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先進水平!超薄寬幅高品質冷軋板帶生產技術瓶頸獲突破

2019-11-29     礦冶園

近日,由燕山大學、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東北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山東冠洲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九天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唐山揚邦鋼鐵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唐山市德龍鋼鐵有限公司完成的"超薄寬幅高品質板帶冷軋及超薄鍍層高效生產關鍵技術開發"項目通過了中國金屬學會在北京召開的科技成果評價會。

評審專家審閱了項目組提供的技術資料,聽取了項目組的技術彙報、查新報告、應用報告等,經質詢、討論,認為該項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二次冷軋與潤滑工藝綜合控制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該項目通過對冷軋、退火、二次冷軋、平整以及塗鍍等工序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了一套適合於超薄寬幅高品質冷軋板帶的生產技術,突破了相關技術瓶頸,實現了高效穩定生產。主要創新點如下:

1、提出超薄寬幅板帶冷連軋綜合控制方法,解決了寬厚比超過6500的帶鋼一次冷軋成品板帶的板形、板凸度、表面質量等難以控制的技術難題,T5類產品最薄可軋到0.168mm(寶鋼1420機組),板形封閉率與表面質量缺陷率均控制在0.5%以內。

2、研發出超薄寬幅冷軋板帶連續退火過程關鍵工藝技術,解決了通板穩定性與成品質量控制的技術難題,使跑偏斷帶平均低於0.5次/月,瓢曲缺陷發生率在0.03%以內,板形改判率在0.08%以內。

3、提出二次冷軋過程軋制與潤滑工藝綜合控制方法,發明了乳化液管路直混潤滑以及噴淋與"切水"控制系統,解決了大寬幅極薄二次冷軋材潤滑與"切水"不良的技術難題,DR9/DR10類產品可軋薄至0.1mm。

4、提出了六輥平整機七維板形控制方法、輥端壓靠軟測量與控制方法等,實現了超薄寬幅板帶非對稱板形、局部浪形的精細控制,板形質量控制在2-4I。

5、提出了冷軋板帶超薄鍍層(厚度0.1微米以下)的表面質量表征方法,揭示了鍍液對陽極協同腐蝕機制,研發出高性能陽極及陽極泥高值化利用技術,實現了高性能高質量超薄鍍層控制與鍍液綠色循環使用,使缺陷發生預判準確率達到99%以上,鍍層孔隙率小於1.0mg/dm2,塗鍍陽極使用壽命最高達到24個月。

項目成果已成功應用於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冠洲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九天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的32條機組,生產出了以食品包裝容器用鋼、高等級電池鋼等為代表的寬幅高品質薄帶產品。同時該項目獲授權發明專利75項、軟體著作權145項;發表學術論文143篇;出版專著4部。近三年累計實現銷售額1001.17億元、利潤143.06億元,出口763.5萬噸,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顯著。

文章來源:中國金屬學會官網

圖片來源: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h_YuG4BMH2_cNUgz8e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