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最靠譜的前瞻來了!

2020-09-24     壹條電影

原標題:國慶檔最靠譜的前瞻來了!

作者 | 壹哥

引子

所有觀眾,都在等待這個 「最強國慶檔」

為什麼是最強?

一來是大片數量,五部強片都具備不俗的競爭力;二來是大片出身,三部來自今年的春節檔,一部全明星黃金陣容,一部目前號稱最大黑馬。

當然了,刻意渲染這個所謂最強,其實有些無聊。對我們這些花銀子買票的觀眾來說,如何選擇才是最關心的那個問題。

這問題要回答起來,也很容易,你要問我,我的答案就是:

甭管有幾部,你只要感興趣,那就去看,至於先看後看,無所謂。

不過這麼回答,這篇前瞻寫到這就已經可以結束了。今天,我想聊點什麼呢?咱們不去判斷誰是豆瓣分數最高的,也不去猜想誰是那個拉胯的,更沒打算去預測誰是那個票房最高的。

我想聊的是:

誰會是那個帶來最多驚喜的?

現如今,大家看院線電影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哪個導演靠譜,哪個演員值得期待,哪個類型最穩,在進影院之前,你或許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於是,這便越發體現出「驚喜」的重要了。

提前了解,做好預期——這便是我今天想要重點討論的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的國慶檔觀影。

《奪冠》:最先上的最驚喜?

說實話,最初知道陳可辛要拍中國女排,我是捏把汗的:

一是這個題目太過宏大,二是其所代表的集體主義光環太過耀眼。

但也因為是那個從未讓我失望的陳可辛,就更期待,他會如何處理這兩個難題。

現在來看,這也的確成為了《奪冠》的兩大看點。

選取郎平作為主線人物,看起來是個皆大歡喜的切入視角——當然,我指的是藝術創作層面。

這不僅僅具象化了「中國女排」四個字,讓觀眾找到了一個情緒支點,更通過這一個人物幾十年的變化,帶出了 「時代與個體」這個終極命題。

而郎平這個主線人物隨著時代的變化,背後映照的,也正是所謂「女排精神」的變化。

於是,我們可以從一明一暗兩個維度,看到《奪冠》的兩個潛在驚喜:

明的是,現役女排隊員的本色出演。

這的確是個讓人頗感意外、卻也情理之中的驚喜,而且這個本色出演,不是作為背景式的客串,而是實打實地成為了後半部分的主演。

暗的是,對新時代女排精神的再詮釋。

說白了,陳可辛試圖表達的是,過去打球是為了集體,為了國家,那,現在呢?

當然是為了自己。

放在國外運動員身上,這種表達簡直太正常太普通了,但在咱們這,這裡面的難度和力度有多大,相信大家都明白。

特別是,電影宣傳一直在主打女排所代表的國家與民族那一面——這更會讓這層表達成為真正的驚喜。

不過,對更多觀眾,《奪冠》的嗨點或許還是明面上的那些熱血與燃,畢竟,單是幾場經典比賽的實戰還原,就足以大呼過癮了。

潛在驚喜度:80%

《姜子牙》:最神秘的最驚喜?

無論是此前的春節檔還是國慶檔,《姜子牙》都是 最神秘的那個。

當其他新片在點映在路演在安排各種提前看片,只有《姜子牙》,穩坐泰山。

可你沒法質疑這種淡定——看看國慶首日預售的排片,管別人怎麼熱鬧,最高的那個就是《姜子牙》。

它的底氣從何而來?

50億的《哪吒》?早幾年的大熱《大聖歸來》?或者是,所謂的國漫榮光?

以上,肯定都有。

但更重要的,我想還是來自《姜子牙》本身。

事實上,封神如此龐雜的神話世界,可供我們做當代表達的礦藏,其實非常豐富。

這裡可以說個私心,對於去年大爆的《哪吒》,我個人是有些耿耿於懷的。

它講的,是逆天改命,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沒錯這很燃很熱血,但相比原本「割肉還父,削骨還母」的反父權表達,《哪吒》其實是做了更通俗的 矮化處理。

過癮是過癮了,但回味和反思的味道沒了。

到《姜子牙》,如果說有驚喜,我想就在這個回味與反思上。

從少年哪吒的年少輕狂,到中年姜子牙的救自己還是救蒼生,我想, 看一個孤獨頹廢的魅力大叔如何找回自己,或許也是某種程度的熱血吧。

同時,我對《姜子牙》的另一個驚喜期待,是單純的視覺部分。

二維也好三維也罷,如何做出真正有辨識度的所謂 國風,或許《姜子牙》會走出很關鍵的一部。

當然,據說電影最後的 三個彩蛋亦是讓人尖叫級別的驚喜,如果真的能做出一個 神話宇宙出來,那麼顯然最大的驚喜就是這個宇宙本身了。

潛在驚喜度:75%

《一點就到家》:最不起眼的最驚喜?

陳可辛這兩部參與的國慶檔,一部前置,一部後撤,一番操作下來,讓這個看起來很擁擠的國慶檔瞬間變得開闊了許多。

同時, 作為國慶檔唯一一個玩點映的,《一點就到家》很快也被熟悉套路的觀眾,嗅到了幾分黑馬味道。

既然是黑馬,那肯定少不了驚喜。

驚喜,是客串的李佳琦嗎?是貼近當下的電商創業嗎?是挑大樑的三位年輕演員嗎?

可能吧。

但我隱隱覺得, 《一點就到家》如果有爆點,會爆在導演許宏宇這裡。

如今,主旋律大片越來越成為國產電影的創作主流,這是時代發展使然,不是創作者所能選擇的。

那在這麼一個大環境下, 把一個命題作文拍出花樣,或者說拍得好看,就成為了考核導演的那個重要標準。

說真的,在這方面,我不太指望內地導演——要麼太油,要麼太木,能找到那個恰到好處的平衡的,少之又少。

於是,有豐富剪輯經驗、處女作《喜歡你》還算有新意、被陳可辛一手帶出來的許宏宇,或許可以期待一下。

具體來說:

劉昊然、彭昱暢、尹昉三個角色的討喜程度與化學反應,會是一個潛在的驚喜。

同時,《一點就到家》能否在自己的兩個類型—— 青春與勵志——立住,即,自然流暢又動人地講一個年輕人的創業故事,讓大家看得 舒服又走心,這或許才是那個決定成敗的驚喜所在。

會不會成為黑馬,點映之後應該就會有答案了。

潛在驚喜度:70%

《我和我的家鄉》:最大熱的最驚喜?

如果說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國》是後來居上的攻擂者,那麼到這部《我和我的家鄉》,就已經變成了守擂的那個。

這部新片一定是超級多觀眾的國慶檔首選——單是坐在影院裡 數星星,就已經很嗨了。況且,這又是一部喜劇的短片集。

我一點不懷疑「家鄉」的質量和票房表現,不過,既然咱們今天聊的是驚喜,那麼問題就來了:

《我和我的家鄉》,會有驚喜嗎?

搞笑,預期之內,煽情,同樣是預期之內。

做個或許不那麼恰當的比喻——就像是過去這麼多年,我們年年都在看的春晚小品。

當然,我相信幾位導演一定會在各自的短片中,嘗試加入自己的風格與特質,笑淚共情也會是五支短片的共同殺手鐧。

而且,那位可能說了:

這樣的獻禮主旋律,好幾位大導幾十個明星不要錢加急趕工保證質量給你拍出來,你居然在這嚷嚷著有沒有驚喜?

要啥自行車啊?!

沒錯,完全同意。

但這不代表,《我和我的家鄉》就完全沒有驚喜。

比如開心麻花的「西虹市宇宙」會不會玩出新花樣?比如鄧超俞白眉會不會有所進步?比如五支短片是否能少一點家國情懷,多一些個體表達?

再比如,總監製張藝謀有沒有可能客串一把呢?

潛在驚喜度:65%

《急先鋒》:最不被看好的最驚喜?

大機率判斷,成龍這部《急先鋒》,就是國慶檔里驚喜最少的那個。

甚至於,當成龍開始變得嚴肅,開始拿起槍舉起炮,我們或許也要做好準備,就連最熟悉的成龍式幽默與雜耍動作戲,也要越看越少了。

說實話,作為從小看到大的成龍鐵桿粉絲,到現在,只要是成龍電影,我都會毫不猶豫地第一時間買票。

你要問我個人,我最期待的國慶檔,也是這部《急先鋒》。

很多時候,你沒法去解釋情懷,一句 「腦殘粉」,簡單明了。

所以,要我說:

如果你最想看的是動作片,如果你是成龍的鐵桿粉,如果你對這類上天入地大打一通的大片還算感興趣,那就可以選擇《急先鋒》。

至於驚喜,我的建議是:

適當調低期待,驚喜,總會有的。

潛在驚喜度:60%

結語

以上,是我對國慶檔的一些個人觀察。

不一定全准,只給你做個購票前的參考。

最後提醒一句:

別不重視這次國慶檔,因為以今年這個世界電影的形勢,說不定下次再有大片看,就要等到12月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hSWv3QBeElxlkkabEK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