及有關措施的工作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靠近和進入。

目前該中心醫療廢物日處理能力為5噸(設計能力為7.5噸),1月20日至2月3日累計實際處置醫療廢物量為56.023噸,焚燒後的高溫煙氣經過餘熱利用、凈化處置後達標排放。

來源 | 陽江日報(記者/梁宗具 通訊員/司徒尤正)

圖片|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編輯 | 何朋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HjZG3ABjYh_GJGVUwv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