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商對社會生產生活滲透率逐漸增強,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即用戶直連製造)的業務模式展現出越來越強的活力,消費者的反饋越來越多作用於廠家的生產甚至是產品原材料供應商。
在當前經濟發展邁入新常態,中國製造業發展持續承壓,企業普遍面臨盈利難題的大背景下,多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B2B工業品電商將迎來最大發展紅利期,同時推動工業企業實現轉型升級。
工業品電商發展迅猛
「1688平台製造業企業的買家已突破3000萬,成為全球第一大B2B類電商平台」,日前,阿里巴巴1688工業品牌總經理李叢杉對記者表示,阿里1688平台覆蓋的核心的產業帶觸達740多個產業帶,其中百億級以上的產業帶有100多家。
李叢杉預測:「近年來面向消費者的消費行業已經到達一定高度,今後十年,商業生態的紅利或將主要來源於B2B工業品電商。」
全球性諮詢公司貝恩公司與阿里巴巴近日發布的《產業協同,價值深耕:中國新一代工業品電商的趨勢展望》顯示,2015年至今,中國工業品B2B電商線上交易規模年復合增長率約為30%,2019年線上交易額預計達7000億元。隨著數字科技與生態體系持續驅動新一代工業品B2B電商發展,預計到2024年,中國工業品B2B電商線上交易規模將達2.3萬億元,滲透率將從目前的2%升至5%。
工業品電商持續發展將會為產業生態帶來哪些變化?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汪海認為:「未來二十年,工業品牌的藍海在於產業帶,工業品牌的客戶在於中小企業,工業品牌的創新在於產業大協同。未來十年是C2M的時代,消費者將決定使用什麼原材料來製造商品,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將從後台走向消費者。「
「以前消費者買商品只管自己買,現在他們會提各種意見,幫助廠家改進生產」,巴斯夫大中華區業務與市場發展總監劉艷麗對記者表示,此前,他們曾通過電商平台收集消費者對橡膠手套「顏色亮麗、款式新穎、質感柔軟」的需求,並將其轉達給下游的生產廠家,最終實現了產業鏈的共贏。據悉,今年6.18首次發布,該手套就達到了單品2萬雙的銷售。
工業企業將迎來數字化重構
相關數據統計,2019年全國線上交易的B2B的業務達到7000億,但工業品所占比例還相對較小。在工業製造領域,電商的滲透率大約只有2%。
企業應該如何適應數字化這一大發展大潮?近年來,不少頭部的工業製造或原材料企業專門成立了相關部門,並對此有諸多布局。
據了解,巴斯夫正在測試專門的企業管理系統,用於與1688系統的對接,同時在2020年全面展開C2M業務模式;此外,施耐德電氣也於近年加大了對電商和數字化的投入,以期觸達更多的下沉客戶,覆蓋長尾市場。據其電商渠道拓展負責人朱文卉介紹,自入駐1688平台,施耐德電氣三四線以下城市的客戶群體增加了60%以上。
整體而言,貝恩公司合伙人、製造業務主席趙立強認為,工業品電商的發展將為企業帶來三大變化:一是企業採購體係數字化將得到重塑,即電商在採購決策、提效降本、組織再造中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二是企業品牌營銷體係數字化構建。工業品企業依靠B2B電商平台構建線上品牌運營陣地,打通與各類型用戶的端到端連接。尤其是中小企業,將第一次有機會構建自己的品牌;三是企業渠道體係數字化再造。企業得以藉助電商平台觸達傳統模式下難以直接接觸的中小客戶和偏遠地區客戶。
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亞太區績效提升業務主席曾偉民表示:「傳統工業企業如果僅將電商平台看作一個補充的銷售渠道,則難以實現B2B電商真正的價值。如何突破簡單的交易買賣,帶動企業各環節的數字化轉型,是目前面臨最大課題。」(記者胡潔菲、高少華)
微信編輯:山曉倩
監製:蔣春林