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博物館館藏文物的故事⑦權力的遊戲?不,是權力的象徵~

2020-08-05     南陽報業傳媒

原標題:南陽市博物館館藏文物的故事權力的遊戲?不,是權力的象徵~

南陽日報「雲上見寶」系列原創新媒體作品,用視頻、圖片、文字等形式,展現南陽文物風采,讓更多人領略南陽豐富文化,厚重歷史。歡迎關注~

在西方世界

權力的象徵物是權杖

就是這個像拐棍的玩意兒

西方的制杖技術很一流

那麼在我國古代

象徵權力的又是什麼呢?

古代象徵著權力的 是鉞

這個字念yuè

是軍權和國家統治權的象徵

「王」

就是從鉞演變而來的

這是一件

夏代的玉鉞

長12厘米,寬11.5厘米

厚1.2厘米,孔徑1.5厘米

1966年於南陽市宛城區

黃台崗鎮高堂村採集

現藏南陽市博物館

這可不是用來砍柴的斧子啊

斧、鉞通常被聯稱,是因為二者的形制相似。鉞是由斧演化而來的。區別在於鉞整體扁薄,刃部寬大,是一種大斧。

這件玉鉞

是由獨山玉打磨而成

表面黑白色

整體打磨光滑

造型

為三連雙面微凹弧刃

兩端微微外翹

首部居中有半個對鑽孔

中上部有一個單面鑽孔

孔壁內留有旋痕

這些孔是用來固定木柄的

說明鉞最初

也是用於作戰的兵器

夏姓的圖騰就是由太陽和持鉞的勇士組成的哦

《史記·殷本紀》就記載

商紂王封周文王為西伯侯時

賜予「弓矢斧鉞,使得征伐」

就是給你武器,給我去打仗的意思~

然而

因為鉞的殺傷力

遠不及戈、刀、矛和弓箭

也就漸漸地脫離了戰場

完全喪失了作為武器的功能

演變成了一種高級的禮兵器

玉鉞的基本用途

就是代表統治者的權力

從這件做工精細

造型優美的玉鉞上

就可以感受到

當時為製作它所消耗的人力物力

這下明白鉞為什麼代表王了

《尚書·牧誓》描寫周武王克商後

「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

*左手拿鉞,右手拿旗

《詩經·商頌·長發》

詠懷商湯克夏也有

同樣的杖鉞秉旄的描寫

這些都生動形象地體現了

玉鉞在戰爭中代表

王權和軍權的實際使用情況

鉞作為禮兵器在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古代,大將接受斧鉞就等於被授予軍權帥印。這在歷史上稱為「假黃鉞」。

說明了王者

「左手執鉞」的傳統

起碼可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

此玉鉞

製作精美,古樸典雅

對研究夏代的用鉞禮儀文化

和玉鉞的演變發展

具有重要價值

今天我們帶來的玉鉞,你可喜歡?

接下來

還有一大波珍貴文物將一一亮相

敬請期待

全媒體記者/祿遠鵬 周陽 李賀

視頻 / 周陽

編輯/ 周陽 陳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SuvXMBd8y1i3sJpm5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